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白面比白米更能降酸?痛風尿酸高,主食的選擇也有講究

對痛風患者來說,正確和恰當的飲食控制,意義毋庸置疑:它即是預防痛風發作的手段之一,也是治療痛風的方法之一。富含嘌呤的食物進食後,大部分在小腸吸收的過程中轉化為尿酸,只有少量用來合成人體必需的細胞成分。因此,長期或大量攝入高嘌呤食物,必然會使血中尿酸濃度升高,尿中尿酸排出量增加;如果採用低嘌呤飲食,在一周後血尿酸水平約可下降60微摩爾每升,24小時尿中尿酸排泄量可減少25%。

因此,飲食控制對於痛風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但另一方面也應看到,飲食控制不能作為痛風和高尿酸血症的主要治療手段。在普通飲食情況下,正常人每天嘌呤的攝入總量約為150到200毫克,而每天自身細胞新陳代謝生成的嘌呤總量約為600到700毫克,遠遠超過了食物來源。由此可見,低嘌呤甚至無嘌呤飲食,不一定能完全糾正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發生。

在實際生活中,要求痛風患者堅持嚴格的低嘌呤飲食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對大多數痛風患者而言,在採取常規飲食控制的情況下,應同時服用適量的降尿酸藥物,才能達到滿意效果;當然,對少部分沒有痛風癥狀而且血尿酸輕度升高的患者,有時單獨採取飲食控制,確實可以使血尿酸水平恢復正常而不需要加用降尿酸藥物;對於沒有痛風癥狀但血尿酸水平明顯升高的患者,單用飲食控制不一定能使血尿酸水平滿意下降,可能需要同時服用降尿酸藥物。

接下來,我們來探討日常生活中和痛風相關的兩個飲食問題。

1、痛風患者如何喝湯

痛風患者經常得到忠告,不要喝久煮的魚湯肉湯。由於嘌呤是一種易溶於水的物質,濃湯中嘌呤含量相當高。湯中最好也不要添加雞精,因為雞精中添加的肌苷酸鈉和鳥苷酸鈉,會參與核酸代謝而轉變為尿酸。同時,醫生還會建議痛風和高尿酸患者食用肉類魚類的時候先煮湯,把湯留給家人喝,自己來食用煮過棄湯的肉。

這樣做,的確可以明顯降低嘌呤的攝入量,但也會損失大量的B族維生素和鉀,同時肉的口感大打折扣,不是一件十全十美的事情。與其把煮過的魚肉看成安全食品,不如直接控制魚肉海鮮的攝入量。相比之下,各種穀物的粥湯是更不錯的選擇。比如稀的小米粥、燕麥粥、玉米碎粥,多加點水,盛出上面沒有米粒的部分來當湯喝,既能補充水分,又能增加B族維生素和鉀,能夠促進尿酸結晶的溶解和排泄,嘌呤含量也非常低,味道也香柔怡人,更是不錯的補水選擇。

2、痛風患者如何選主食

和細糧相比,粗糧的嘌呤更高一些,因此痛風患者的主食應以細糧為主,這一點似乎已經成為共識。雖然白米的嘌呤含量更低,但也不能忘記,痛風患者也需要充足的B族維生素和鉀,而細糧的這些成分含量是主食中最低的一種。

富含澱粉的食物如土豆、甘薯、芋頭、山藥、藕、荸薺等均富含鉀元素。這些食物和白米相比,在提供同樣數量澱粉時,能提供更多鉀元素。例如,用土豆替代白米飯時,同樣的干物質攝入量可以得到近20倍的鉀元素,對促進尿酸排出極有好處。因此,這些食物可以成為痛風患者主食的有益補充。

另外,白面比白米的維生素含量高一倍,蛋白質含量也高50%左右。有人體試驗研究表明,攝入谷蛋白比例較高的主食,與澱粉含量偏高而谷蛋白含量低的對照膳食相比,在同樣熱量攝入情況下,更有利於控制高血脂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最近的一項人體試驗發現,在減能量的情況下,蛋白質供能比較高的膳食更有利於控制炎症反應因子。所以,在腎臟功能基本正常的前提下,從主食食材角度來說,選擇麵食比白米似乎更有利於痛風患者(有利於減重、降酸、控制炎症)。

推薦閱讀:

TAG:痛風 | 血尿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