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我為中心?
感覺自己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友情和愛情中那種控制感對我十分重要,會感動的憐憫的事情背後總能看到自己相似的影子,可怕的是自己討厭的人身上,也有我的樣子。想聽聽心理學方面有所涉及的同學說說「以自我為中心」,以及,我還有救嗎?自私與以自我為中心有不同嗎?
你是缺乏安全感。
找一個愛自己的人,溫暖你。
同時自己多看點書,學習自愛。
那些自私啊自我中心啊那些,並不是自愛。
可以看些書:《擁抱你的內在小孩》、《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更多心理學知識,可以關注我哦。
「自私」、「以自我為中心」都沒有錯,每個人都是「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的,
關鍵看我們的「自私」、「以自我為中心」是否高明,有多少智慧,多大格局,取得的實際自利的效果如何,
「自私」、「自我為中心」是個體的本能,自愛的需要。打個比方,假如我以你為中心,我知道你吃飽了,那我即使自身感覺沒吃飽,但也得認為我吃飽了,那我就會餓死;或者因為你沒吃飽,但也得認為我也沒吃飽,就會撐死。假如我以自己為中心,我知道我沒吃飽,即使你吃飽了,我還會再吃,不會餓死自己,同時對於你,我可能會納悶我沒飽,你怎麼就飽了,頂多覺得你沒飽,勸你再吃點,覺得你沒餓,勸你少吃一點,並不能主宰你的行為,傷害不了你。所以,你要說一個人不「自我中心」,反而是不健康的。
一個不懂得自愛的人,也沒有辦法愛他人,一個不愛他人的人,自愛的水平也好不到哪裡。真正懂得利己的人,也懂得利己和利他之間的雙生關係,所謂「聖人無私而故能成其私」,最無私的人其實最懂得自私。
和諧的關係一定是互利共贏的,從你的自私、自我中心開始,走向愛己及人、自利利他。你只是需要繼續成長,而不是把自己的起點否定了。
感動的、憐憫的、乃至厭惡的人事物,都有你自己的影子,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因為一切觀察都是透過自己的認知系統形成的。就好像你是一個有色眼鏡,對任何事物的觀察都會有自己的主觀色彩。我們像一面鏡子,可以認識來到我們生命中的人事物;反過來,所有人事物也是我們的鏡子,我們可以通過認識它們,反觀自己。
假如是一隻小鳥、一條魚、一隻蚯蚓呢,每個生命看到的這個世界都不一樣,都帶著自己的影子。
其實一個人想要什麼並不一定能得到什麼。你想要自己與別人與眾不同,那就做一些別人沒想過的好事。但其實大家都需要活著,想著用什麼方式活著對我們很重要。我們可以在別人身上找自己的影子,那也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別人的影子。總之,一切皆要交流。
謝邀!
自私以及以自我為中心都是人本性中的一部分,只是有的人多有的人少。其實在我看來,自私也好,以自我為中心也好,對面誰接著你呢?如果你能看懂這一步,比你討論是不是自私更有益處。
還有就是利他行為真是不利己么?不對吧!我覺得你的思維還是有點局限性。格局不夠大的人,看得不夠遠的人,可能身上體現出來的自私比較強。
還有就是一貫性自私還是特定環境下自私自利。這也是不同的。你不自私,我要十元你怎麼不給呢?戰爭年代,有一元捐一元。大家看上去都大公無私。其實更大背景是若戰敗命都沒了!
頂多我倆連十元交情都沒有唄。。。
弗洛伊德把我分為本我自我與超我,所謂自我就是現實原則,你的行為是根據現實而出,這是自我。而你說的自私可能是一種控制欲,可能因為曾經的失去而讓你不想失去。每個人都有自我,而自私希望你能放下戒備,去相信別人,改變這一點。
有種說法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幸福感很強
相比你關注以自我為中心,不如去把問題轉換成,為什麼我那麼有控制欲?從這個問題出手,可能解決的更快一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