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情緒驅動力:先幹起來,你就超越了99%的人
01
你別不信,我能一眼看透一個成年人未來是否能成功。
無論這個人是我的領導、我的同事、還是我的學生。
方法其實很簡單,不需要什麼強大的心理洞察力。
就看面對一件事時,他能不能先幹起來!
我發現一件事。
能幹起來的人,他會遇到失敗,但總有件事能讓他走向成功。
干不起來的人,永遠都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但這也不影響他永遠有借口證明,這不是他的責任。
我的心理課有一個作業,我親自做過統計,完成這個作業的同學,事業普遍比同等條件下的同學要成功。
並不是我這個作業很神奇,而是能完成他的人,都是能動起來的勇士。
這個作業就是,10人一組,拍一個心理微電影,5分鐘。
其實,這個作業並不考創造力,而是考執行力。
想到電影,所有同學一定會聯想起。
黃渤和沈騰等教科書一般的演技。
「流浪地球」般細節嚴謹的特效。
《都挺好》里對現實生活矛盾精準把握的劇情。
同學們大腦里出現的聲音一定是,「拍個電影,動不動就要燒掉幾個億,我們能行嗎?」
但在我嚴厲的聲音和掛科的威脅下。
絕大多數同學都完成了任務,他們驚訝地發現。
只要找點網上的劇本,同學們逗比似的演繹一下,再用手機拍一下。
一個場景是熟悉的校園,熟悉的人的另類接地氣搞笑影片就誕生了。
微電影在課堂上播放時,同學們哄堂大笑並集體掌聲。
這時,我告訴完成作業的同學:
「其實,你是行的,只不過常年累月的打壓式教育,讓你永遠都很難邁出改變命運的那一步!」
遺憾地是,這個教育方法近年來徹底失效了。
雖然,現在抖音小視頻已經被絕大多數學生所熟知。
這個任務也許看起來也沒那麼困難了。
但大多數同學依舊選擇放棄。
他們甚至連理由都懶得編。
「老師,我們沒時間/創意/設備,因此我們不拍了!」
「老師,小組有人不來,我們拍不了!」
如果我要強制或者嚴厲一點。
那他們立即就去舉報我了,即便教務處支持我的做法。
但這種事,總是會被某些人用做攻擊我的理由。
後來在同事的密集圍攻下,我放棄了這項作業。
我告訴同學:「你們要明白,這是你們放棄了挑戰。」
堂下鴉雀無聲,我很清楚的知道,在意我話的人不多。
但我依舊不願意放棄希望,2019年了,我還在給學生放著2013年學生拍出來的作品。
雖然,我真的不知道。
為什麼分數線在漲,學生進步的發動機卻很難打著火!
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不是閑著,休息對任何人來說是都是必要的。
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是,他本來可以進取時,卻故作謙卑。
他側身於污泥之中,雖不甘心,卻永遠不肯踏出關鍵那步。
李敖說過:人寧願用一萬個理由證明自己不是個懦夫,卻不願用一個理由證明自己是個勇士。
在命運的關鍵時刻,其實很多人是有機會翻盤的。
結果他卻把最寶貴的時間用漫長的糾結和焦慮中,任憑時光流逝。
半年前,我和一位老師計劃拍講課的視頻。
當天,我們暢談了一下午,把課程的思路都基本想好。
一個月後我的視頻上了。
他說他等等,他的視頻需要高端剪輯。
三個月後,我粉絲十萬了。
他說他馬上就上了,最近學校的事情忙,他很累。
半年後,我的粉絲已經一百萬了,點贊都超千萬了。
他說:周老師,算了吧,我覺得大學老師在抖音上講課很不體面。我都發現視頻底下,有很多人批評你,你要注意啊!小心使得萬年船,
我不會再問他這事了。
我可以肯定,她絕對不會翻船,因為她小心到從來不會開船。
我借著朋友圈告訴她:
生命最大的累在於,明明是一具行屍走肉,卻還要拚命證明給別人看,自己還活著。
如果你問我,什麼樣算真正活著。
我明確地告訴你,人活著的依據是新陳代謝。
只要你在追求一件事,永遠願意學習、改變、替換時,你就永遠都活著。
真正厲害的人,不需要問自己「會不會」,只需要問自己「想不想」。
這個世界上有一句毒雞湯很要命。
「我要麼就不做,我要做就做到最好。」
遺憾地是,說這句話的人,很難做到最好。
因為「做到最好」的背後,是無數次「做的很差勁」。
一個連「做的很差勁」都沒有的人,是不可能「做到最好」的。
99%的情況下,你「做的很差勁」是一定比「不做」要有收穫的。
「不做」的背後,是寶貴時間的流逝和反覆糾結的自我精神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