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暈車,恐高,愛哭,不愛運動?是前庭覺失調,不是孩子膽小!

先說下我的個人經歷吧。

第一個經歷。我記得我在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和我的小夥伴偷偷去我們當地的一個幼兒園玩,然後我坐在一個類似於旋轉木馬,但是上面是小椅子,需要人為推動它才可以轉的這麼一個器械上。當時我坐在上面,我只是想試一下,然後我的幾個同學,就開始推我,這個東西就轉起來了,才轉了一圈我就感覺頭暈想吐,我就喊,讓他們停下來。但是他們覺得我的求救信號是一種好玩的信號,他們非但沒有停下來,反而推著我越跑越快,直到他們自己累了,然後停下來,在旁邊哈哈大笑。我眼睛閉的非常緊,我手抓那個把手也非常非常緊,身上都出了冷汗。直到那個器械自己停下,我連摔帶爬的從上面下來,然後吐了一地。

第二個經歷。在我上高中之前,我生活在一個小鎮,我們那裡不需要坐公車,我們走路上學。那時候每年暑假我去南京我姐姐家,因為是城市裡,所以就避免不了要坐公交車。但是我暈車非常嚴重,誇張到坐一站路,只有一站路,還沒有等到下車,我已經等不及,吐在了後面的垃圾桶邊,引來全車人的那種厭惡的目光吧。

第三個經歷。現在我朋友經常說我的是運動小達人什麼的。其實我對於運動的喜愛,大概兩三年前減肥健身開始的,在此之前在學校里的時候,我最討厭上的課是什麼你們知道嗎?是體育課。就很奇怪,小時候大家誰不盼著上體育課啊。我記得初中有一次我悄悄沒去上體育課躲在班裡寫物理作業,還被班主任擰著耳朵罵,說,怎麼全班都去體育課就你一個人搞特殊?他可能不會知道,每次體育課,跑步,仰卧起坐,跳遠,投籃,我都是倒數第幾的那種痛吧。

所以,你是不是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就這種小小的一個一個生活里的小事件,它們好像也沒有說那麼重要,重要到影響你整個人生的歷程甚至你三觀的形成。但是你說它不重要,為什麼我到現在還會記得這麼清楚?我為什麼感覺那種從旋轉的椅子下來臉色發白吐了一地的事情,我現在想起來我還會心悸?為什麼我冒著丟臉丟到姥姥家的風險我在那個圍牆上面崩潰大哭?

我是在12年的時候開始做了早教,就非常幸運,我從一開始接收的早教方面的知識就是感覺統合。所以經過很多年的教學也好,自己的研究也好。我對於那些曾經發生的事情終於有了一個解釋,也有了一個釋懷,其實也有了一點「如果我的人生可以從來一次就好了」的想法。如果我的父母那個年代,也有早教這種東西就好了,也許我會發展的更好一些,也許我的人生會有更多的可能性吧。

好了!抒情完畢。下面要講到比較專業的東西了。希望我解釋的夠清楚,也希望對你自己和對孩子都有一些新的認識吧。

首先呢,解釋一下感統這個詞,感統就是感覺統合的簡稱。感覺指的是什麼呢?它並不是指說我們感覺舒服或者不舒服,我們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前庭覺,本體覺,這些是我們在感統理論中所指的感覺。統合的意思,當然就是指統領,整合。那我們把串起來完整解釋,感覺統合,就是我們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皮膚,關節,內耳前庭這些器官,接收信息,經過一定的統領,整合之後傳遞到我們的大腦,我們的大腦處理完信息,再指引我們的身體作出一些適應反應。這一個連串的神經心理過程,就是我們所說的感覺統合。

好,下面我舉個例子來讓我的盆友們更加直觀的感受一下感覺統合的問題。

以我們爬圍牆來舉例,這個圍牆的高度我們假設是3米高。這是一個客觀數據。但是我們每個人由於感覺統合的過程不盡相同,這個3米高的牆,當我們站到上面去以後,我們往下一看。當時的主觀和心理感受是不同的。這個是因為我們過往的或者尤其是12歲之前兒時的經歷,讓我們每個人的視覺和前庭覺統合過程有差異。可能別人覺得,3米高,這個高度不是很高,不會害怕,但是這個3米高,在視覺和前庭覺有一些障礙的人的感受中,它可能和10米高的感受是類似的。那些對於3米高的圍牆旁邊沒有任何手扶也覺得不害怕的人,你讓他爬10米高的圍牆也沒有圍欄,那個時候他可能也會有一些害怕。OK,所以差異化在於,我只是舉一個假象,這個不是科學的數據,就是可能我站在3米高的圍牆,和那些感統不失調的人站在10米高的圍牆時,感受是類似的,就是覺得恐懼和沒有安全感。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說,來我給你從10米高的圍牆扔下去,沒事的,不要那麼膽小,不要那麼戲劇化!可能你也會崩潰。

