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養出一個上北大殺母的人?

吳謝宇

的事,這兩天看新聞分析看了不少,整個事件中離奇的地方實在太多。

去探究他殺母的原因,恐怕只是徒勞。

到底如何,成因複雜,只有當事人知道,而當事人智商極高,也未必願意袒露。

但看了沒藥花園那篇《頭頂烈日,站在黑暗中?》,還是覺得有幾個點很值得展開分析一下。

畢竟,就像蕎麥說的:

有人覺得不必探尋吳謝宇殺人原因了,認為就是恐怖人格,天生殺人狂,沒有什麼確切理由。

但問題是,比如《mind hunter》裡面尋訪了很多殺人犯,但那些天生殺人犯有個基本特點是,問題從很小就顯現了。他們在小時候會殘害小動物甚至小孩,長大後變成連環殺手。

但吳謝宇沒有這種問題,他之前沒有殘忍殺害生命的跡象,潛逃三年也沒有再傷害人。所以他至少應該有個理由。

對理由的探尋,並非為加害者辯解,更不是指責受害人,只是分析。

2

吳有一位老師評價他說:他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缺點

反覆咂摸一下這句話,你會明白,這才是真正閱人無數的老教育家說出來的話。

他這麼多年來表現得沒有缺點,但因為人不可能沒有缺點,那麼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BUG。

吳謝宇的同學朋友們,對他的記憶是什麼樣的呢?

來自「沒藥花園」的記錄

學習好到即使在北大也可封「神」,體育方面也有強項,情緒穩定性格穩重,談吐邏輯清晰謙虛,極度自律……

除了長相上沒有驚喜之外,基本上就是一個「你想要的他都有」的別人家孩子。

但我要說,作為一個人類,其實做到以上任何一條都不太容易,有的人養一個好習慣都需要十年。

別的不說,就說「每天11點準時睡覺」這件事,就問你認識幾個人能夠做到?

除了在某些嚴苛環境刻意訓練出來的,比如軍隊,普通人要做到這一點,其實是要消耗巨大的意志力的。

就沒有想多看一會兒電視機,多聊兩句天,多玩幾分鐘遊戲的時候?

我不信。

誰都會有。

但他用了力氣去攔截自己的惰性一面,說明長期以來,他可能已是一個可以關閉人性的人。

青春期的時候,我們永遠被鼓勵成為一個一切以學習為中心,不能浪費時間的人。

但我是長大以後才知道,如果人性沒有出口,每一天的生活嚴絲合縫,那才是一件最可怕的事。

中學的時候,我算是一個沒有破綻的學霸,但我也有很多想要放空和逃離的時候。

有一次跟大學同學聊起來,我說中學裡最有趣的事情,是我們學校明明是個寄宿學校,周一到周五都不讓出去的,但就是有人能在夜半翻牆出去上網。

因為學校某個角落的圍牆,外面剛好有個墳包,跳出去就能落在上面,於是同學們就「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墳墓之上」。

夜裡12點溜出去,凌晨三點再跑回來,以為我們只是需要出去上那兩三個小時的網吧嗎?

也不全是,有時候你就是像在一條隧道里開了太久的車,想跑出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人都需要一個出口。

