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愛的原生家庭會怎樣的影響你的戀愛觀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每個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將會影響他的一生

所以在談到一個人的性格,以及一段愛情、婚姻里雙方的狀態,永遠都離不開他們背後原生家庭的影響以及個人成長的經歷

原生家庭缺少愛的滋養,就像小樹不能接受足夠的陽光雨露,長成蒼天大樹的可能性極低,要麼是中途半路折了夭,要麼是長得歪歪扭扭。

從多年的心理諮詢經歷我發現,一個缺愛的家庭培養出的孩子,通常是不懂愛、不會愛、不理解愛的,簡而言之對於「愛」的能力匱乏缺愛的孩子會出現以下性格特質:

  • 敏感:高敏感的人更容易捕捉細節,能夠細膩的感知到他人的情緒,並被某種情緒所困擾,做事情小心謹慎,反覆思量。

  • 多疑:對傷害耿耿於懷,容易抱怨指責別人,往往別人的一句話會過度解讀。

  • 不自信:做什麼事之前都先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不夠完美,認為自己不配獲得幸福

  • 缺乏安全感:患得患失,優柔寡斷,害怕改變,有控制欲,依賴別人,他們不愛自己也否定別人的愛,不斷想要跟全世界證明自己。

這些性格特質具體融入到細枝末節的生活中,會呈現出三種狀態:

  • 一種是要很多很多的愛,對愛的極端渴求;

  • 一種是對別人的愛極其冷漠,寧願傷害別人,不能讓自己受傷;

  • 還有一種是不會表達愛,明明很愛卻說不出口、言不由衷。

圍繞「愛」的三方面能力匱乏,我們逐一來看下:

1、要很多很多的愛,對愛的極端渴求

主要特徵:不自信﹥敏感﹥缺乏安全感

因為小時候沒有得到過父母足夠的關愛,沒有看到過父母足夠的相愛,所以這部分人心裡會有個大的缺口,需要用大量的愛來填滿。

於是對愛的追逐,成了缺愛孩子人生的終極目標。

他們往往在生活中非常不自信,表現為「討好型人格」,《奇葩大會》上,蔣方舟曾說自己是討好型人格,原因是「我太希望別人喜歡自己了,而成了一個諂媚的人。」

是啊,討好型人格的人不願拒絕、委曲求全、降低自我,不過是為了讓別人都來愛我。未曾得到過愛的滿足,所以即使不快樂也要假裝很幸福。

放到愛情里,因為沒有安全感,急於從無愛的家庭中走出,希求用男人來解救自己於水火之中.

所以這樣的女孩非常自卑,容易自我否定,進而形成自賤和自棄的性格,通俗點講就是「吸渣體質」。

「吸渣體質」典型的代表就是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松子小時候用扮鬼臉來博得父親的喜愛,長大後用不斷討好、委曲求全換來短暫而無望的愛情 。

松子的一生,不斷被愛、被拋棄,再被愛、被拋棄,明明想要與命運抗爭,卻一次又一次被命運牽制,明明長得漂亮也很優秀,卻一副好牌還是硬生生打爛。

對愛的過度索求表現在兩性關係中,除了對自我的貶低和厭棄,另一種是將配偶當成救世主,因為沒有安全感,所以總是無條件要求對方愛自己、滿足自己,又過度敏感,稍有不如意就難以自控,甚至是抑鬱、自殘或者傷害別人。

心理學中有個理論叫「戀愛移情作用」,就是把對過去生命中一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轉移到目前所遇到的人,或者想從一些重要人物身上,獲得卻未能如願的情感需求,力求從目前的關係中得到滿足。

簡單點講就是,一方希求靠另一方來治癒自己,以獲得想要的庇護和安全感。

我身邊有個女孩結婚兩次,離婚兩次,現在依然還在尋尋覓覓另一半,我很不理解她,並告訴她,自己的問題不能解決,如果再次盲目戀愛,還是會重蹈覆轍,不會幸福。

但女孩告訴我說,她不能一個人,離婚後生活在父母身邊,她們經常埋怨她、指責她,她覺得痛苦,想要逃離,而其實她的兩段婚姻都是想要逃出這個家庭,遠離不和諧的爸媽。

急於從原生家庭逃走,對家庭圓滿的渴求,讓女孩將生命里的男人當成這漂泊人生的一塊浮木

結果她就像個病入膏肓的病人,不斷要求對方像醫生一樣治療自己、安撫自己,一旦得不到反饋就會痛苦失望。

最後,那些男人都忍受不了這種日復一日的索求而選擇放棄、離開。

要知道,愛情里,一旦把愛人當成醫生或救世主,就會本能的希望對方無條件接受自己、解救自己,卻忽略了他沒有義務替你背原生家庭的鍋,這樣的愛情是不平衡的,自然無法長久。

