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日茶文化的差異
一、起源和發展
說起茶的起源,一定會追溯到中國。古人說:百姓七件事,茶米油鹽醬醋茶。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曲茶。中國早在神農氏時期就有關於茶的記錄,唐朝的唐羽在其《茶經》里寫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由此可見,中國的飲茶文化的發源極早。中國在公元200年左右就出現 了野生的大茶樹I現今也在中國的許多地方發現了直徑長達一米的大茶樹,樹齡普遍在1700年以上,足以說明中國是茶樹的發源地。在中國,茶最早的用途是入葯,傳說神農嘗百草,遇十二毒,得茶解之。東漢華佗《食經》中 說:苦荼久食,益意思。其記錄了茶的醫學價值。西漢 以將茶的產地縣命名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文藝飲茶之風的興起,茶己經脫離普通 的飲品。唐朝時期,中國茶文化飛速發展,形成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唐羽所作《茶經》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標誌,他將佛、道、懦三家思想融入茶中形成了中國的茶道精神。宋代時期,茶葉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 不僅因為文人的推動也因為整個時代背景的推動。茶文化在這個時期生機勃勃,但是茶藝逐漸走向了複雜繁瑣精細,反而失去了茶藝本身的品質。而到了元朝,出於游牧民族放蕩不羈的性格和漢族文人對山河破碎的感慨,使得茶藝返璞歸真。待到明淸時期,茶的種類逐增多,泡茶的技藝精細,到了清朝,茶葉的出口成為 一種正式的行業,各類關於茶的作品也增多。
而在古代日本是沒有原生的茶樹的,自然而然也就沒有飲茶的習慣。在日本,普遍認為茶葉是在9世紀初由遣唐使最澄和尚從中國帶回日本,將種子種於近江坂本的日吉神社。後嵯峨天皇巡幸近江,偶得和尚奉茶,茶葉從這時才見於日本正史。但是,此時的茶在日本只是曇花一現,並沒有留下太多的記錄。後於中國宋代時期,遣唐使榮西禪師兩次到訪中國,回日本時再次將茶葉的種子帶回國,並種植於筑前國背振山,1207年榮西禪師又將種子贈送給明惠上人,其將種子種植於尾高山寺內,至此飲茶才在僧人之間流傳開來。1214年,大將軍源實朝因為宿 醉引起頭痛,榮西禪師敬獻了茶葉,擺脫了頭痛,至此茶在士大夫和武士之間流行起來。在15世紀末16世紀初,僧人村田珠光將思想融入茶中,才真正意義上形成了日本的茶道文化,其被稱為日本茶道始祖。後又經過千利休等人的細化,日本茶道才逐漸規範起來。
因此,在起源上來說,中國是茶的發源地,茶文化的起源地,日本的茶道文化比中國晚了很多年。
二、精神上的不同中國茶文化的精神之一:仁。中國的茶文化的發展是一個由下而上的過程,先是由普通的百姓喜飲茶而逐漸發展到統治階層,是普通平民大眾的日常喜好。在中國,飲茶是一種比較悠閑的放鬆方式,是使人內心平靜下來的一種方式。中國飲茶之人多帶著儒家的仁者氣息,修養很高,喝茶是一種反省內求的方 式。
中國茶文化的精神之一:無為。中國茶道強調道法自然,茶是南方嘉木,在種茶、採茶、制茶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循大自然的規率,中國的道家思想也恰好強調清諍無為、順應天道。
中國茶文化的 精神之一:清靜。中國人以茶修德,以茶養性,茶的禪意和佛的禪意是一致的。茶以水而清明、沖泡再三淸香醒神。茶道好靜,在追求茶道的靜之中也就是佛家的禪境。
日本的茶道文化主要是由中國傳入,因此其精神很大 一部分受到中國佛、道、懦三家的影響,其中又以佛家思想為主要。日本茶道精神主要可以用三個詞語來概括:和敬消寂、一期一會、獨坐觀念。
日本茶道最重要的精神之 一,主旨是無。和、敬、淸、寂是從無里衍生出來的四象,這和中國的太極很像。而一期一會意思是說人的一生只能遇見一次唯一的一個人和一件事。千利休將其融入到日本茶道中,通過一系列的茶道活動,包括水、飯、談、茶四大步,最後完成時使亭主和主客、從客靜心淸志,由茶道的一系列活動體現出一期一會、難得一面、世當珍惜的理念。獨坐觀念」一語出自幕末大老、茶道名人井伊直 弼的著作《茶湯一會集》。從字面上的意思來說,「獨坐」 就是說獨自靜坐。「觀念」的意思則是靜靜的思考、認真的思考。獨自坐在茶室里靜靜的回味思考今天發生的事情,此生不可能再遇見。而此時飲茶人的心境是有禪意 的,也就是之前說的主旨上的無。從什麼也沒有衍生到生生萬物。此時而言重要的就並不是茶本身的味道,而是內心的平靜餘味。
從中國茶文化和日本茶道的精神上來說,兩者的精神內涵都有佛家的思想。從喝茶處可見茶道中的禪意。但是中國茶文化是佛道儒三家的精髓結合,而日本則是更多的注重佛家的禪意。因此,兩者在本質上還是有許許多多的區別的。
三、結束語
茶禪一味。喝茶是為了讓人在身體上得到放鬆,在精神上靜心、清凈、明志、明理,讓人在忙碌的生活學習、工作之餘能夠保持住自己的本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不管是日本茶道的一期一會還是中國茶文化的仁、靜、無為,都是在追求精神上的平常心。作者:胡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