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也分類型,正確調理緩解疼痛
中醫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氣血不通是痛經的罪魁禍首。女性在經期及月經前後,由於氣血變化較大,這時如果情緒起伏、起居不慎或外邪乘虛而入,都容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寒凝經脈,子宮經血流通受阻,從而引起痛經、月經紊亂、小腹墜脹甚至排出黑色血塊。所以中醫治療痛經時也是從「通」的角度入手,調理氣血,暢通瘀阻,以達到「通則不痛」的目的。
痛經一般分為以下三大類證型。
一、寒濕凝滯型痛經
多由於月經前後、經期或產後感受寒邪而致。表現為月經前或經期下腹墜痛,遇冷加重,遇熱減輕,按壓局部會感覺疼痛加重,月經血色發暗而有血塊。這類痛經者平時應注意保暖,隨氣候變化加減衣物,避免受涼、淋雨,少吃生冷、冰凍食物。
二、氣滯血瘀型痛經
由於情志不暢,經常生氣又得不到釋放,引起肝氣內結,氣機下沉與小腹,一段時間後造成血瘀、疼痛的癥狀。表現為有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加重,月經前心煩、胸悶,為小事而大發脾氣,伴有乳房及胸肋部脹痛。 建議保持心情愉快,放下名利,萬事平等對待。
三、氣血兩虛型痛經
多見於多次流產、體虛久病、營養不良者及青少年女性。表現為月經期及月經後小腹、下腹隱隱作痛,遇熱及按壓後減輕,活動時加重,嚴重者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還伴有頭暈心悸、腰酸腿軟、失眠等表現。
調理痛經法一:日常起居生活術
用中藥泡腳也是一種很常用的緩解痛經的方法,中藥泡腳時藥物透過皮膚吸收而起到止痛作用。常用的止痛泡腳處方是,小茴香10克、益智仁10克、丁香10克、烏葯20克、當歸15克、生白芍20克、益母草 30克、川牛膝20克、紅花9克,一併入鍋煮湯在臨睡前泡腳30分鐘左右。
調理痛經法二:飲食調理術
經常痛經的女性要注意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為佳,經常食用具有理氣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者,可以常吃補氣、補血、補肝腎的食物。同時,一些屬性偏涼的食物,如茄子、絲瓜、黃瓜、冬瓜、蟹、田螺、海帶、竹筍、橘子、梨、柚子、西瓜等,也都應該避免在經期內食用,以免造成血流不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