2、對愛的冷漠,寧願傷害別人,也不能讓自己受傷害。

主要特徵:多疑﹥敏感﹥缺乏安全感

與第一種情況截然相反,缺愛的孩子還會表現出對愛的排斥與反抗。

因為他們沒有體會過愛是什麼感覺,沒有看到過愛是什麼樣子,所以他們理解不了愛,表現不出愛,同樣也承擔不了別人的愛。

對愛的多疑敏感,極端冷漠,往往在生活中會表現出「暴力型人格」,前不久轟動世人的12歲男孩弒母案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湖南男孩吳某上小學六年級,因為在家中偷偷抽煙,被母親陳某發現後用皮帶狠狠揍了一頓,由於不滿母親的管教,吳某竟拿起菜刀一連砍了母親20多刀,導致陳某到場死亡。

更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弒母之後他悄悄的收拾好現場,將衣服換洗乾淨,帶著弟弟在家中睡覺,還假借母親口吻向老師發信息請假。

當警察帶吳某到現場了解案情時,村民說吳某竟然在笑,而對於為什麼這樣做,他只是漠然的說「我就是恨她」。

為什麼對親生母親會說出「恨」字?因為他沒有感受過愛,他只理解「恨」的感覺。

吳某是留守兒童,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出外打工,將他扔給爺爺奶奶,有次出車禍他傷到頭部,據說非常嚴重,他的爸媽也沒有回來看看他。

說到底,一個不愛孩子的父母,根本教不會一個懂愛的孩子;一個淡漠疏離的家庭,根本生不出和諧親密的親子關係。

義大利醫學女博士蒙台梭利說「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擁有暴力傾向的孩子,向來他們的原生家庭里都有一個性格暴戾、極端、專制、刻薄的父母。

愛是一種能力,並非所有人都具備,即便不存在暴力傾向,也容易叛逆、自我、激怒和情緒不穩定。

因為缺少關愛的成長過程,會讓這個人潛意識認為這個世界不友好,負面情緒累累,一句善意會被誤解成惡意,別人的愛意也會扭曲成別有用心

3、不會表達愛,明明很愛卻說不出口、言不由衷。

主要特徵:缺乏安全感﹥敏感﹥不自信

安全感,就是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

從精神分析的理論可以看出:

「個體的安全感是這樣產生的:父母(尤其母親)是兒童成長過程中重要的客體,在孩子幼小的時候,如果能夠給與孩子足夠的愛,持續的、穩定的、持之以恆、前後一致的、合理的愛,孩子就會體驗的安全感,並延伸出對於他人及世界的信任,並且感覺到自尊、自信以及對現實和未來的確定感和可控制感」。

沒有安全感的人會患得患失,有足夠的愛和安全感才不怕失去。

從小缺愛的孩子會非常沒有安全感,他們既渴望被愛又害怕去愛,尤其對於愛情,既想要又拒絕。

他們會對親密關係有焦慮情緒,就像無形中有隻大手,會不自覺推開真正關心自己的人。

塞林格在他《破碎故事之心》中寫道:「愛是想觸碰,又收回手」。

說到底,是對失去的恐懼,孤僻不好接近的內心是極度需要愛的關懷的,可是害怕被拋棄,害怕擁有再失去的痛苦襲來,所以不得不用偽裝掩蓋內心的真實

捫心自問下:

當有人向你示愛,你第一反映不是欣然接受,而是猜測他背後的動機,進而否定自己的優點,認為自己配不上對方,他另有所圖;

明明非常喜歡一個人,恨不得每天和他在一起,卻說著相反的話,做著讓人不解的行為,最終將那個愛你的人推遠;

你真的想要好好愛他,用盡生命去善待他,可表現出的卻總是無理取鬧,將最糟糕的自己留給了愛人……

他們表面看起來很「作」,實際上是對自己的不自信,對親密關係的渴望和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有心理專家解析,成年人與他人關係的相處模式,其實就是小時候你與父母關係的複製和延續。

所以一個缺愛的家庭培養出的孩子,在「愛」的理解和感受上,一定會遠遠遜色於沐浴在愛的陽光下長大的孩子。

所以才有了那句,最好的家庭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然後父母都愛孩子

最後,刻哥給大家個建議,想要擺脫小時候的困境,先要達成與自我的和解,最後是「相信愛」。

① 與自我和解:就是不要執拗於已成的事實,也不要繼續追問原生家庭里的是是非非,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不幸福的過去,你會慢慢忘掉內心那個不自信的小孩,漸漸愛上現在的自己。

相信愛:愛是不幸的救贖,這份愛里,既包括如何愛己、如何愛人,也包括如何去愛、如何被愛。相信愛之前,請先要相信自己。

歡迎你的關注 @深刻心理

推薦閱讀:

TAG:戀愛心理 | 心理 | 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