細說人生八苦之二
(二)
愛別離苦。中國有句常說的話叫「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可是,從古到今,棒打鴛鴦、勞燕分飛的悲劇從未停止上演過。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情感上的痛苦是最能讓人讓人肝腸寸斷的。
愛別離,從字面上說,就是深深相愛卻生生別離。也就是有緣分產生情感,卻無緣分兩廂廝守。你要這樣的理解也對,只是你把佛家的愛別離縮小了。
佛家之謂「愛別離」,乃是「平常最所親愛之人,最所好樂之物,倏然乖違離散,不得共處,心神念念戀慕憂戚」,故而雲苦。
愛別離,這愛,是大愛,包括親情之愛,愛情之愛,友情之愛;這愛,可以是人對人的,也可以是人對物的。
愛別離苦中,讓人一見而聯想到的,自然是相愛又相離的情人之苦。
愛而別離,可以謂之凄美。因為沒有完結,沒有下文而讓人有想像的巨大空間,可以把現實中沒有上演的情節用空想、幻想、夢想的形式演繹出來,而且大多數情況下,會朝著圓滿的方向去構思。
其實,就愛情而言,愛而別離,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當你在柴米油鹽的攪擾中面對人生的時候,許多東西就退居次要位置了。現實,有時候會把美好的物什撕得破爛不堪,現實,也會讓人看見那一襲華美的袍上蠕蠕爬行的成堆成行的虱子。你願意你曾經為之神魂顛倒,你曾經為之茶不思、飯不想,你曾經為之眾叛親離,你曾經為之陪上全部青春的情感在歲月的沖刷、在現實的瑣碎中褪色、消失么?
受過愛別離苦的,就把相愛——別離珍藏著,隨時翻出,細細品位,慢慢欣賞,莫為之悲,勿因之泣,要知道,沒有得到的,永遠是最美的。
經得此苦,方可悟得人生。佛家雲苦,使眾生懼。眾生不經此苦,如何參的透人生,如何出離紅塵?
怨憎會苦。常言說得好:「不是冤家不聚首」,可見,冥冥之中,上天已經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或許,你覺得這是宿命,但許多時候,現實何嘗不是宿命的真實演繹。千百年來,人們一直都在對自己的生命、生活進行著總結。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叫做「夫妻是前世的冤家,父子是上輩子的仇讎」。這就是對人生的總結,你覺得對么?在我看來,自是有些道理的。
人生之中,許多事就是這樣,你不願意眼見的,他偏偏在你眼前晃蕩;你朝思暮想的,他常常與你天各一方。思念、懷戀或許有些憂傷,有時默默品味,倒不失為人生一道美麗的風景。憎惡就不同了,傷身、傷心。佛家之謂「怨憎會」為凡俗之苦,是有些見地,有些眼光的。
你平常最厭惡、憎恨、怨仇的人,你當然希望永遠不要見到才好。可是,人生偏偏不順你的意,那人不但你能見到,而且常在左右,你能忍得幾時?
怨憎之會,首惡者為夫妻怨憎會。鴛鴦之侶,人皆慕之,然人世間更有一種夫妻,二人如前世有宿孽:和,和不了,離,離不得。人生之苦,莫大於此。世俗之中,有種種牽絆,便是如今日之婚嫁自由,也不見得怨憎會的夫妻就能走出牢籠。所以,我以為此乃首惡。
父子、母女亦有怨憎會者。然因親情,亦可化解。人世之中,什麼樣的都有,那些泯滅了天良的不在論列。
同事之中,怨憎會者,多因功利所起。此之化解,在兩個字「豁達」。若能做到,不為此苦所惱;做不到的,亦自尋煩惱,可不管他。
其它如有深仇大恨者,怨憎相會,亦人生一惡。
怨憎會苦,說到底,也就是情苦。欲離此苦,先去情慾。哈哈,常人能出情慾者有幾?此苦可懼凡俗人之戀世心。
求不得苦。前面說到怨憎會之苦,說到愛別離之苦。就字面而言,愛別離之對怨憎會,正可謂辯證。這世間的事,大抵如此,深愛而天各一方,怨憎而如影隨形。其實,在我看來,愛別離從狹義而言,亦可歸入求不得,愛著的,總想得到,而現實中,往往得不到,此亦求不得也。
佛家所謂求不得,指「世間一切事、一切物、一切學問、一切智識,本所好樂希求,而不能得」,由此導致「愛涎繞心,如痴如醉,心中焦灼」,故而謂之苦。
說到這裡,可做一總結,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此四大苦,皆起於自然,人生而不罹此四種苦楚者,無人矣。便是棲身佛門,也躲不過,只能生生忍受。所望者,今生持齋念佛,潛心修為,以待成仙成佛,脫卻肉身,方能解脫。然人生苦短,享樂亦恐為時太晚,誰能受得清苦。再說了,便是受得清苦,今生也難逃此四苦,寄望來世,或者更遙遠的未知,凡俗如我者,哪裡能等得?
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此三苦,皆由情生,救之之法,在「寡慾」二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吶。快意恩仇,是多少人所艷羨者。在我看來,「寡慾」大可不必,有恩的報恩,有怨的抱怨,人生誰不想適意呀?便是要成佛成仙,不經此三苦,如何參得世情透?
五陰熾盛苦。此苦實對七苦的總結。五陰者,色、受、想、行、識是也。色者,目之所見也;受者,心之感知也;想,腦之所慮也,行,身之所動也,識,心之見解也。見色而惑,此色非惟女色,所謂「使人目盲者也」;心受苦樂,而起順逆之嘆;遇事緩急,反覆推思;身之所動,心之所牽;是迷是醒,誰具慧眼?人生之苦,盡在是中。五陰熾盛,苦之所由也。
人生八苦,細說至此。細說者,亦戲說也。一笑!
2007.01.13
(全文結束)
推薦閱讀:
TAG: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