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會真的變畸形了,夫妻對待自己父母和自己孩子完全不同,為什麼會這樣?

對孩子是百依百順,呵護有加,對自己的父母平淡如水。對自己的孩子24小時不間斷關注,對父母幾個月想不起一個電話。可以為孩子累死累活毫無怨言,對父母這樣的話就諸多抱怨。舉個例子,孩子生病去醫院看病,遠在家鄉父母在家發生激烈衝突,他們一樣可以視之若無,一個電話沒,跟沒發生一樣。這是怎麼了?父母對孩子而言一文不值?我實在不能理解。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孝,我只能呵呵。不過一場輪迴,他們早晚也會走到今天的位置。


我們來看看封建糟粕「二十四孝」是怎麼說的,嘗試揣度一下題主的心理。

9.為母埋兒

漢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兒可再有,母不可復得。」妻不敢違。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見黃金一釜,上云:「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郭巨思供給,埋兒願母存。

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

【譯】郭巨,晉代隆慮(今河南林縣)人,一說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引自百科)

在封建社會被奉為經典的故事,今天看起來為什麼十分可怖荒誕,飽受詬病呢?

因為統治階級沒有反思自己為什麼讓人民窮困,老無所養,反而鼓勵用「孝」的名義去扭曲人性,用孩子,一個大活人,一個本應受到呵護的小生命,去成全所謂的「孝道」。用扭曲人性的方式,去維護「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統治地位。郭巨不因殺人未遂而受到嚴懲,反而成為正面典型去歌功頌德,這是何等的病態畸形?

封建社會,一旦遭受天災人禍,民眾流離失所,易子而食,統治階級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而在新中國,尤其是今天,全民溫飽問題已得到根本解決,精準扶貧還在治療頑疾,老人有退休金,有保險,有補助,孩子得以幸福成長,接受教育,改善自己的人生。這樣的社會還叫變畸形,那我願意活在這樣的畸形里。

社會的本質已經與時俱進了,有些人的價值觀還停留在封建社會,並沒有意識到「孝」這個統治工具已經被時代所淘汰。他們吃著共產黨的飯,還要懷念封建舊社會的「皇恩」,守著糟粕不撒手,什麼都要怪社會怎麼怎麼了,有點說不過去吧。

家庭內部發生了激烈的爭執,不知道是夫妻打架還是親戚爭產。如果是前者,那真是家庭內部問題,孩子偏幫誰都不對,迴避是最正確的做法,二老內部解決才是正理,您都有孫子了,還處理不了夫妻矛盾,真說不過去。

如果是親戚爭產,那乍一看孩子過去幫忙,確實對父母有利。但現在是法制社會,請專業律師,走法律程序,這些事,二老在當地找人解決是不是更合理呢?千里迢迢跑回來給你當槍使,回來了是情分,不回來是本份吧,憑這就指責人家,說不過去吧?

最後說到情分,老人家和孫子吃啥醋啊?對父母和對子女完全不一樣,這樣做沒錯啊?未成年子女需要監護撫養,父母是成年人啊,怎麼也需要24小時的監護呢?孫子生病住院,孩子又忙工作又照顧孩子,已經是焦頭爛額,即使該做的沒有做到,旁人也好,父母也好,都應該有幾分理解在裡面,一味埋怨,說明當事人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不說改正,連反省都沒有,說不過去吧?

最後建議題主反省一下孩子為什麼離你越來越遠,連電話都懶得打。因為一聯繫,就只有各種瑣事,指責。現在年輕人在社會上打拚,幾乎已經榨乾了精力與心力,任何負能量都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父母期待天倫之樂,應該與子女共同營造天倫之樂的氛圍,而不是單方面向子女索取天倫之樂。

希望大家把家庭當成一個銀行帳戶,都當那個存錢的人而不是取錢的人,主動存入感情,存入付出、存入諒解、存入感同身受,這才是一個家庭真正的富有!


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只是部分人的現象,不是普遍的,而且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我覺得問題都不對。。你說的只是一部分。。社會新聞是經常會出現有些老年人老無所養。。但是也有些孩子被親生父母打殺的。。你為什麼不說呢??對父母態度不好的只是小部分人。。生而不養的也只是一小部分。。不代表大多數。。人到中年。。你會覺得生活中,你是孩子的依靠,是父母的依靠。。孝敬父母。。是最根本的。。。


請描述得具體點兒,大家才能給出針對性意見


這個問題真的很...深刻。

可能是因為孩子始終比自己小,總覺得需要自己的陪伴和教育吧...

雖然對父母的關切沒有那麼頻繁,但那份感情始終是不會變的。

還沒有為人父母,但以自己跟父母的感觸,還是龍應台的那句話吧:

所謂父子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的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消失在小路轉變的地方,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推薦閱讀:

TAG:家庭 | 孩子 | 夫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