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越長大越不想依賴家庭?

很多孩子慢慢長大都不喜歡依賴家庭,以前買東西就在想著怎麼跟家裡說,長大之後漸漸不跟家裡說,更想用自己的雙手去做兼職自己買。家庭給零花錢的時候不再像小時候給就要,開始拒絕零花錢。


我想依賴 可是卻望而卻步 我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 到什麼地步呢 我生孩子我媽去陪產三天 還是我要求去的 我爸沒有來 我說不下去了 就這樣吧 只能說能傷害你的永遠是你最相信的人 不是不想依賴 是想依賴的時候下意識的就覺得算了說了也沒用 不說了 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不依賴了 一次一次失望還不如有點自知之明


中國的教育區別於美國的教育就是18歲成人以後,家庭是否還是繼續供養的問題。當然這是以國情而定的。

如果18歲被迫和家庭失去一種依賴關係,反而會更索求。

如果一直以來都在依賴家庭,卻想擺脫家庭去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

我覺得不依賴是一種獨立的表現,


經濟獨立有能力賺錢了,不再需要被父母威脅或者引誘了,我想中國有很多的家長都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以價值交換來讓孩子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吧,那麼孩子長大了,能自己賺錢了,這個時候他可以說是自由了,不需要再去求父母什麼了。

至少我是這樣的,從小問我父母要錢或者做什麼需要花錢花精力但是又不是幫家裡忙的事時,我父母就是拖拖拉拉很不樂意的,所以從小就是有事都是盡量自己解決,不找父母,因為很清楚的知道即使找了也沒有用,甚至還要被挨罵挨打,所以小時候只有需要錢的時候才會找父母,而且是屬於把錢用到很省的情況。至今記得有一次在家父母嘲笑我怎麼這麼摳,說他們都沒有這樣,那時候就在想你們對自己喜歡的是不摳,但是對我摳啊,上大學實在是沒錢時問父母要也是屬於既不說給也不說不給的態度,然後好幾天沒回應的,所以上大學時真的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賺生活費,從而導致我畢業能自己賺錢了之後就覺得我和那個家好像一點關係也沒有了,以前還有一點金錢關係,但後來真的是什麼關係也沒有的感覺,因為我的父母從來不會關心我的學業,我的生活狀態怎麼樣,眼裡只有他們的面子問題。現在的自己是什麼事都是自己商量自己做決定自己解決,到目前為止覺得一切很好。甚至有些時候問父母打電話來都會覺得還不如沒有的好,因為我父母每一次打電話來都是問我要錢,從來不會關心我的工作,生活等等,所以在我眼裡父母就像是陌生人一樣,一個供我錢長大讀書,而我獨立工作了則是開始要還債了。


謝邀。

我LG就是這樣的人,自己工資養活我們一家人,缺錢也咬牙自己抗。

1,30幾歲了找父母很low。

2,不想給父母一種要依靠他們的感覺。

3,賭氣成分。小時候由老人帶大,習慣了離開爸媽的日子,對那種噓寒問暖的生活很抵觸。

4,有志氣。


謝邀。

一首很喜歡的詩分享給你。

致我們孩子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渴望自身的兒女。

他們通過你出生,卻並非來自於你,

雖然他們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給他們你的愛,而不是你的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給他們的身體提供住房,但不要禁錮他們的心靈,

因為他們的心靈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達不到的明天。

你可以努力將自己變得像他們,

卻不要設法把他們變得像你,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會停留在昨天。

你是發射孩子生命之箭的弓,

弓箭手在無窮之路上瞄準目標,

他用儘力氣將你來開,好讓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讓你在弓箭手掌中的彎折令他愉悅吧,

因為他既愛那飛著的箭,也愛那堅穩的弓。

——紀伯倫

願我們在做父母的同時,也同樣成長。


我來回答一波。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小時候拿了壓歲錢需要上交,如果不上交會被算好有多少,學費,生活費就會一段時間不給。當有想買的東西(父母覺得不必要的)時一般是偷偷攢錢,還不能被發現,不然免不了一頓罵。

慢慢的,小孩子還是比較敏感的,覺得自己的存在對於父母來說是一種負擔。


因為有些事有家人在不方便


應該是父母管的過於嚴密了,比如我吧,其實我媽對我是那種我初中了都要翻我手機,包括去年高一上冊翻我朋友圈看我和別人聊天記錄和過分不給密碼還打人那是我初中的時候一巴掌一巴掌的往臉上打,之前還威脅過我說如果不給看手機你們這手機就別拿回去了


因為自己花自己錢,想怎麼花怎麼花的感覺太爽了!


