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旋律】作曲神器:【屬七和弦】與【弦外之音】

今天給大家帶的是幾個很實用的小技巧

上個推文講到了和弦功能的內容,

實際作品中是有很多外音的,

是不在和聲·和弦里,

這裡的音稱為和弦外音

能幫助大家很好的分析喜歡的作品,

也能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

屬七和弦的轉位運用

(這裡的D7是古典寫法,

D是屬和弦的意思,

而S為下屬和弦,T為主和弦)

首先我們來講一個樂理上的概念,七和弦的轉位和弦。

1、七和弦是需要解決的。

2、和弦的原位和轉位色彩不同 。

我們來看它的第一轉位:D56

組成音:7245

低音和弦:724

而724是減三和弦 ,性質極不協和,上面的45構成大二度,打破了和弦的組成結構,整個轉位和弦跟原位相比色彩就顯得極為緊張。

D34和D2轉位同樣如此,大家可以去感受下,當需要表現緊張氣氛或者要強烈傾向主和弦時,用上屬七和弦效果會比屬三和弦更有感染力,大家可以在鍵盤上試試,上圖是一個很常用的終止進行。

和弦外音

和弦外音:屬於這個同時發聲的和弦包括根音,三音,五音,七音或九音都是和弦音 ,任何其他不屬於這個和弦的音都是和弦外音。

四個常見常用的手法,學到就是賺到。

1、延留音

含義:音高相同的情況下用連線畫起來。

作用:可以打破律動,加節奏型。

2、經過音

含義:填充在兩個不同的和弦音之間。

作用:旋律性強,自然好聽。

3、輔助音

含義:兩個音之間的一個上方音或者下方音(必須為二度關係 323,343)

作用:和經過音相似,旋律性強且自然,和諧。

4、先現音

含義:是後一拍的弱拍音提前出現

作用:強調

學會這四大點你的旋律創作就會豐富很多,

流動性強,變得有趣。

在這裡筆者推薦大家可以試著多使用三連音

是個很不錯的存在。

復調結構和主調結構

下面我們來補充一下上個推文的內容,復調結構和主調結構。

主調結構

像我們聽到大多數流行歌曲都是主調結構的音樂,通常在高音部來擔任旋律聲部,其他的聲部起著音響背景的,伴奏的作用。

復調結構

復調結構的特點就有所不同了, 各個聲部都具有同等的旋律重要性,其中每一個聲部都可以當作陳述主要的旋律。

在主調結構中可以分為三種因素:旋律,低音以及填充在二者之間的和聲。

做個練習

在這裡給大家布置個小作業,

用上個推文的1451和聲,

加上這個推文的學習

寫一段8小節旋律,

發我都會點評。

推薦閱讀:

TAG:作曲 | 和弦 | 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