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靜的獨處生活?
人生在世幾十載,不長不短。太多羈絆,但是絕大部分的問題都需要自己去處理,自己怎麼去平靜的獨處生活?
在現代社會中,人人都是腳步匆匆,忙個不停,很少能停下幾分鐘,獨自待一會,喘上一口氣,讓忙碌的內心恢復幾分平靜。
停下來,坐下來,慢下來,安靜的獨自一會兒,對於每一個風風火火、忙忙碌碌、目標滿滿的現代人來說,太難得,也太奢侈了。
人們總盲目相信「干就是了」,但對於安靜下來,靜心思考這事兒卻很少提上日常議程。卻忘記了,儒家經典四書中的大學裡面說過「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獨處的力量》是一本關於獨處的散文集,內中收錄了58篇關於獨處的散文。
書中所選的文章,文如書名,都與獨處有關。
在作者看來,獨處時的時刻是思考人生問題的好時光。
周國平對於蘇格拉底的法庭申辯語「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讚賞不已,在作家塈哲學家周國平看來,這句話道出了哲學的根本根本使命,既探索人生的意義,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哲學家是一些把生命的意義看得比生命本身更重要的人,他們一生孜孜思考、尋求和創造這種意義,用蘇格拉底的話來說,「必須追求好的生活遠過於生活」。
哲學的智慧不在於就人生論人生,而在於對人生意義做出說明。
而在女詩人、作家冰心獨處時的所思所感,則顯得更加詩意。她說,生命像一顆小樹,他從地底聚集起許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潤濕的泥土中,勇敢快樂地破殼出來。
宇宙是個大生命,我們是宇宙大氣中之一息。江流入海,葉落歸根,我們是大生命中之一葉,大生命中之一滴。
生命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於水道要經過不同的兩岸,樹林要經過常變的四時。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北大著名學者錢理群先生,則對梭羅的一句名言讚賞有加,「人無疑是有力量來提高自己的生命質量的」。外界的環境我們管不了,但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去提高自己生命的質量,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去創造一個有利於自己發展的小環境。
如果要說看破,或許還是羅蘭在《歸零》一文中概括的最為精當:
名利又如何?恩情又怎樣?一切的執著無非是抽象數字暫時的顯現。重要的是,該認真生活的時候,認真地生活過了,能做旁觀者的時候,也瀟洒地旁觀過了。未曾忘記快樂,也儘力擺脫苦心。來到手中的,欣然接受,要從手中逃走的,怡然放手。
以上所列,只是這本小書中數十篇文章里的滄海一粟而已,內中還有許多關於獨處的精彩文章值得一讀。在人人難得獨處的今天,「獨處使人得到內生力量」這種觀點目前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
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曾說:「幾乎我們所有的痛苦,都是來自我們不善於在房間里獨處。」可見獨處之於人們的重要性。
雖然我們大多數時候對於獨處這件事只是一種暢想,但找個不用加班又月色不錯的晚上,只需一盞檯燈、一杯暖茶,一本散文相伴,信手翻看,翻到那篇便從那篇開看,也是置身浮華鬧事中的休閑佳選。願我們既能樂享人群的繁華,又能沉醉於一個人的時光。
首先,人類是性喜群居的生物,你必須得有一群原本可以且渴望依靠的人接著,你可以和一個人或者一堆人發生各種各樣的矛盾衝突了,在時間的擠壓下,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分別與同化趨向在所難免
然後,人群開始出現分化:生理或心理弱小者會不惜一切代價選擇融入集體,混雜其中;另一情況,有的人會跳脫出來,以智者自居,感覺自己或給人感覺優雅清高孤僻清冷。
你問如何平靜地獨處生活?獨處是不可能的,完全平靜的生活是不存在的,世界上沒有第二個梭羅,瓦爾登湖也只是短暫的依靠,你無法否認,當你開始想要獨處生活時,是生活想要孤立你,而你看似選擇性地逃脫出來,看似選擇性地孑然一身。就算是梭羅,你覺得他是自己想去鳥不拉屎的地方尋找生命真諦的嗎,是周圍人和他不同,是差異讓他不得不離開一陣子,他在自我孤立中通過一種美妙陶醉的手法自我安慰,他認為自己是對的,他認為自己很好地完成了一個平靜的獨立生活的目標,那別人怎麼想?摳腳漁夫會覺得哇靠梭羅這個小伙真有前途,我也要從此只在海上捕魚自生自滅,不要外界一切打擾?所以平靜不平靜,到底怎麼獨立,思考這麼多其實挺沒意思。每個人心裡都有桿秤,生活給每一個人選擇的機會,也拘束每一個抓住機會的人,一切可能都不是你想像的那樣。先自律,才能算真正的獨處,否則就是宅和懶
謝邀,我以前也是一個不愛獨處的人,可是我的性格讓我在面臨人群時反而感到更壓抑。我想,要平靜的獨處,就要有"自己的大腦",也就是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當你在路上,你可以多觀察周圍的事物,並且不斷思考,這時你的注意力被轉移,自然不會想到此時自己孤身一人,反而會享受自己獨立思考的時光。最後,祝題主能真正享受獨處時光,畢竟自己和自己在一起的時間,真的很少。
首先得開竅。每個人方法不一樣,有人看書,有人經歷重大挫折,有人沒啥事突然就開竅了。然後有個興趣愛好。也是每個人都不一樣,自己的生活專註了,有趣了,心裡也沒啥位置可以給別人了。暫時大概就想到這兩。
推薦閱讀: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