好,現在就講到了,我們每個人因為童年的經歷不同,所以導致就算測算智商我們每個人相差不大,但是有一些基礎能力其實在一點一滴影響你做事情做成的可能性。我們不是在談論成功學什麼吃苦耐勞什麼堅韌不拔,我們單純在講能力和效率的問題。同樣的智商,學習的效率和能力會很大程度影響你的一些可能性。比如我這麼恐高,我前庭覺比較敏感,那讓我去做雜技演員那是不現實的事情。不是說我想做雜技演員啊,只是說,這個可能性在我這裡是很小的。

其實今天主要是想給大家分享一點關於前庭的知識,其他覺我就不講啦。

前庭系統呢,也是我們身體里一套複雜的運作系統。如同視覺有眼睛作為接受外界信息的器官,前庭覺的接收信息的器官,在內耳里。我們耳朵的結構是這樣的。

所以我們的兩邊耳朵是對稱的結構,兩邊都有外耳,中耳,然後到內耳,在內耳的部分就有我們放大的這個小東西。這個小東西它的左半部分,我們可以看到有三個半圓的管狀的東西,稱為半規管,半規管的下面有橢圓囊和球囊,右側那個蝸牛形狀的東西是耳蝸。

這三個半規管的結構十分有趣,他們的朝向恰好是我們在學習立體幾何時的XYZ軸的方向,半規管內有淋巴液,同時在半規管的內壁有很多細小的絨毛。

所以,重點來了!!!

當我們的人體無論前後,左右,上下移動的時候,半規管內的組織液會流動,流動的組織液沖刷著內壁的絨毛,而這些絨毛實際上就是神經元。同時橢圓囊和球囊,會感受到我們的線形加速度,以及我們和重力的相對變化關係。它們將這些信息迅速層層上傳至我們的大腦,大腦迅速指揮我們的身體作出一定的適應性反應。比如你從自行車上要摔下來了,你的手趕快會伸出去撐地,這個過程,就是你的前庭系統起了作用。所以,我們把這個半規管的部分稱為我們的「位置感受器」。就是這個器官,可以檢測到我們的一舉一動,知道我們運動的方向,速度,在空間的位置,所以這個器官對我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它要和我們的身體的其他系統一起合作,要維持我們身體的平衡。

如果內耳前庭的工作效率低,那麼我們的運動必然受到影響。這裡的運動指的是我們的基本運動。爬行,走路,跑步,跳躍,和更加複雜的運動,全部都會受到影響。

同時,因為這個半規管外的神經,與視覺和聽覺神經都有相連的部分,所以對於聽覺和視覺都有一定的影響。

當我們在左右轉頭或者上下跳躍的時候,依然可以保持把你的眼睛注視在你前方的某一個物體,是因為你的前庭覺在起作用。也就是,具有專註的把眼睛盯著一樣物體看,比如盯著老師的黑白看,這項能力,會取決於你的前庭覺發展如何。這將會非常影響我們所說的,專註力。

同時,因為半規管的部分與耳蝸相連,耳蝸是負責聽覺信號的轉換的,所以那些聽而不聞,左耳進右耳出的孩子,通常也都是前庭覺的發展有一些障礙導致的。當然,聽覺的發展受到影響,語言的發展就必然也會受到影響。

在我們的腦幹中呢,還有一個東西,叫做前庭神經核。我們身體接收到的所有信息都會經過前庭神經核的篩選,整合,所以如果我們的前庭神經核的發展不完善,我們的其他系統幾乎都會受到影響。

那具體來解釋一下暈車或者暈船的人,或者坐鞦韆,旋轉木馬,過山車會吐的人。我就基本沒有聽到過暈地鐵和高鐵的人,因為地鐵和高鐵都比較平穩。先排除因為聞到汽油的味道感覺不舒服的人。當我們在坐汽車或者輪船的時候,它們都同樣處在一個前進的同時還上下顛簸的狀況,那我們就可以想像我們那小小的半規管在無時無刻接收著我們位置高頻率在變化的信息,同時,你的眼睛也同樣在接收著無數的畫面,這麼多位置的信息和視覺的信息在產生,但你的大腦是無法同時處理這麼多信息的,如果你的前庭覺幹活兒效率比較低,它想給這麼多信息排個隊啊,一個一個進入大腦,但是很顯然,因為你的前庭覺不大行,內耳前庭說媽呀不行了我亂了亂了,於是這些信息就可勁兒一起往你的大腦里涌啊,然後你的大腦就說,媽呀媽呀,亂了亂了,我暈,我暈,我暈,我嘔~~~你就吐了。坐鞦韆,旋轉木馬,過山車,同理。

