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編輯工作流程——校對
1.教輔書產生的流程
市場調研→選題策劃→寫樣張→組稿(齊清)→審稿(三審、定)→排版→校對(三校)→編輯加工→通讀→核紅(排版後,緊跟每遍工序)→發片→教輔書
2.教輔稿子為什麼要校對?
(1)排版在排稿子時會出現錯誤,這種錯誤會影響編輯加工工序的進行;
(2)鞏固「審稿」的勞動成果,使排出的稿子和審完稿以後的稿子完全一樣。
(3)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審稿時發現題干不全,並進行增補,排版時沒有把增補內容排上,導致下一工序重新增補題干,浪費時間。
3.校對的功能:校異同、校是非,教輔稿子主要校異同,保證排出的稿子和審完的稿子完全一樣。不要求找原稿中的錯誤,如發現原稿有錯誤順手改正。
4.校對一般流程:
(1)校對書眉、核對頁碼;
(2)校對目錄、正文、答案部分的章節題目;
(3)統一章節內的欄目名稱、版式、字體;
(4)校對正文
①文字
②圖片、表格
(5)核對清樣頁碼。
5.校對要求:
(1)處理掉書眉中的所有錯誤,然後檢查頁碼是否銜接、齊全,是否需要重新列印問題;
(2)目錄、正文和答案部分的章節題目一一對應且保證三者標題完全相同;統一正文部分同一級標題的字體字型大小,統一答案部分的同一級標題的字體字型大小。
(3)保證每個章節中的欄目名稱統一,版式、字體等格式統一
(4)①校正校樣上的錯字、缺字,改正接排、另行、字體、字型大小等差錯,校正多餘或遺漏字、句、行、段的差錯。
②改正符號和公式的錯誤。
③注意校對圖,保證不漏圖、錯圖。
6.校對方法:折校、點校。
折校
①校對時,要使校樣上的字對準原稿上的同一字,視線要同時投射到校樣和原稿上。這裡關鍵是「對準文字」和「一目雙行」。
②折校時,原稿改動大,比較亂,文字潦草難認,就要把注意力多放在原稿上一些;若原稿書寫工整,改動很少,就可以把精力多放在校樣上一些。所謂把校對的重點放在校樣上,只是有所側重,並非不看原稿,一定要二者兼顧,不能顧此失彼。
③為了使視線集中,左手食指的指尖最好緊緊跟隨著目光的移動而移動,遮擋住其他已校過的文字。
④折校時要一邊用手操作,一邊默讀原文,這一點很重要。
7.常見錯誤
①字:
a.使用拼音輸入法容易出現同音異形字;
b.使用五筆輸入法容易出現形近字錯誤;
c.掃描輸入容易出現「錯字」或「繁體字」。
②句:漏掉大片內容
③圖錯:
a.清樣上的圖與原稿上不一樣;
b.排版畫圖時產生的錯誤。
④特殊格式出錯:(數學、物理、化學)
a.上下標錯誤,上標「m2」、下標「O2」
b.正斜體錯誤
⑤漏圖(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
推薦閱讀:
TAG: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