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十年,或是北方人口持續、加速向南流動的十年

原文鏈接:未來的十年,或是北方人口持續、加速向南流動的十年

山川網:2019年,會是中國經濟非常艱難的一年。這種艱難的程度,對於很多90後朋友而言,應該是大家成年後所遇到的經濟形勢最艱難的一年(2008年時,絕大多數90後都尚未成年,更就談不到職場和工作)。

中國經濟的新三駕馬車,房地產、互聯網、金融,繼續延續從2018年全面開始的頹勢,大概率上在2019年還不會出現大反彈的情況。

大量的創業公司會熬不過這個寒冬,規模大些的公司會選擇裁員、降薪來控制人力成本。這一年的「金三銀四」傳統招聘旺季,招聘崗位總數樂觀預計會比去年減少一半,悲觀預計可能會減少接近三分之二。

去年你可能隨便上網刷新下簡歷就能收到很多公司人事的主動詢問,今年迎接你的則可能是投了幾十份、近百份簡歷後,被企業查閱的次數卻屈指可數,面試機會就更不容樂觀。初入職場的新人朋友因為年齡優勢或許不必過度擔憂,但職場老兵們的壓力會成倍增加。

要看到趨勢,更要加入趨勢

通過搜集網路公開數據對比發現,2018年人口增加最快的10個城市分別是深圳(49.83萬)、廣州(40.6萬)、西安(38.7萬)、杭州(33.8萬)、成都(28.53萬)、重慶(26.63萬)、鄭州(25.5萬)、佛山(24.9萬)、長沙(23.66萬)和寧波(19.7萬)。

2018年,人口增量超20萬的城市有9個(見上文),人口增量超30萬的城市有4個,分別是深圳、廣州、西安、杭州。總體上看,我國人口流動呈現由北向南流動的態勢十分明顯。

從增量來看,去年常住人口增長最多的10個城市中,除了西安和鄭州,其餘城市全部在南方。

由於不同城市間的既有人口體量差別較大,所以我們在年度人口增量之外,還應關注重點城市的人口增幅情況。就目前能夠從網路上看到的公開數據顯示——

南方主要城市的年度人口增幅數據分別為:深圳4%,杭州3.6%,佛山3.3%,長沙3%,廣州2.8%,寧波2.5%,廈門2.5%,成都1.8%,武漢1.7%,合肥1.5%,南京1.2%,福州1.0%,重慶0.9%,東莞0.6%,蘇州0.4%,無錫0.3%,上海0.2%。

北方主要城市的年度人口增幅數據分別為:西安4%,鄭州2.6%,青島1.1%,太原0.9%,石家莊0.7%,呼和浩特0.3%,天津0.2%,北京-0.8%。

綜合來看,南方城市的人口增幅明顯領先於北方城市。許多南方經濟強市除了對本省、周邊省份人口具有明顯吸引力外,對廣大北方地區人口吸引力也在不斷加強。相比之下,北方除北京之外,真正能夠對南方地區人口形成明顯吸引力的城市還幾乎沒有。哪怕是2018年人口增量比較突出的西安和鄭州,更多也僅僅是吸引本省及周邊北方省份人口流入。

大家要清楚看到這些區域經濟中心城市對人口的強大吸引力,並且不要簡單地「作壁上觀」。如果一個趨勢已經真正形成,那麼確保自身不被淘汰的最重要行動,就是要跟緊趨勢。

沒有絕對安全,但是有相對安全

普通人與非普通人的最大區別,就在於獲取收入的方式是否為資源型。只要是在和平年代,資源型人群就會長期處於極難逆轉的更高階層,只要他不主動「作死」就幾乎不會降階。

一直都有朋友問,我各方面條件都非常普通,準確說是非常糟糕。我在老家這邊雖然生活也很艱難,但是目前好歹還有一口飯吃,而且父母、親人、老婆、孩子都在這邊。如何能保證,我離開到一個更發達的城市,日子就能過得更好呢?

答案顯然易見是無法保證。因為如果是能夠保證的話,目前中國廣大的農村、鄉鎮和小城市,早就該空無一人了。生而為人,不斷追求的所謂安全感,顯然不是個絕對概念,而是個相對概念。

作為普通人,你的生存方式大致上就是上網投簡歷找份工作,憑藉打卡工資養家糊口。那麼對於這些人而言,最大的潛在危險是什麼,顯然就是失業。什麼會帶來失業,經濟危機。中國有可能會爆發經濟危機嗎?當然,任何國家都有可能會爆發經濟危機,這是經濟本身的客觀規律決定的,不以任何制度、政策、人力而改變。

層層推理之後,一個道理顯而易見地擺在我們面前:當未來某一天經濟危機真正來臨的時候,作為全靠上班工資謀生的普通人,如何能夠讓自己相對更安全一些呢?

