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推崇所謂的科學育兒的時代,「照書養」的家長們被各種紛繁雜亂、和科學不沾邊的育兒信息狂轟濫炸:
- 一邊說要無條件的愛,另一邊說要給孩子設定邊界、嚴格獎懲機制;
- 一邊說要男孩窮養女孩富養,另一邊說不要刻意製造性別差異。
非但如此,「其實你誤解了 xx 育兒法」「X 招教你培養 XXX 孩子」的套路更是層出不窮。家長們時常在「放養」「散養」和「雞娃」「推娃」之間左右搖擺、無所適從。(以防你不知道:所謂雞娃,就是雞血養娃,肚子還癟著開始胎教,3 個月上早教,1 歲開始上培訓班,每天排滿日程表……就怕孩子落後。)
眾說紛紜的兒童教養觀念中,到底哪一種觀念才是最先進、最科學的?該怎麼選擇才能讓自己的孩子向上發展?
我經常會和家長強調一個觀念:育兒具有時代性。
哪種育兒理念最先進?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不同的回答。
比如,美國的 1920、1930 年代,農場式的家庭作坊模式被工廠化的流水線打散,越來越細的社會分工需要遵守規則、循規蹈矩、融入集體的個體。
因此,缺乏溫情、嚴格培養的行為主義育兒理念順應了那個時代,成為風靡數十年的先進育兒觀念。但是行為主義冷酷、疏離的育兒方式造成了很多後遺症,比如叛逆、低自尊等心理問題。行為主義流派創始人華生的子女中,就有一人自殺死亡、一人自殺未遂。
1950 年代,二戰結束,物資不再貧乏,美國中產階級人群擴大,人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大家開始更多地關注社會公正、平等、人文關懷等價值。人本主義強調的無條件的愛和關懷的育兒理念順應了這個時代,代替了行為主義育兒成為社會主流。但是以孩子為中心,且缺乏約束的教育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被稱為「垮掉的一代」的美國嬉皮士。
反觀中國,80、90 年代出生的父母們,經歷了社會劇變並且參與其中。從幼年時經濟貧乏,社會強調服從、合群、不搞特殊的傳統理念,轉變為,成年後中國經濟繁榮、物質豐富甚至物質過剩,社會開始更多地關注公平平等以及對個性和人性的尊重。這一點和美國的 50、60 年代有些相似。
這樣,我們便可以理解為什麼人本主義的觀念——無條件的關愛、接納孩子、親密育兒等廣為人知,並且在中產階級家庭中尤其受歡迎。
然而,西方的歷史告訴我們,單純的人本主義培養出來的很可能是不負責任的嬉皮士。在中國,很多被「放養」長大的孩子進入學校以後也同樣適應不良。於是家長無奈之下,180 度大拐彎,走上了雞血、推娃的道路。
其實,我們大可不必重複西方失敗的道路,「放養」和「雞娃」之間也並不是一道單選題。
80、90 年代開始,科學家們總結了過去失敗和成功的經驗,找到了一條結合人本主義和行為主義的道路。
對孩子無條件的關愛(人本主義)和行為上的約束(行為主義)、不是一對矛盾,而是兩手都要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