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特級教師步根海《呼蘭河傳》教學示範:不同類型的小說要有不同的閱讀路徑
3月14日,「步根海閱讀教學實驗基地」本學期第一次教學研討活動在上海市莘庄中學舉行。該基地由原市教委研究室語文教研員、語文特級教師步根海老師領銜,步老師定期來校指導並進行公開課示範教學。
去年,莘庄初中的孩子們先後完成了《童年河》、《草房子》、《魯濱遜漂流記》與《青銅葵花》的整本書閱讀。在此基礎上,學校形成了一定的校本課程體系,並在步根海老師的指導下擬定了下半學年的閱讀書目。今天,步老師即帶領孩子們進行《呼蘭河傳》的整本書閱讀學習。
課堂再現
在上學期的教學研討中,步老師主要帶領莘庄初中的孩子們對《青銅葵花》進行了整本書閱讀的學習。本次教學中,步老師便由《青銅葵花》與《呼蘭河傳》兩本小說的異同作為切人點,開始了整堂課的教學。
對於這一問題,孩子們很快找出了內容上的相同點,即都是在講童年(少年)的故事。
之後,步老師提出了兩本書在「視角」上的相同點,孩子們對於這個詞還不夠熟悉,大多想到了人稱。老師則講到兩本書前面章節的環境描寫均是由敘述者介入的,比如《青銅葵花》的第一章、第二章,《呼蘭河傳》的第二章。
此外,兩本書在體裁上均屬於小說,通過虛構的人事物來表達主旨。講到這裡,步老師還帶領孩子們梳理出,小說與散文最大的不同點在於是否虛構——小說多多少少都有虛構的成分,而散文則基本是基於現實的。
那麼,兩本書又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首先便是兩本書主旨的不同,曹軒賓通過《青銅葵花》表達苦難,每個人、每個階段都會面對的苦難;而《呼蘭河傳》則更多的表現孤寂,由童年的孤寂貫穿到「我」整個人生的孤寂。
這份「孤寂」又是如何體現的?很快便有孩子回答道「是與快樂形成對比後體現出來的。」
「我」跟祖父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是快樂的,這與跟祖母、跟鄰居的相處則完全不同。祖母「對我管得非常嚴」,按照傳統固有的生活模式、思維模式來管教她,而祖父則教她讀書、帶她玩樂、給她自由,所以只有這時候她才感到放鬆。「大聲讀詩」就是極度的快樂、宣洩,將在其他地方受到的委屈宣洩出來。
她與周圍的人的關係也是若即若離、格格不入的,唯一值得同情的團圓媳婦,與「我」有著一定的相同之處——
團圓媳婦的生活也處處受限制、被壓制,很痛苦。團圓媳婦「毫無羞恥之感」、「吃飯一下吃三碗」,這些行為都不符合傳統,因此常常受到婆婆的折磨。對於幾千年來的傳統思想、行為規範,團圓媳婦是反叛的,而「我」對於這些傳統的態度也是反對的。在這一點上,兩個人是相似的。
但也不完全相同,團圓媳婦對於傳統的反叛是無意識的、不自覺的,而「我」則是自覺地反抗甚至抵抗。所以說,除了祖父,沒有人理解「我」。
再看環境描寫,講到環境,步老師強調,不只是建築構成的環境,更是人物生活的環境。環境是頹敗的、逼仄的、壓抑的,人只是因循著幾千年的生活規律、行為準則活著,跳大神、信天信命、將自己的命運寄托在虛無飄飄的神靈身上,愚昧、麻木、落後,與「我」想要追求的自由格格不入。這些都在突出「我」的孤寂。
除了內容上的不同,孩子們也可以聯繫茅盾先生為本書作的序言,發現在文體上兩者雖然都是小說卻也是有所區別的。
《青銅葵花》是具有一般小說的特點的,故事相對完整,情節跌宕,人物命運走向都有軌跡可循。
而反觀《呼蘭河傳》卻不是如此。一般的小說作品都有主人公的命運走向,我們在讀的過程中往往可以找到人物命運走向的軌跡、主人公與其他人物的種種關係,而這些在本書中就不明顯。聯繫作者蕭紅的生平,我們會發現這本小說有一點傳記(自傳)的性質;而語言特點上則更像散文。因此,步老師提示孩子們,如果要畫思維導圖,與讀《青銅葵花》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雖然這本小說「不像是一部嚴格意義的小說」,但究其根本還是小說,所以這裡「我」的確有作者的影子,卻不完全是作者本人。步老師對孩子們說,讀到這樣的作品,應該更深入地了解作者,尚有餘力的話就可以去讀一讀《回憶魯迅先生》,體會蕭紅的語言特點。
最後,步老師回到書名,拋出問題——「傳」一般是寫人的,而「呼蘭河」是一個地名,為什麼書名要叫做《呼蘭河傳》?
