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發展初探

早期的白茶均是以當地菜茶為原料,因其滿批白毫,所以被稱為「白毫茶」。左宗棠(1812-1885年)《奏以督印官票代引辦法》第七條稱:「所領理藩院茶票,原只運銷白毫、武夷、香片、珠蘭、大葉、普洱六色雜茶,皆產自閩滇……」中所提到的「白毫」,就是道光後由水吉集散的白茶。民國18年(1929)《建甌縣誌》也有載:「白毫茶,出紫溪里」當時,南坑屬紫溪里,也就是今天的漳墩鎮、回龍鄉一帶。

道光年間,白毫茶開始遠銷甘肅等西北地區。道光九年(1823年)有「百斤納稅銀一兩」的記載。此後,隨著僑銷的發展,白茶開始大量向東南亞輸出。蔣蘅《雲寥山人文鈔》寫道:「甌寧之水吉,自踏庄赴廣。茶市之盛,不減崇安。」同治七年(1868年),白茶開始大量銷往馬來西亞、越南、緬甸、泰國和香港等東南亞地區。

道光初年,水吉大湖岩叉山水仙茶樹被發現,後來又引進大白茶樹品種。同治9年(1870年)時期,水吉茶農以大葉茶芽始制「銀針」,並首創「白牡丹」。光緒年間(1875-1909年)香港、廣州、潮汕地區的茶商開始到水吉開設茶莊經營白茶。最盛時,水吉有60多家茶商字型大小,其中港商21家、穗商3家、汕商3家、廈商4家。在同一時期,地處南浦溪畔的大湖村也成為白茶的集散地。

當年有廣州和香港兩地商人合辦的「金泰茶莊」、廣州商人創辦的「同泰昌」、香港商人創辦的「友信」茶莊等號牌鏤刻鎦金大字至今存在。當地人黃紹元先生的「元春」茶莊,民國29年(1940年)就加工出口白牡丹和壽眉各200箱,這年大湖村還有白茶廠13家,加工出口白茶2150箱,約37.9噸。

大湖村83歲的老茶農黃秉倫(1988)曾介紹,他父親於民國2年(1913)就從水仙茶芽梢中「挑針」制銀針茶芽,餘下制「水仙白」。小湖鄉鴻庇村89歲老茶農鄧英貴(1984年)說,他在民國12年(1923年)向他人學制「水仙白」,事先「挑白」後制「水仙香」,年產約100公斤左右。水仙白和大白一起賣給在大湖設庄的潮州幫。

民國時期,水吉縣是白茶的最主要產區,水吉縣的白茶產量一度達到當年全省產量的一半,而且在出口中也占相當大的份額。民國28年(1939年)「水吉壽眉佔全國僑銷茶的三分之一,白牡丹佔百分之一」。

抗日戰爭期間,海運阻斷,白茶產量銳減。至1949年,水吉白茶僅餘30噸左右。建國以後,生產得以恢復,白茶才得以重新發展,50年代末達100噸左右,佔全省白茶總產量的80%。70年代以年均20%的增長速度發展,1979年白茶總產量達650噸,僅南坑一地就產20噸左右。

但是到了八十年代,白茶產區開始部分改製為綠茶。以後實行「定點、定時、定量」生產收購白茶,僅局限於漳墩、迥龍和水吉三個鄉鎮,春季制白茶350噸,並實行國營茶站、茶廠主渠道專營。到了現在,建陽生產的白茶數量減少,主要產地在漳墩,主載品種是水仙、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其中製作白茶的主要品種是福安大白茶和政和大白茶。

從此以後,白茶的核心產區主要向福鼎、政和地區轉移,到了70年代的時候,為了滿足外銷的需求,提高白茶的濃度和醇厚口感。福鼎白琳茶廠創製了白茶的新工藝製法。其主要就是將白茶萎凋葉片進行短時間的揉捻,然後迅速烘乾,增加人工工藝比重。其製作出來的白茶條索更加緊結,湯色變紅、濃度和口感都有所加重。

白茶的發展歷經了無數茶農的實驗與創造,從最開始的生曬茶,到白牡丹的創製、白毫銀針的創製、再細分為貢眉、壽眉,其製作工藝和細分等級在一步一步摸索中成熟。適宜樹種的選育更是在漫長的時間中經受了歲月的考驗。白茶在六大茶類中可以說是最晚成熟的一大茶類,但是它的魅力卻毫不遜色。

下一步白茶的發展,個人認為應該走出門戶地域之見,福鼎與政和始終不足以滿足越來越大的市場需求,而白茶的特性註定了它在其他地區試製的可能性,我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地區可以嘗試白茶,繼續為白茶家族發展壯大。

推薦閱讀:

TAG:福鼎白茶 | 白茶 |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