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5G的應用與進展—信通院副總工程師交流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受邀來給大家講講對5G的看法。我們業界還有一句話4G改變生活,但是5G是要改變社會的,誰來改變社會,當然不是靠運營商,是靠所有的各界,社會的力量,各個行業一起做5G,才會改變社會。

今天想讓我講講正式商用前的準備工作,和建設應用計劃和應用場景,國內現在搞了應用大賽,如果各位去現場的話,可以看到垂直行業跟5G的結合還是挺深的,特別像能源、交通這些領域,我們的探索不僅有自己的標準,而且有非常多的廠商在裡面做了很多工作。

把對全新基礎設施的方向的總結是全、高、廣、智。全覆蓋、高速率、廣普及、智能化。全覆蓋從地域的廣度和人口的廣度,廣普及。高速率,現在光纖大部分城市是200到300M,5年之內或者3年之內會到1G起步,城市地區的主流速率。移動寬頻隨著2020年的全面商用,應該也是1G起步,那個時候會支持更多更好的業務應用。智能化本身跟四個更,更快速率、更高容量,更大的運算速度等等所有這些都不過是為了使人類交易活動、管理活動更有效率。

還有一個總結的話,大家看通信產業,最重要的變化,四大轉變,總結為服務對象由人到物的轉變,這個正在發生。NB-IoT只是一個起點,目前中國在網的物聯網卡最多,但是很遺憾的說對運營商對廠商價值都不是很高。就是因為目前運營商包括終端商,整個產業鏈並沒有找到物聯網真正的價值,不在於連接價值,而在於數據價值。數據是要跟流程結合的,這是最大的問題,今天為什麼服務業結合的比較好,比如交通出行、金融投資、旅遊等等,這些行業是數據價值充分釋放的行業,而我們的第一第二產是沒有完全釋放的。所以轉變效果克服的困難是很多的。

第二個轉變是從雲到數據的轉變。根據工信部統計,去年年底每個月的用戶的使用數據量從3G大概是280M,到現在2.8G,增長了10倍。高速率的數據業務,比如超超高清視頻,到北京冬奧會,會看到3D、超超清和AR、VR的直播。

固定到移動的轉變,人所處的場景85%是在一個並沒有連續高速移動的場景,我們在家、在辦公室時間最長,而在高速移動的交通工具的時間很短,因此固定比移動重要。今天的燈光叫可見光,未來的光WIFI也可以做近場的高速傳輸,這些技術面臨突破點。所以很多新的無線技術在崛起。

語音到數據,還有從窄帶到寬頻,寬頻的能力,在更短的時間處理更多的數據量,計算模式從端轉到雲。剛才蒯總的關於創新周期的總結很有意義,其實農業社會我們經常以用水量代表人們的活動,工業社會以用電量表示,信息社會用雲量來計算。這三種量代表了三種經濟形態。

2G我們是跟隨的一代,3G是突破的一代,因為我們有TD,4G是主流的一代,5G就是引領的一代。引領有三層內涵,第一我們毫無疑問的將佔據全球5G市場一大半的市場份額。4G全面商用只用了3年時間,建設了全球三分之二的基站總量。

第二條高起點全功能建網,指的是中國一旦啟動5G,三大場景同時上,人人互聯和萬物互聯同時上,根據美國、日本、韓國的規劃,他們明年上半年全面商用,他們做的按我們的角度觀察是偽5G,不是真正的5G,他們只做增強移動寬頻,我們要做的是增強移動寬頻+海量機器聯網+超高可靠低時延,我們是高起點全功能。

第三條內涵我們將主導5G的產業鏈。中國國內的廠商將遍布5G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從上游的晶元到中游的建設、測試、運營,到下游的終端和行業運用。在中國會找到完整的產業生態。如果說4G是全球市場看中國,中國市場看移動的話。5G的話基本上全球市場是按照中國的節奏和中國的布局,這是引領兩個字真正的含義,你們可以驗證一下,我講的話未來是不是正確,是不是朝這個方向走的。