很奇怪的,我對於讀書時期的光輝成績,已經沒什麼記憶了。

但大家為了上網、看電影、吃一碗海鮮小餛飩,怎麼鬥智斗勇突出重圍的事,那些回憶反而沉澱了下來。

結果我那位大學同學(一個更厲害的學霸)說,其實我也是,以前逃學,打架,不上化學實驗課程,全部都干過。

最誇張的一次,學習壓力太大了,因為老師說如果我上不了北大,那學校就沒有人能上了。

於是我就買了一張火車票,誰也沒告訴,一個人去了武漢。

在那裡看了一個下午的滾滾長江,又坐火車回來了,沒人知道我那天去過哪裡,想了什麼,幹了什麼。

我很難想像,一個那麼謙虛平和完善的人,也有過這樣的時刻。

更難想像,那個脫離日常軌道的下午,稍有差池,他會做些什麼。

但這些叛逆沒有毀掉我們,我們後來都考上了大學,雖然沒有那麼好,也都長成了還不錯的大人。

而同學老師記憶中的吳謝宇,是向來沒有這些時刻的。

若他們看見日後在重慶酒吧當男模的他,那個端茶倒水,滿臉笑容,肌肉健壯的他,恐怕根本就認不出來。

3

他後來做的每一件事,跟性工作者交往,騙親朋好友的錢,買彩票買假陽具,酒吧做男模,全部跟青春期時他的「人設」完全相反。

記得以前有篇課文,《活在套子里的人》,我疑心吳謝宇就是一個活在套子里的人。

他活在一個完美的學霸套子里。

在這個套子里,他是被誇獎,被羨慕的,不會被父母老師的惡劣情緒所傷的。

躲在套子里,非常安全,但同時也是以壓抑自我為代價的。

吳的母親謝天琴,被周圍人描述成這樣一個人:

她是一個很容易被看出職業是教師的人,個子不高,清瘦,喜歡穿深色衣服,帶著金屬框眼鏡,「夏天從沒見過她穿裙子,都是短袖加褲子。」

同事們偶爾聊些家長里短的八卦,但她從來不參與這些討論,「有一點清高」。

丈夫去世後,她變得沉默易怒。家裡樓上住戶有小孩,偶爾吵鬧,她會上去數落幾句。

在澎湃新聞的採訪中,吳謝宇的舅舅也認同家長要嚴格:不嚴格,怎麼能考上北大呢?

猜測一下,如果這種嚴格是從小就不斷告訴他「你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那麼他作為孩子,就難以發現自我,難以接受多種價值觀,一直活在期待里。

吳謝宇智商又極高,他總是能夠完成期待。

但或許正因為這樣,無法去掉骨子裡本該釋放的叛逆和天性,慢慢地攢成一個黑洞。

之前在看台灣名媛孫芸芸的報道,我就疑心,怎麼會有那麼完美的人。

她是一個永遠以「名媛」為定義的人,每天妝發服裝都認真搭配,完全符合身份和期待,跟丈夫感情好,在媒體面前總是笑眯眯地十分配合。

沒有人能說出她一點不好。

那麼做,其實很累。

實際上很多富豪和明星都會被拍到,私下邋裡邋遢,十分鬆懈的狀態。

那種感覺同樣是,她生活在一個「名媛」的套子里,那樣她不用暴露真實的自己,她的慾望,她的無奈。

不過孫芸芸這麼做,哪怕作為一種職業,她得到了補償——有極高的物質享受和名望資源。

吳謝宇沒有得到這些。

他被既定的那條道路,讀北大再出國搞科研,還是極其枯燥冗長甚至寂寞的。

如此偉光正,或許並非他的本意,更像一種被灌輸的志向。

4

今年上半年,覺得最好看的電視劇《sex education》,講的就是英國一個小鎮里的中學生生活。

全校讀書最好的女孩出身於「不正常家庭」,平時靠幫同學做作業搞諮詢謀生,但看得懂她的男孩,依舊守候她。

熱衷變裝的同性戀男孩,最好的哥們兒是另一個內向男生,從來不因為性取向就影響友誼,也沒有人因此鄙視他。

喪偶或離異的父母,都在認真找尋自己的生活,偶爾放心不下孩子,就開車過去遠遠地看著他們的party。

劇里的女孩子們都很有意思,沒有人可以套進某一種清純或叛逆、學霸或學渣、軟萌或太妹的套子里去。

他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沒有人對此評頭論足或道德審判。

吳謝宇應該享受不到這種高度自由的環境,同時,他也是一個自我教育失敗的人。

是的,我認為從認識字那天開始,我們就有了自我教育的資格和責任。

從那時候開始,我們既被家長教育,也被社會教育,更被自己教育。

誰的原生家庭是絕對美滿完善的?

還不都是在各種觀念碰撞,界限不清,愛恨交加當中過來的。

他看上去智商很高,應付學業綽綽有餘,又能控制惰性,對老師同學永遠展現高標準的一面。

但實際上,他根本適應不了正常人類社會的強度——那種長期付出,慢慢有收穫,靠一點一點長大,去突破限制再拿到話語權的規則。

就是想一次解決束縛,再弄到一筆大錢,從此自由自在墮落遊盪下去。

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無論情況多麼糟糕,你應該努力去支配你的環境,把自己從黑暗中拯救出來。——《一生的資本》


推薦閱讀:

TAG:吳謝宇 | 育兒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