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下我的個人經歷吧。
第一個經歷。我記得我在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和我的小夥伴偷偷去我們當地的一個幼兒園玩,然後我坐在一個類似於旋轉木馬,但是上面是小椅子,需要人為推動它才可以轉的這麼一個器械上。當時我坐在上面,我只是想試一下,然後我的幾個同學,就開始推我,這個東西就轉起來了,才轉了一圈我就感覺頭暈想吐,我就喊,讓他們停下來。但是他們覺得我的求救信號是一種好玩的信號,他們非但沒有停下來,反而推著我越跑越快,直到他們自己累了,然後停下來,在旁邊哈哈大笑。我眼睛閉的非常緊,我手抓那個把手也非常非常緊,身上都出了冷汗。直到那個器械自己停下,我連摔帶爬的從上面下來,然後吐了一地。
第二個經歷。在我上高中之前,我生活在一個小鎮,我們那裡不需要坐公車,我們走路上學。那時候每年暑假我去南京我姐姐家,因為是城市裡,所以就避免不了要坐公交車。但是我暈車非常嚴重,誇張到坐一站路,只有一站路,還沒有等到下車,我已經等不及,吐在了後面的垃圾桶邊,引來全車人的那種厭惡的目光吧。
第三個經歷。現在我朋友經常說我的是運動小達人什麼的。其實我對於運動的喜愛,大概兩三年前減肥健身開始的,在此之前在學校里的時候,我最討厭上的課是什麼你們知道嗎?是體育課。就很奇怪,小時候大家誰不盼著上體育課啊。我記得初中有一次我悄悄沒去上體育課躲在班裡寫物理作業,還被班主任擰著耳朵罵,說,怎麼全班都去體育課就你一個人搞特殊?他可能不會知道,每次體育課,跑步,仰卧起坐,跳遠,投籃,我都是倒數第幾的那種痛吧。
所以,你是不是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就這種小小的一個一個生活里的小事件,它們好像也沒有說那麼重要,重要到影響你整個人生的歷程甚至你三觀的形成。但是你說它不重要,為什麼我到現在還會記得這麼清楚?我為什麼感覺那種從旋轉的椅子下來臉色發白吐了一地的事情,我現在想起來我還會心悸?為什麼我冒著丟臉丟到姥姥家的風險我在那個圍牆上面崩潰大哭?
我是在12年的時候開始做了早教,就非常幸運,我從一開始接收的早教方面的知識就是感覺統合。所以經過很多年的教學也好,自己的研究也好。我對於那些曾經發生的事情終於有了一個解釋,也有了一個釋懷,其實也有了一點「如果我的人生可以從來一次就好了」的想法。如果我的父母那個年代,也有早教這種東西就好了,也許我會發展的更好一些,也許我的人生會有更多的可能性吧。
好了!抒情完畢。下面要講到比較專業的東西了。希望我解釋的夠清楚,也希望對你自己和對孩子都有一些新的認識吧。
首先呢,解釋一下感統這個詞,感統就是感覺統合的簡稱。感覺指的是什麼呢?它並不是指說我們感覺舒服或者不舒服,我們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前庭覺,本體覺,這些是我們在感統理論中所指的感覺。統合的意思,當然就是指統領,整合。那我們把串起來完整解釋,感覺統合,就是我們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皮膚,關節,內耳前庭這些器官,接收信息,經過一定的統領,整合之後傳遞到我們的大腦,我們的大腦處理完信息,再指引我們的身體作出一些適應反應。這一個連串的神經心理過程,就是我們所說的感覺統合。
好,下面我舉個例子來讓我的盆友們更加直觀的感受一下感覺統合的問題。
以我們爬圍牆來舉例,這個圍牆的高度我們假設是3米高。這是一個客觀數據。但是我們每個人由於感覺統合的過程不盡相同,這個3米高的牆,當我們站到上面去以後,我們往下一看。當時的主觀和心理感受是不同的。這個是因為我們過往的或者尤其是12歲之前兒時的經歷,讓我們每個人的視覺和前庭覺統合過程有差異。可能別人覺得,3米高,這個高度不是很高,不會害怕,但是這個3米高,在視覺和前庭覺有一些障礙的人的感受中,它可能和10米高的感受是類似的。那些對於3米高的圍牆旁邊沒有任何手扶也覺得不害怕的人,你讓他爬10米高的圍牆也沒有圍欄,那個時候他可能也會有一些害怕。OK,所以差異化在於,我只是舉一個假象,這個不是科學的數據,就是可能我站在3米高的圍牆,和那些感統不失調的人站在10米高的圍牆時,感受是類似的,就是覺得恐懼和沒有安全感。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說,來我給你從10米高的圍牆扔下去,沒事的,不要那麼膽小,不要那麼戲劇化!可能你也會崩潰。
好,現在就講到了,我們每個人因為童年的經歷不同,所以導致就算測算智商我們每個人相差不大,但是有一些基礎能力其實在一點一滴影響你做事情做成的可能性。我們不是在談論成功學什麼吃苦耐勞什麼堅韌不拔,我們單純在講能力和效率的問題。同樣的智商,學習的效率和能力會很大程度影響你的一些可能性。比如我這麼恐高,我前庭覺比較敏感,那讓我去做雜技演員那是不現實的事情。不是說我想做雜技演員啊,只是說,這個可能性在我這裡是很小的。
其實今天主要是想給大家分享一點關於前庭的知識,其他覺我就不講啦。
前庭系統呢,也是我們身體里一套複雜的運作系統。如同視覺有眼睛作為接受外界信息的器官,前庭覺的接收信息的器官,在內耳里。我們耳朵的結構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