所以很多我們講所謂膽小的人,就是這個也不敢那個也不敢。不敢爬高,不敢從高處往下面跳,不敢游泳,不敢蹦極,不敢走獨木橋,不敢坐跳樓機,不敢坐纜車。通通都是當你在做這一類運動的時候,你的位置在發生著改變,而你不想要這種改變。為什麼不想要你的位置發生改變?因為你的前庭覺工作效率低,你的大腦處理不了這麼多的信息,你會感覺到心理上不舒服,會發生實質上生理上的難受,所以你抗拒,你躲避。你有聽說有人害怕看書,害怕畫畫,害怕拼積木嗎?沒有吧。坐著不動你就不會害怕,你的身體處在你可以控制的範圍,你就不會害怕。

這種害怕的感覺是真實的,不是你矯情,不是你裝,不是演戲,不是你為了博得同情。是因為你的身體不允許你這麼做,所以這不是你的錯。或者說,這不是我們的錯,因為前面的例子都證明了我的前庭覺發展是比較差的。

接下來就要引申到,那怎麼樣才能讓我們的前庭覺發展的好呢?我現在成年人,訓練是不是來不及了?那我的寶寶現在還小,我要怎麼訓練他?

首先,先針對成人。從理論上來說,要做一件事,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對吧。但是你想,作為成人,你會因為自己害怕坐過山車專門去練嗎,一天去一次遊樂場?不現實對吧。因為你的社會身份的變化,導致你不會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訓練自己。但是,你說,能不能練好?可以,方式和方法對了,可以練好。但是你要花很長很長的時間,並且這個能力可能不是穩定的。舉個例子,我前面說了我小的時候是暈車非常嚴重的,但從我高中開始,我就被迫幾乎每天坐公交車。所以現在已經幾乎不暈車了。但是。我某天身體不適,情緒不好,依然會暈車。並且我依然暈船,偶爾還會暈飛機。所以我想表達的就是,如果你發現自己在前庭覺方面有一定的障礙,你有意識去訓練自己,是可能會起到效果的。但是如果因為時間精力等等的限制,前庭覺發展的障礙影響了你的現在,比如你還是會膽小,還是恐高,還是很容易迷路,那你一定要學會放過自己。接收這個不完美的自己。並一定要認識到,這不是你的問題,每個人都會在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缺陷,別人不理解你,沒有關係,你一定要了解自己,並且努力去保護好自己。不要讓別人的無知去傷害你。同時,如果你發現了你周圍的人的一些表現你可以推測出他有一些前庭失調,請你不僅不要去嘲笑他膽子小,不要去強迫他做一些你覺得很好玩的事情,請你要尊重他,並且告訴他你今天從我這裡聽到的東西。

其次,針對12歲以前的孩子。

12歲以前的孩子,大腦依然孩子發育中,如果你有孩子或者你親戚朋友家有孩子,你觀察到了他的一些表現,你推測他可能是前庭覺發展失調的原因,請你不要猶豫,推薦它去找一家當地的權威的感統機構做一些測評。這真的不是打廣告,因為我現在不是代表品牌說話,我只代表我作為一個早期教育推廣者個人在說話。因為我知道有很多媽媽很喜歡有問題去百度,或者在媽媽群里你一眼我一語。這種東一句西一句的話,真的會非常影響你對事情的判斷。並且他們不必對你的孩子負責。而你,是孩子的家長,所以你要負責。既然要負責,就必須要找專業的機構。常常有的家長聽我講了一大堆話,問我一句話,我在家裡要怎麼辦?如果什麼事情都能在家裡辦了,那社會上的教育機構存在有意義嗎?家裡不是不能練,家裡是必須要練的,但是家裡沒有機構的環境,設備以及老師的專業指導。早教中心上課的家長我們說在家裡要做重複練習都沒有幾個家長說有時間有精力帶孩子練習的,那些不上早教課就說,我在家裡保證天天練,在我個人看來根本不現實。家長就算給孩子報了早教班要去連續上課,自己還一定要去買書看,系統的學習是必須的。兒童教育,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最後講一下,我們的前庭覺失調的可能的原因吧。

第一個,就是我們的母親在孕期運動太少,導致我們在媽媽肚裡就不動,所以我們現在稍微一動就難受。

第二個,就是我們自己在幼年時自然運動的太少。這個運動就包含了比如沒有爬過,爬的晚,爬的時間短,或者還沒爬就被拎起來走路等等。

解決辦法也就只有一個,3歲以前多讓孩子自然運動不要養在室內要養在室外。3歲以後創造讓孩子運動的條件,讓孩子前後左右上下三百六十度動起來。

對於成年人,一樣的,想辦法創造條件讓自己動起來。高頻率,循序漸進去挑戰自己的極限,慢慢會有突破的。


推薦閱讀:

TAG:學前教育 | 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