說個例子吧,小時候很喜歡芭比娃娃,看見人家小姑娘人手一個,而我就沒有。跟家人講,我想要,告訴我,數學考100分才給我買。

我數學不好,從小到大都不好,從此再也沒有得到過。

現在長大了,有能力我自己買了已經不想要了。

我的小時候父母很少給我買玩具,不是家庭經濟問題,就是不給買。

現在長大了,家裡喜歡塞東西給我,問我,這件衣服要不要,那個要不要,要就給你買。

我說,不要。

希望各位剛父母珍惜孩子懵懂的年紀,小的時候什麼都不給他,長大之後,你再想給,他都不會要了。


那很好啊!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隨著自己的羽翼逐漸豐滿,當然想非到更高更遠的地方去看看世界是怎麼樣的,同樣他也在測試自己的能力有多少。

不要你零花錢,總比一直啃你老的好吧。

孩子終究要離開身邊的,他不再是只能被抱著的嬰兒,只能被扶著走路的寶寶了。等到他找到伴侶結婚時,你都不是他core family的成員了。

謝邀


年少離開父母外出就學,畢業後留在外地自力更生,在外十多年,一直以戀家戀母聞名朋友圈,每個周末都想回家,雞毛蒜皮的事都想和父母說,直到父親出軌,母親因割腕右手致殘,漸漸的就不敢回家了,害怕和他們說話,害怕和他們目光對視,害怕聽到母親說自己過得不好,我卻沒有辦法,不是不想依賴父母,是父母已經無法被依賴了


很正常,我現在弄點小生意都不好意思問家裡要錢...雖然沒多少錢


謝邀,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從小時候「厚臉皮」的找家長要錢買這個買那個到自己開始賺錢買東西,其實也不是不依賴父母,而是思想變的更加成熟,認為自己有能力去賺錢買的就買,沒有能力買的就攢夠錢了再買,比如現在逢年過節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會問你錢夠不夠花,不夠就找我們要,相信大多數都說的是還夠呢,今年開學之前爺爺給我塞了若干元錢(就不說是多少啦,嘻嘻)我說我現在不需要爸媽不夠爸媽會給的,您拿著這些錢買些東西吃呀,加上爺爺身體不太好,所以更不能要了,當時奶奶在旁邊說了這樣一句話,奶奶說:「孩子,你把錢拿著吧,在外面也需要用到錢,等以後你工作了,就養我們嘛」可能是當時淚點比較低,不過還是忍住了。所以這不是不再依賴她們,而是認為自己能為他們減輕負擔是我們現在力所能及的事了,僅個人觀點。

所以我們要更努力學習工作,讓他們來「依賴」我們。


因為他有了獨立的人格


我只想說,這是人格獨立的自然規律。那些最終沒有達到這個狀態的人多半都是毀於扭曲的家庭教育。


謝邀,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獨立思維,他或者她就會按照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去做事,這個就是孩子的獨立性,應該順應這樣的成長趨勢去培養他或者她,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有良好的基礎。


我就是這樣,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體驗到了父母說的打工不容易,社會的殘酷性,一方面體諒父母,一方面培養自己獨立的性格,如果說一直依賴父母的話以後做什麼事情都會怕這怕那,這也算成長的一種方式吧!


可能小時候家庭管太多了,所以長大了就會「拒絕」家庭給予的很多東西。


其實每個人生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越大就會有自己的想法也會有不一樣的三觀


推薦閱讀:

TAG:孩子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