微觀來講產業的迭代也在加速。整個4G回顧不多說,最大的變化,今天提速降費是常態,用雲量的基本前提是連接不再成為經濟障礙,也就是說今天的雙無限套餐是基本的經濟前提存在的,不再考慮連接成本,這樣的情況,使得中國所有行業的競爭力會成為基本的要素,數據資源是基本的要素,5G技術成為通用技術,所有行業都需要它,因此數據的連接成本應該最低。運營商面臨特別大的挑戰,它在國民經濟的地位已經變了,它不能有很高的門檻,這是基本的判斷。

4G用戶的培育周期,我們從易用走到常用的階段,移動寬頻的引領,不僅在個人客戶市場,我們說其實在行業垂直應用市場,目前已經初步展現了一些力量,但是整個的產業規模也就是百億量級,連接的價值還是比較多的。數據價值還沒有真正的呈現,數據和內容的價值更多的在消費形態的互聯網。

其實發展5G主要是因為4G人口增長的紅利逐漸消失,不再從人與人的連接尋找增長空間,而是要從人與物、物與物連接之間尋找增長空間。而且5G的運營成本也要得到控制,怎麼去建網,怎麼去做資本開支,這是投資者們最關心的問題,到底有哪些主體來投資,怎麼建,分幾年大家能基本做到,這個是大家很關心的問題,我們也做一些沙盤推演,所以我們也有一些判斷。

整個5G的內涵不用講,還有別的同事來講,記住1、3、8就行了,一個中心,人人物聯走向萬物互聯,3是三大應用場景,8項指標,新增加了4項指標都是針對物聯網場景,包括功耗的要求。物體的聯網,比如你們家的智能水表,或者智能電錶,最簡單的功能價值沒有挖掘出來,你要知道共享單車,或者你們家的水表,本身特點是什麼?是低功耗,電池一般來講用三年以上沒有問題的,或者一次性拋棄,下次換基本上連晶元帶電池本身一體化,單片成本很低,低功耗、常連接、小數據是最大的特點。

另外對連接的密度有很大的要求,比如智能家居的場景,我們說未來語音會成為基本的入口,比如你說開門,空調降溫等等,你說一句話,傢具設備會幾秒鐘做出反應。科技以人為本怎麼來的,未來科技的個性的方向是萬物適應人的需求而不是人適應萬物的變化。

這是今天看到的所謂的AI賦能萬物,AI代表的算力,算力等於數據×演算法,中美貿易紛爭有一個大焦點是在ICT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特別是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最集中在什麼地方?當然是大數據和AI領域,我們最近兩年中國發展很快,無論從資本的投入量,還是論文發表數量,還是初創型的公司,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在快速的追趕美國,所以美國對中國在AI領域的迎頭趕上的態勢也是非常擔憂的。

當然這個東西,我們說算力等於數據×演算法,我去年11月份在突尼西亞那邊開會,牛津大學博士對比了一下美國和中國為什麼成為全世界AI最活躍的國家,中國有一個場景是世界上所有其它國家比不了的,就是中國的海量數據來源開放,而且中國政府是掌握數據量最多的政府。當然老外有點誇張,說政府警察拿著攜帶型的執法終端,每個人從旁邊路過都知道你的所有的信息。每個公民的數據隱私背後隱藏的信息是不是未來嚴格受到訪問和共享的限制,也代表政府的管控的能力的問題。當然中國老百姓在社交網路上也泄露了很多的個人隱私,這些東西都是被商家利用,比如微信上得的廣告一定是不相同的,女士們是香水廣告男士們是汽車廣告,其實跟你討論的話題有關係。你有不同的行為足跡,營銷手段的精確化、個性化,這僅僅是開始。

