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不給長輩分享食物的孩子?

背景:題主的堂弟今年小學三年級,爺爺78歲,長年生病卧床,身體不好。堂弟一家和爺爺奶奶住一起。

兩家人關係還算融洽。

——————————

有一天晚上爺爺想喝豆奶,家裡沒有了,晚上商店關門了也沒法去買,但是堂弟屋裡有他媽媽同事送的進口豆奶。

堂弟的媽媽詢問堂弟願不願意給爺爺分享他的豆奶,堂弟說不想,姑姑過來教導堂弟要學會分享,被堂弟的媽媽阻止了,告訴姑姑「給他喝是情分,不給他喝是本分,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意願」,然後轉身進屋。

最後的結果是爺爺沒有喝到奶。

————————

我也很不喜歡長輩要求我拿出自己的東西和別人分享,但是我覺得這件事上堂弟的媽媽做的也不太對,所以有點疑惑,到底該不該教導孩子分享呢?


我覺得很多喜歡跟孩子說「分享」的家長是很矛盾的,一邊說著分享,一邊又教孩子去跟別的孩子搶東西霸佔玩具,生怕孩子吃了半點虧,並以孩子「不吃虧」而沾沾自喜,這種矛盾的教育下很難說能讓孩子學會分享。

其實很多家長心裡並不接受孩子真大方慷慨的分享,只是希望孩子在社交場合裝出能分享的「懂事」模樣,來顯得自己教養有方而不是丟人現眼,他們只是想要一個自私又偽善的孩子,一邊霸佔所有好東西,一邊又惺惺作態拿點無關緊要的東西出來裝好人,還以為這種小聰明別人看不出。這種矛盾會在家長不經意的言行中微妙的體現出來,所以我經常聽到一些家長滿口分享時心裡都覺得有點怪怪的,而孩子也是能感受到這種微妙的。

還有一種就是家長也並沒有讓孩子自私的意思,但家長自己內心也並不完全認同所謂的「分享」,他們心裡還記恨著兒時自己的父母是如何以道德綁架,在不尊重自己的意願的情況下,強迫自己將心愛的東西送人。所以即使他們現在幾十歲了,也沒完全想明白這事——為什麼似乎看起來應該做的「分享」讓自己那麼痛苦呢?所以這樣的家長也會有言行的微妙矛盾性。其實還不如乾脆跟孩子說,吶,我們的社會習俗要求就是這樣啦,為了我們全家的面子,你就配合配合裝一下大方吧。

如果真正想要一個坦蕩的、真誠的、慷慨的孩子,長大成為一個大寫的人,那麼應該讓他體會到分享的快樂,而不是屈從於道德綁架,不是讓孩子一邊被逼分享一邊心裡滿是怨恨。在孩子幼時每一次分享時,都帶著真誠的歡愉去接受他的分享,也帶著愉悅的情緒去給孩子演示分享。同時也不要因一些莫名其妙的事給孩子貼上自私標籤,從而激起孩子的逆反。

當然,如果家長就是想要個自私又偽善的孩子,覺得那樣才是「能」,我無話可說,送孩子去讀中央戲精學院吧。


如果是私人的個性化的物品,比如孩子很珍愛的玩具或者手工作品,我也是贊成尊重孩子的意願的。因為孩子對這樣的物品有情感,有非常完整的所有權,這種情況下,尊重孩子意願是有利於孩子個性發展和培養界限感的。

但是,豆奶等食品性質的東西,我認為不應該一開始就認定為孩子的私有物。每個家庭內部,都應該有一些東西是共有的,比如,客廳的沙發、電視等,廚房裡的工具、食物、飲料等。孩子在佔有私有物品的同時,也應該知道共有物品是需要分享的。食物飲料,除非是已經放進孩子的專有餐具里的,或者已經明確承諾送給孩子的,都應該是家庭的共有物品。

那麼,如果這個豆奶確實是已經明確承若送給孩子了呢?那麼就需要家長來想想辦法了,因為孩子並不會對豆奶有什麼戀物情感,除非孩子當時自己非常想喝且僅剩一瓶,家長完全可以通過與孩子商談或交易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首先告訴孩子爺爺年紀大了胃口不好需要優先照顧,然後詢問孩子是否可以用其他喜歡的食物或物品來交換?是否可以今晚先給爺爺喝,明天白天再給孩子去買?或者問問孩子自己有沒有什麼其他建議來解決問題?

這個需要父母在和孩子商談時注意分寸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鼓勵孩子來一同想一個解決方案,聽取孩子的提議,採取任何行動都應得到孩子的認可,最後要感謝孩子對爺爺的愛心。把孩子當作一個成人一樣尊重,孩子也會回報以成熟和善意。

居高臨下強制孩子分享是不對的,完全任由他為所欲為也是不對的。作為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是一個需要不斷摸索學習的過程。培養孩子的界限感和物主意識,與引導孩子分享、剋制、給予,兩者並不矛盾啊。


牛奶不算是你堂弟的私有物吧。連個飲料都不肯拿出來給長輩,這是有多缺吃的。

尊重孩子的物權意識並不是說要事事都隨自己的孩子。這樣教出來的孩子只會越來越自私。原則性的東西不能讓步。

另外,移情能力的培養也是十分重要的!要讓孩子學會站在他人角度看問題!這也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社會交往能力等等。

還有,題中堂弟的媽媽很可怕,一知半解的用她以為的尊重來教導孩子,並且還有謎一樣的自信。只能呵呵呵


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分成兩部分來理解。

一部分是關於分享這種美德的培養。分享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美德。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只有懂得分享的人才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更多的支持和協作。可以說分享是決定,孩子將來發展成功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心理因素,這一點從當前的積極心理學中的相關研究可以看出來。積極心理學研究分析的那些取得事業成功人士,他們身上都有一個特點,樂於分享。

分享是一種美德,美德的培養,需要在這種良好的,和睦的家庭氛圍中熏陶出來,要求是要求不來的。

所以家庭關係非常重要。

這個問題的另一部分就是如何看待,這就涉及到家庭關係的問題。從堂弟的媽媽的回答這種情分本份這個話呢,可以看出家庭關係應該不是特別的融洽。說的話沒有錯,但和睦的家庭的是不會出現這種語言的。幸福的家庭成員之間應該都是相互理解的,只有懂得相互理解的才能擁有幸福的家庭。

教育孩子分享只是一個表像,真正是要讓孩子懂得理解他人,以及懂得去幫助他人。


家庭成員之間本身就需要互相關愛,什麼本份情份???一個屁大的孩子以後天天可以喝豆奶,老人家還能喝幾年啊。


他媽的,那是他姥爺,她的爸啊!怎麼能說出給他情分不給本分的話啊!老人多傷心啊!養兒防老白養啊!


畢竟這是中國。古代就有孔融讓梨了,現在就要拋棄嗎?懂得分享蠻重要的!


個人觀點:

堂弟媽媽應該問:你願不願意把豆奶分享給爺爺喝呢?爺爺現在很想喝豆奶,喝不到豆奶爺爺會不開心的。你想不想讓爺爺開心起來呢?

對於小孩子來說,重要的不是這包豆奶,而是有沒有對老人,對長輩抱有敬愛,同情,理解,關懷。應該讓他明白給予,分享的快樂。"給是情分,不給是本分"用在家裡的老弱身上,不太合適。

以上也並不是說個人所有的物品不重要,也不是強制分享。是在分享的同時,問問自己的內心是否"予人玫瑰,手有餘香"。若分享不能讓自己快樂,可再斟酌行之。(家長應做良好引導,不僅限於豆奶=_=)


推薦閱讀:

TAG: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教育心理學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