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你能夠接受的方法,梳理自己的生活
現在對於自我管理的方法有不少,比如關於時間的番茄工作法,關於梳理思考的思維導圖等等。
無論你使用什麼樣的自我管理法則,請儘快確立並堅持做下去。
那為什麼我不提出具體的建議呢?
因為,這些梳理自己生活的方法,必須因人而異。
這就好比一個胖子要減肥,你讓他跑步,往往容易傷到膝蓋,而建議他游泳則是比較好的方法(當然,還要考慮比如他是否會游泳等實際問題)
曾經有網友朋友問我,為什麼很多建議看起來很好,但是在使用中卻困難重重?
我告訴他,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行為守則,關於完善這點,不同的人,應當以不同的方法去完善。
但無論你選擇什麼樣的自我管理法則,請儘快堅持下去,
因為只有堅持下去,你才會了解兩件事:
這個方法究竟是否適合我,
當我適應了A法則之後,如果想進一步提升,我該如何找尋B法則來幫助我。
人,只有在實踐中適應,在適應之後得出總結。
別人給你的建議再好,是不是適合你,還是要看你具體的情況而定,
而這一切,千萬不要被所謂拖延症耽誤了:
越早改變,越早受益。
二、建立自己的「友善圈」
友善圈的建立,是對自己保持好心情,快速疏解壞心情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形成友善圈的成員組成,大致來源於兩類人:
性格好,有耐心,值得深交但未有機會深交的普通朋友。
靠得住的老朋友,以及心地善良的新朋友。
和這些人多接觸,多了解,多互動,會讓自己保持較好的心情和積極的心態,
友善圈不是朋友圈,依靠點贊和評論進行互動,
友善圈的交流,更多的是線下交流。
面對面的交流,更容易讓我們說出一些網路上不會講出來的話,
如同在網路上,我們會釋放自我,說一些在現實中不會說的話一樣,
那在友善圈的交流中,我們會凈化自我,與自己信任的或是對自己有善意的人們,去傾訴一些需要更多情感需要的表達,
我們為什麼需要友善圈?
有些時候,只有這些可以被稱之為「朋友」的人,聽著你的苦悶,陪伴你的不安。
網路交流終究會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感情抒發上,文字和音頻,甚至是視頻之中,我們無法與對方在情緒上進行更為深刻的互動。
友善圈,比網上的朋友圈,更能讓你的情緒得到尊重,
那不再是簡單的點贊,而是心與心的陪伴。
三、改善生活狀態的關鍵點
有些事,看起來好像挺簡單的,比如我上面說的這兩件事。
但做起來特別的難,是的,對於從未意識到這兩件事的人來說,特別的難。
但是,難,從來就不是拒絕改變的借口。
我有一個朋友,他因病在家休息一年,為了治病,他從以前的公司辭職了,
但其實他這個病,休息半個月就能工作了,
那為什麼他休息了一年?
因為他害怕,他害怕重頭再來,重新找工作,重新適應新環境,
太痛苦了,太為難自己了,而且據他當時的說法,他已經「在家待的都懶了」。
但是他這些害怕,這些擔憂,究竟又有什麼實質上的意義呢?
除了成為一個拖延的理由,成為一個「越來越讓自己痛苦的理由」之外,再也沒有其他意義可言。
所以有一天,他決定出去找工作,不能這樣下去了,
在他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他已經在家整整休息了一年,而迫使他這樣選擇的,毅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確實沒錢了。
一個人的大多數改變,都是被逼出來的。
但只要堅持下來,你終有一天會慶幸當初的自己,被逼的堅持了下來,
這不是因為你的內心有多麼強大,
而是因為,不改變的你,活得太憋屈也太無奈。
TAG:人生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