5G目前的準備來看,標準即將凍結,中國最合理的推論是中國的牌照應該在明年下半年,最遲後年年初。這邊要注意兩個點:一個是啟動商用,一個是規模商用,啟動商用是政府發牌照的時間,規模商用是運營商向公眾放號的時間,這兩個時間一般間隔8到12個月。如果要縮短時間,就是做預商用。所以我們今年從下半年開始三大運營商按照相關部委的要求,已經開始在試點城市做5G的外場基站的建設,做預商用示範,要求每一個城市要做到三項5G特色應用,我看那些城市大部分都會做物聯網,會做智慧的城管系統,包括做路燈、停車場,像上海就有。為什麼要讓人找停車位,為什麼不讓停車位找人呢?原來的數據運算能力做不到,現在可以做到,這是未來的智慧城市。各位看未來的城市長什麼樣,就看幾年之後雄安會建成什麼樣。未來有兩個最大的特色,第一個是整個城市的核心形態跟我們現在中國好多城區的高檔小區,人車完全分流的,人步行是遇不到一輛車,是高度安全的,出行是綠色的,是人車完全分流。居住是隨心所欲可以換的,因為不賣房,不轉讓商品房的所有權,只租,這個概念是只用只租不賣,這個城市就有活力了,充分流動了,靠精準匹配,這就是智慧新城的概念。

各位可以想到的是應用場景一直在,只是我們過去做不到,我們今天能夠做到了因此有超級的連接器,還有特別快的網路速度和運算速度,還有大量的數據分享,通過數據量和演算法產生AI賦能於萬物。

大家區分一下規模商用和啟動商用這個時間,作為投資者不用問我你確定到底是哪個月?11月、12月?沒有本質區別,有本質區別的是中國的預商做多大規模。我們啟動商用之前,預商做多大規模,就十個城市還是三五十個城市。大家知道4G商用之前,中國移動做的TD-LTE的預商用做的規模很大,所以到後來正式規模商用,時間不到8個月。2013年12月發的牌照,2014年中就開始發號了,大家還記不記得,5.17就開始大規模的發號了,地級城市就全部開始了,這裡邊有一個基礎設施先行的問題,但是最大的問題是垂直行業沒有啟動,垂直行業有非常強大需求,交通、電力、能源我們的工業領域有非常大的需求,這些產業大量的都是屬於數萬億級的產業要改造。5G成為一個加速器。

我們中頻為主,中國的廠商在6GHz以內比較有優勢,國際在高頻優勢更大。中低頻特別是對網路建設是非常好的,像上海高樓林立的地方,你用高頻覆蓋,不僅建設成本高,需要的量大,效果還不好。所以我們對中低頻的方面,要求頻譜配置方面要跟得上。

5G萬物互聯,所帶來的海量的業務量的增長,我們說在移動網上業務量會增長數萬倍,而且連接的設備量會超過千億量級,當然我們說移動物聯網會不會在5G上有非常大的發展,不僅僅取決於聯網的卡的數量,還取決於商業模式的變化。商業模式的變化就是做開放平台,舉一兩個例子,未來去做行業垂直應用,模式大概由運營商的公網和行業垂直系統的專網結合,專網負責這個行業的,比如能源行業、交通行業,負責這個行業的數據系統的建設,核心的業務數據,怎麼跟公網結合,公網是解決廣泛連接問題。

結合工業互聯網來說,我們工業互聯網的整體架構已經設計出來,而且得到主要工業強國的認可,他們覺得我們的比較科學,包括德國4.0,美國的製造業復興,對標的是中國製造2025。我們中國製造2025有一個很大的抓手就是工業互聯網,我們總結了20個字,一分鐘的時間解讀,這個邏輯要做到很不容易。工廠內部所有的設備相互之間是聯網的,而且自動分享數據,不需要人的干預,就叫無人工廠,我們叫智能化生產,工廠與工廠之間叫網路化協同。然後個性化定製,以前這麼說,不一定做得到,如果做到就很牛了,如果全社會大規模個性化定製,可能會消滅一個行業,就是商貿行業,就是批發零售環節完全沒有了,工廠產品一線到你們家了,因為冰箱生產之前就知道送到誰家裡,不需要庫存,也不需要批發零售環節。當然這是理想狀態,肯定要朝這個方向轉變。