答案是選擇人口更多的地方,而且是越多越好。我們不談經濟學上所謂的規模效應,只簡單想明白一個問題:人只要活著,就必然會進行消耗,衣食住行等最底層需求無法或缺。那麼人口只要足夠多,對應的市場需求也就足夠大,即使是經濟到了非常艱難的時候,你能夠找到工作活下去的概率都會更大一些。

所以把人生的時間軸放的更長一些後,你真正需要考慮的最重要問題並不是哪裡一定能夠買到房子,而是哪裡能夠保證你未來整個人生階段,都能找到工作,獲得一份養家糊口的收入。

因為當一個地方人口越來越少,工作機會也越來越少後,你所能夠認為的帶給你「安全感」的東西,諸如房子、土地之類,就會變得毫無價值。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曾介紹過「衰退型城市」的概念,即在官方首次界定的中國262個「資源型城市」中,已經有67個城市由於自然資源趨於枯竭,經濟發展滯後、民生問題突出、生態環境壓力大,被列為衰退型城市。

我覺得能夠被明確標註為「衰退型城市」的地區並非壞事,因為這樣一來當地居民就可以對向外遷徙這件事毫無心理壓力,甚至會加速主動離開。但是,那些既非資源型城市,同時又在明顯衰退的城市,卻因為種種原因並沒有被標註,這對於生活在這些城市的居民來說,才是最大的隱患。

要對經濟危機這件事情本身,做好十足的準備,不要在危機真正來臨時毫無還手之力,出現家庭與個人經濟的明顯危機。

力所能及向南遷徙,是給大家最大的建議

這裡想要特別提醒大家一句的是,下文中會出現的某些建議,只針對家境普通、能力普通、資源普通,又身在體制外的朋友參考。如不在此列,可一笑而過。

一些朋友或許會感到疑惑,曾經的中國東西部發展巨大的差距,近些年伴隨著西部大開發政策的不斷推進,西部的崛起速度不是清晰可見嗎?為什麼當南北差異開始不斷升級時,我們會傾向於認為「難以逆轉」呢?

首先,西部地區的確在迅速發展,但是東西部之間的差距依舊巨大,且未來較長時間內依舊會保持較大的差距。西部大開發的根本目的在於解決貧困,力爭小康,而並非趕超東部地區,這是十分清楚的定位。

其次,近些年媒體經常提到的西部崛起,事實上其中八九成代指的都是西南地區。首當其衝的是成渝都市圈,其次是新星城市貴陽和昆明,經濟增速有據可查。而整個西北地區,目前除西安之外,廣大的西北地區經濟困境大家有目共睹。而按照西安的地理位置,事實上其遠不夠「西北」二字,只是中部地區向真正的西北地區(陝甘寧新)的過渡帶。

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儘可能向南遷徙生活。這裡的「南」,未必要到東南、中南、西南、華南腹地深處,但起碼要是長江沿線。

如果真的有非常大的南向遷徙抗力,必須要留在北方的話。那麼也最起碼選擇生活工作在天津、青島、濟南、鄭州、西安這樣的城市裡(北京我們不用再提了)。我知道以上這些選項數量的確太少,但是這已經是最大程度放大樣本區間,大概率上未來十年不會出現滑坡式經濟衰退的北方城市。

同時,如果你已經為人父母,建議要經常帶孩子到南方地區旅行、參觀和學習。這個頻率,建議至少是一年一次。也就是說,即使孩子是在北方長大,也至少讓他清楚知道南方地區的經濟、文化和發展情況。這樣伴隨著孩子的日漸長大,在他們的人生重要選擇時,他們起碼可以做到心中有數。

未來的十年,或是北方人口持續、加速向南流動的十年。大家要密切關注這個趨勢,不要讓個人與家庭的發展小方向,與社會的整體發展大方向出現明顯背離。

2018全年:省份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華東篇 丨 華中篇 丨 華北篇 丨 西南篇 丨 廣東篇 丨 江蘇篇 丨 浙江篇 丨 山東篇 丨 河南篇 丨 四川篇 丨 湖北篇 丨 湖南篇 丨 河北篇 丨 福建篇 丨 安徽篇 丨 遼寧篇 丨 陝西篇 丨 江西篇 丨 雲南篇 丨 內蒙篇 丨 山西篇 丨 貴州篇 丨 新疆篇 丨 甘肅篇 丨 海南篇 丨 寧夏篇 丨 西藏篇

2018上半年:部分城市GDP 丨 27省GDP 丨 15省GDP 丨 東中西東北四版塊 丨 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 丨 社消增速大數據 丨 國民消費大數據 丨 IPO數據 丨 土地成交數據

新一線城市圈:濟南都市圈 丨 青島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瀋陽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鄭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漢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地鐵集中漲價 丨 中國近一半人口 丨 鹽城 丨 石家莊 丨 最富1000人榜 丨 中國城區人口20強 丨 金融中心 丨 東北三省 丨 理想生活 丨 返鄉置業 丨 空氣質量排行榜 丨 2018年快遞業務量 丨 2018年GDP數據 丨 廣州軌道交通 丨 吞併萊蕪 丨 中國超級樓盤 丨 宜居指數 丨 經營成本最高30城 丨 最佳商業城市榜

人文:離結比 丨 城市選擇 丨 動漫中的重慶 丨 水滸故里菏澤 丨 日本窮忙族 丨 蒼穹之下 丨 封狼居胥 丨 晉冀魯豫 丨 擇城法則 丨 八次北人南遷 丨 東北企業家 丨 又沒有山西 丨 這幾班公交車 丨 城市書店數量 丨 文創第三城 丨 中國景區門票


推薦閱讀:

TAG:人口 | 南方 | 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