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照書養」的新一代父母,該如何面對眾說紛紜的教養方式?

在這個推崇所謂的科學育兒的時代,「照書養」的家長們被各種紛繁雜亂、和科學不沾邊的育兒信息狂轟濫炸:

  • 一邊說要無條件的愛,另一邊說要給孩子設定邊界、嚴格獎懲機制;
  • 一邊說要男孩窮養女孩富養,另一邊說不要刻意製造性別差異。

非但如此,「其實你誤解了 xx 育兒法」「X 招教你培養 XXX 孩子」的套路更是層出不窮。家長們時常在「放養」「散養」和「雞娃」「推娃」之間左右搖擺、無所適從。(以防你不知道:所謂雞娃,就是雞血養娃,肚子還癟著開始胎教,3 個月上早教,1 歲開始上培訓班,每天排滿日程表……就怕孩子落後。)

眾說紛紜的兒童教養觀念中,到底哪一種觀念才是最先進、最科學的?該怎麼選擇才能讓自己的孩子向上發展?

我經常會和家長強調一個觀念:育兒具有時代性。

哪種育兒理念最先進?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不同的回答。

比如,美國的 1920、1930 年代,農場式的家庭作坊模式被工廠化的流水線打散,越來越細的社會分工需要遵守規則、循規蹈矩、融入集體的個體。

因此,缺乏溫情、嚴格培養的行為主義育兒理念順應了那個時代,成為風靡數十年的先進育兒觀念。但是行為主義冷酷、疏離的育兒方式造成了很多後遺症,比如叛逆、低自尊等心理問題。行為主義流派創始人華生的子女中,就有一人自殺死亡、一人自殺未遂。

1950 年代,二戰結束,物資不再貧乏,美國中產階級人群擴大,人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大家開始更多地關注社會公正、平等、人文關懷等價值。人本主義強調的無條件的愛和關懷的育兒理念順應了這個時代,代替了行為主義育兒成為社會主流。但是以孩子為中心,且缺乏約束的教育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被稱為「垮掉的一代」的美國嬉皮士。

反觀中國,80、90 年代出生的父母們,經歷了社會劇變並且參與其中。從幼年時經濟貧乏,社會強調服從、合群、不搞特殊的傳統理念,轉變為,成年後中國經濟繁榮、物質豐富甚至物質過剩,社會開始更多地關注公平平等以及對個性和人性的尊重。這一點和美國的 50、60 年代有些相似。

這樣,我們便可以理解為什麼人本主義的觀念——無條件的關愛、接納孩子、親密育兒等廣為人知,並且在中產階級家庭中尤其受歡迎。

然而,西方的歷史告訴我們,單純的人本主義培養出來的很可能是不負責任的嬉皮士。在中國,很多被「放養」長大的孩子進入學校以後也同樣適應不良。於是家長無奈之下,180 度大拐彎,走上了雞血、推娃的道路。

其實,我們大可不必重複西方失敗的道路,「放養」和「雞娃」之間也並不是一道單選題。

80、90 年代開始,科學家們總結了過去失敗和成功的經驗,找到了一條結合人本主義和行為主義的道路。

對孩子無條件的關愛(人本主義)和行為上的約束(行為主義)、不是一對矛盾,而是兩手都要抓。

圖是我自己畫的

舉個例子,我們家小胖子平時喜歡喝點湯,但是不喜歡吃湯裡面撈出來的菜(不要問我為什麼,我也不懂)。

如果我們按照上述理念,把「以孩子為中心」的愛與接納和「以家長為中心」的行為約束對立起來,就只有兩種選擇:

  • 聽孩子的,她不吃湯里的菜,就給做她喜歡吃的;
  • 聽家長的,叫你吃你就吃,不吃就不是好孩子。

但是,如果按照我建議的「左手人本主義、右手行為主義」的育兒方式,就會變成:媽媽知道你不喜歡吃湯裡面撈出來的菜,你可以不喜歡(人本主義的愛與接納),但是你需要把它吃掉,只有把菜全部吃完,才可以吃飯後水果(行為主義的約束和管教)。

對待小胖子不喜歡但是需要做的事,我就是這麼教育她的。

3 歲多的小胖子看到盤子里有不喜歡的蔬菜的時候,有時會安慰自己說「不喜歡沒關係,不喜歡的東西也可以吃掉」。看到需要穿的襪子不是自己喜歡的粉色的時候,有時會說「不喜歡沒關係,不喜歡的顏色也要穿的」。

可能會有人猜測,我的孩子是傳說中的「天使寶寶」。

其實正相反,她屬於性格「天生難管的兒童」系列中的焦慮型兒童,從小就表現出極其難以適應變化、情緒波動過大的特質,她最高的記錄是在 2 歲半多的時候,因為不滿意一個玩具的擺放位置,哭嚎了 6 個小時,中途沒有吃飯、喝水。

在那之後,連續哭嚎 2-3 個小時也是時有發生……

作為一個最為擅長治療心理疾病的臨床心理學家,之所以現在會更多地關注兒童教養和「難管的兒童」的心理干預,其實主要是因為小胖子天生的性格缺陷,導致我不得不更多地研究低幼兒童的心理發展。

小胖子現在三歲半多,已經是幼兒園同學家長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老師口中「well-rounded」的好學生,這背後隱藏了我長時間的心理干預,輔以社交情商力訓練。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左手人本主義、右手行為主義的這套兒童教養方式有效,但是,真正掌握和應用它有不少技術和操作難點。

如果你的孩子不幸地和小胖子一樣屬於「天生難管」的兒童(比如焦慮型兒童、抑鬱敏感型兒童、衝動型兒童),他們對家長教養方法的容錯率比較低,而且大眾化的教養知識往往不足以應對他們的性格屬性,需要更有針對性地教養技能。

左手人本主義、右手行為主義,是現代科學的標配。

根據我對臨床心理學和臨床神經心理學最新的科學探索的了解和預測,可以有效促使大腦器質性(大腦本身屬性)變化的心理學訓練手段(比如正念等心理練習)將成為下一個科學時代的標識。

有證據表明,長期的行為和心理訓練可以讓人腦產生新的神經通路,讓大腦情緒中樞的尺寸敏感度發生變化等等。而這種變化自然是年紀越小,越是可塑。

這也是為什麼我很著急在小胖子 3.5 歲、最晚 4 歲之前達成一些心理訓練的目標。我很擔心她無法跟上其他小朋友的正常發育節奏,無法在恰當的年齡範圍內塑造並且強化新建立的神經通路。

一篇公眾號文章自然無法說清,諸如兒童氣質類型劃分、針對性教養方案等複雜知識。

我在開發系統的線下和線上培訓課程,未來有消息和大家分享。

( ̄y▽, ̄)╭ 我是怎麼養娃的?參見老母親帶娃的經驗分享:

心理學家怎麼養孩子的??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TAG: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