未來所有的工業產品本身只是一個物理功能的實現,真正的價值是雲中心傳輸的數據服務的價值,比如冰箱不只是保鮮的功能,空調也是一樣,安裝在你們家就是後台的雲中心,不斷的遠程更新參數。所有這一切都需要超級的高速的寬頻網路和連接器,還有數據的充分流動和共享,所以未來的安全問題極端重要。當上海跑的全是無人車的時候,汽車的屬性就變了第一屬性是交通運輸工具,第二屬性是個人私密移動生活空間,當我們解決了一個所謂的人去操控機器移動的時候,就解放了人的體力和腦力,所以第二屬性就出來了,叫個人私密移動生活空間,未來汽車廠家車就賣不了掉,就不能賣給個人了,賣給平台服務公司,有一個概念汽車即服務,上海是汽車製造業的重地,未來的車生產出來就是一個交通運輸工具的服務,是賣給平台公司,所有人要出行,沒有公共交通幫你解決就是汽車即服務,隨時租就可以了,這個業態就又被顛覆了,汽車即服務是汽車廠商說的。對個人消費者來講,不是重資產,所用不需要所有,不需要所買,我們買汽車不是為了買財產是想買隨心所欲的自由,從A到B,因此不需要你再買重資產。

能源行業大家知道,7、8萬億,甚至更高,這個行業對帶寬的要求更高,超高可靠低時延。醫療行業對過去最大的需求,我們過去還是連接的方式解決,未來醫療的診斷,醫療健康行業最核心的要素是基於事實的判斷和拯救,怎麼判斷你得了什麼病,是靠醫生的醫學經驗,這種經驗完全可量化,用醫學高清影像和醫療數據進行AI分析。我們說像這些變化是產生巨大價值的變化,就是醫療大數據的應用,最大的價值在遠程,遠程的診斷遠程的手術,診斷你得了什麼病,如果你在偏遠地區,我們城市醫院怎麼去救護,這個價值是最大的。當5G全面商用以後,會使得整個醫療健康行業徹底被改變,智慧醫療無處不在,智慧醫療全連接。數據和AI成為醫療環節的核心的能力資源,能幫助人類更早的更準確的發現疾病,更給予救治。

當然大數據技術,和超高寬頻可以和生物科技結合,基因科技結合,更快的找到人類衰老的基因,細胞衰老是什麼原因,還有惡性腫瘤的變化,這個是醫學界和ICT行業怎麼結合,找到他的使用價值。

包括智能駕駛領域,當AI全面應用,駕駛技能和說外語的技能,我們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學習,根本不需要,那就是外在的工具能力,因為一切高數據驅動。如果一切都對後台雲中心都這麼依賴,所以安全能力非常重要,一旦雲中心時延不夠了,立馬就是車毀人亡。交通出行最核心的三大目標、本質需求:安全出行、便捷出行、高效出行,也就達不到。自動駕駛提升兩大動能,一個是所謂傳統驅動輪子動的,到底是機械功能還是來自於汽油燃油還是電力還是其它能源形式,還是太陽能。另外一個是怎麼靠數據來驅動,使得機器能自動行駛,一個是讓它動起來,一個是讓它怎麼動,機械動力解決動起來的問題,而怎麼動是數據來驅動,這是未來的交通生態。

關鍵在於為什麼用5G網實現機器直通,大家可以看到整個未來運算速度、存儲速度,和對超高可靠低時延的要求。我們進行了測算,按照我們的一般的建設進度,前三年最高峰,做廣域網和全方位的覆蓋,三大運營商同時做,我們建成一個覆蓋全國主要地域和人口的陸地蜂窩網大概在2500億到3000億之間,當然不是每個運營商都是同規模,這麼算下來前三年的投資接近8000億。當然有具體的分布,可能前低後高,一般第二第三年最高,往下就是下坡路了,這是投資的時間節點,當然你們可以計算一下具體哪個系統有多少投資,以後會有具體的參數。