呼蘭河是她生活的地方,她把她生活的城市人格化,表達她對於這個城市的描述和感情寄託,而書的核心也是敘述這個城市的命運走向。
互動研討
1. 現在雖然有很多形式的讀書活動,但好像一直沒有哪一個能夠真正讓學生形成終身閱讀的習慣,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什麼數學明明比語文枯燥但孩子們卻更喜歡數學?就是因為有思維的訓練,語文也是要有思維訓練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初中每個年級的孩子整本書閱讀的關鍵在哪裡。六年級的關鍵是要解決讀小說的核心要素有哪些,學會怎麼讀小說。《呼蘭河傳》這種帶自傳性質的是一類,西方十九、二十世紀又不一樣,偏重於結構、情節。過去我們講小說的三要素,情節、人物、環境。現在,從西方的理論看,情節已經不作為專門的一個點,而是貫穿在人物、環境、主旨之中的。
七年級的孩子就不再僅僅停留在這些,更要讀出作者,並且讓孩子真正關注作品的語言。剛剛有老師提出擔心整本書閱讀會「喧賓奪主」,整本書閱讀要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不是孤立開來的,核心就是引導學生怎麼關注語言。這與課堂的語言分析有相似之處,不同之處是要整本書閱讀要讓學生產生語感,比如講修辭,不是講擬人、比喻這些概念,更要講這些修辭手法背後的思維,以此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個過程也不能枯燥,要讓學生通過語言真正地感受。八年級則要更多地側重在思維能力的強化。
今後的高中課文閱讀要有任務情境,不是一篇一篇的課文,而是一項一項的任務群。讓學生讀學術論文或科技類的文章,不是為了關注更多的知識,而是調動他們已有的積累,將之前已經形成的能力解構、重新建構、再系統化。十八個任務群,五十多個主題情境的設置,就是為了形成單元學習,一個單元就是一個任務群。所以初中通過整本書閱讀關注語言、提升思維也是為高中的語文學習做準備。因此,不只是活動形式的問題,而是要通過語言讓學生進入文本。讓學生感受語文本身趣味的同時感受語言的魅力,進而達到思維能力的提升。
我們教師也要引進一點先進的閱讀路徑,不能一講小說就是我們說的三要素,知道了一般的閱讀方法,享受到其中的樂趣,學生會自發地閱讀,這就是能讓學生終身受益的地方。
2. 現實時間上和空間上有諸多限制,章節的切分和整本書的分析中怎樣提高效率?以怎樣的章節去做切入點?
就整本書閱讀而言,要既有整體感,又對具體有所感受。章節的切分是一類小說的閱讀路徑,但並不是所有的都是這樣。現在的教學時間不夠,教師可以分解。以《呼蘭河傳》為例,整本書的環境描寫是這本小說的特點,所以閱讀的核心是解決環境描寫與表達主旨之間的關係,魯迅先生的很多書也有這個特點。另外,《呼蘭河傳》的敘述視角也是一個特點,通過成人的視角轉到兒童的視角,把少年的「我」、成人的「我」和今天的「我」有機結合在一起,這也可以作為一個形成路徑的切入點。
推薦閱讀: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