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不要拿「奮鬥」裹挾我
「京東永遠不會強制員工995或者996,但是每一個京東人都必須具備拼搏精神!」,「任何公司不應該,也不能強制員工996;阿里巴巴從來也都提倡,認真生活,快樂工作!但是年輕人自己要明白,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看到這些言論,我的反應就是跳出兩個字:「嘴臉「!
自已奮鬥拼搏,那當然令人稱道的;要別人奮鬥拼搏,那似乎就有一點點雞湯和雞血了;嘴上談著幸福、快樂、自由,一邊提倡別人奮鬥拼搏,實際暗示大家要996,那就是「嘴臉」!
為什麼要偷換概念,拼搏奮鬥就得是996?為什麼是這個邏輯,越996越幸福?
我們的價值標準太單一了——如果凡事只能以金錢與事業衡量,如果傳遞的價值觀讓人覺得,物質在保障「幸福感」的重要性如此之大,那我們永遠禁錮在996的怪圈,一邊自嘲「工作996,生病ICU」,一邊發泄式地討論,一邊卻為進入這些光鮮企業的暗爽。
對這那些炫耀式吐槽的的人,自嘲一時爽,一直自嘲一直爽。但那些真心不想996的人呢?他們沒那麼強的事業心,願意少拿點錢,陪陪家人,煅煉身體,有點閑暇,卻被直接貼上「不奮鬥」、「不拼搏」的標籤,在當下的價值體系里,並沒有給他們留下自由。
所以我們的努力只能一個方向。讓孩子要上最好的學校,不管是買最貴的學區房,還是上最好的私立學校,至少這個家長就是「努力而負責」的;在國慶長假,帶上家人父母在歐美走一趟,找個最美的沙灘躺幾天,那就是「努力且顧家」的。
他們是被認可的,可以發朋友圈。但還有別的方式,我朋友里有一位律師,很少曬工作到幾點、參加什麼會議的合照——可能也確實沒有,他的時間都花在陪他的孩子了,他鼓勵孩子熱心公益的方式,是和孩子一起去博物館,給讀書會當志願者,給培養孩子對自然的熱愛,是假期旅行到山裡湖邊徒步,親手去找自然課上的蝌蚪、昆蟲,他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是和孩子一起看書,是一起去尋找孩子那些「無厘頭」問題的答案。還有另一位朋友,她一直在旅行,工作幾個月,只要攢下一點錢,就旅行幾個月,她是個真正的「無國界、無偏見」者,走過的路,用心感受過的風土人情,都沉澱為身上的一部分,讓她對富貴貧窮,都有一種洞察人心的敏銳,一種細膩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