當然也有國外的機構,對5G的經濟價值有一個評估,包括創造的產出、工作崗位和就業機會,大家可以看一下數據,總之非常巨大,不僅僅是幾個運營商賺了多少錢。全行業來講,各個行業被改變以後,真的我們就是一個數字經濟體了,對我們的就業投資模式的變化是很大的,就業大量的機器換人怎麼辦,換下來的人怎麼辦是一個大問題。我一直有一個個人的判斷,沒有嚴謹的論證過,也是說出來給大家參考一下,為什麼中國工業機器人最多?中國是工業機器人的第一生產大國,第一使用大國。原因一個是布局多,另外一個中國的就業人口正在轉變。服務業的換人會出現低端勞動力無處可去,面臨很大的問題,失業問題會出現,我們不僅僅要看良性面還要看帶來的其它生產要素的變化。

信通院去年測算,2030年大概產出6.3萬億,經濟增加值2.9萬億,帶動相關就業800萬個。運營商投資在未來10年接近3萬億,各行業投資還有2、3萬億加起來是5萬億這樣。我們認為公眾這方面EMBB完全不需要培養習慣,因為在4G時代這個習慣已經有了。最重要的是垂直行業的廣泛應用,會不會在我們剛才說的幾大領域像工業製造業,交通運輸還有醫療健康,數以萬億,十萬億量級的大產業裡面會發揮關鍵的矢能作用,這才是我們的觀察點。

換句話說,今天你們眼睛看到的產業看到中國連接12億、13億人,未來看到的是數百億的在網的設備和機器和個體。比如在中國大街小巷你們知道跑了多少量貨車嗎?當你把貨車這麼一個行業,變成無人貨車的時候,貨車司機可能也快失業了,無人駕駛技術最可能出現在兩個領域,一個是社區的社區巴士,第二個就是全國的汽車物流貨運公司,因為貨運汽車是最需要編組運行的,又省油又不容易出現交通事故,因為貨運車一般走的是固定路線,需要實時定位,需要節約能源,一切高數據驅動。還有民營的貨車司機到處找貨,貨找車。現在我們靠貨拉拉,這種方式非常原始,不是最佳的物流配送方式,車和貨的匹配問題,未來當然要靠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來匹配。

最後吐個槽,儘管中國是全世界互聯網用戶規模最大的國家,我個人預計到明年年底我們正式啟動商用5G的時候,可能在網物聯網用戶突破5億以上。中國將以什麼起點呢?將以一個4G用戶超12億,在網物聯網用戶超5億以上的級別,進入到下一個信息革命的時代,所帶來的變化是非常巨大的。而未來物聯網真正檢驗它的能量和價值的,不再是連接價值,而是數據和內容價值,特別是基於數據跟垂直行業結合的功能優化。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我用這個例子來結束今天的分享,就是停車場的價值是什麼?今天我們智慧停車場的價值是什麼?是減少了看車場人的成本嗎?錯了,是最佳自動匹配停車場在單位時間內的使用次數,以後無人駕駛車在跑的時候,會找到最近的,又有停車位的地方停車,使得這個停車場100個停車位,過去沒有精準的大數據、人工智慧匹配,一天平均一個車位復用三次,以後可以上升到5、6次以上,這樣停車場會得到最高的利用,這就是最高的價值,任何一個小的場景,所謂智慧化都是來自於更好的人機協同,來自機器與機器的連接,來自數據流動帶來的決策智慧,這是我們說未來在廣泛連接基礎上的,數據驅動的智慧社會將會呈現雛形,這個需要我們一起來努力。


推薦閱讀:

TAG:科技 | 5G | 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