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我在故宮修文物》,為什麼覺得修復工藝很「作坊」呢?同時看到操作也非常糙,比如把珍貴的木雕佛像不墊東西直接用繩子捆起來,放到推車上推著走,路面坑窪顛簸,至少要用棉布、紙屑、海綿之類的東西保護一下吧;金屬器件、各種其他文物大都是直接上手,不用手套;工作人員不戴口罩,工作間雜物很多,修復古畫的房間彈吉他;修複名貴字畫時直接上水,而且用排筆直接甩水上去,力度還是不小的,至少得是噴壺啊,減少水衝擊力,我推測是老一代時沒有噴壺,然後這種粗糙的方法一直沿用了下來,前提是到底能不能用水呢;…………還有很多……
很多問題需要有修復經驗的工作人員才能回答,我因為年輕的時候參與過一些文物修復工作可以說明一點:接觸文物時,並不一定所有場合都要帶手套,譬如修復文物時。因為文物修復很多時候都是門手藝,要依靠手的感覺和經驗來操作,戴手套會降低手的觸覺,導致精度下降或者感覺不佳,反而會導致失誤。
別的不說,瓷器之類滑的文物,如果戴手套會降低手的抓握力,很危險的。不是任何時候都要戴手套的,戴手套在好多人心中,也就是個儀式感的存在而已。題主心中盼望的,可能也是這份儀式感,儘管這才文物修復過程中未必需要
金屬器以外的其他文物一般來說是嚴禁戴手套的,我大學專業是紙質文物修復,許多地方手是第一工具,要通過觸感來進行判斷和直接操作,另外噴壺的問題,一般的紙質文物沒有你想的那麼脆弱,但是在特別脆弱的文物修復時還是會使用噴壺的,故宮用的噴壺還挺貴的,就是下面這款
其實文物修復的很多細節在紀錄片里並沒有體現,畢竟記錄片篇幅有限,只是面對大眾的科普宣傳,你不可能看了原子彈紀錄片就能知道所有原子彈的製作工藝了吧,文物修復過程細微駁雜,至於作坊感這是必然的,因為在修復手段上,大部分還是採用傳統工藝純手工的形式進行的,為的是保持文物原本的樣貌,且傳統的手法有很強的可逆性,可以讓後來人可以將先前修復師修復的部分再拆下來重新修復,當然這只是針對紙質文物來講的其他方向我就不清楚了,再有口罩問題,在對紙質文物進行修復的時候,要用到大量的清水,修復對象是要徹底浸濕的,呼吸帶來的水汽沒有任何影響,不過在對很久沒有修復過的文物進行作業時還是戴上口罩的好,因為長時間沒有修復過的紙質文物一般都生有霉斑,黴菌容易散播到空氣里,吸入的話對身體不好。
因為戴手套操作的困難係數和失誤係數比素手高得多,更是完全阻隔了皮膚直接感知控制精度的可能性。再好再高級的手套也有這個問題。實際上如果不是在媒體或者別有用心的外人面前,專家也好修復者也好都不會執著於手套不放的。實際上國外很多博物館別說專家和修復者了,面對觀眾的都有很多hands on的環節,有些用的就是文物真品。文物是很珍貴,但也是全人類的財富和資源,在不破壞損傷文物的前提下每個參觀者都應該有權力去觸摸歷史和時間,更別說專家和修復者了。文物需要保護,但是從來也不是不可觸摸的。
紀錄片里的環境問題主要是錢造成的,沒錢蓋,古建築也不能大規模修成現代化的樣子。所以當時就只能那樣。如果您有錢,歡迎穿越回去投資。當然現在已經給文保部門修了新的高科技現代化修護室和實驗室,紀錄片里的情況已經沒有了。
用水洗畫這也是中國畫幾百上千年的傳統手藝了,不至於到了二十一世紀就直接給打得不成人形吧。看著確實慌,但問題是就是可以啊_(:з」∠)_不然美國幹嘛重金挖我們的人啊_(:з」∠)_
還有就是有些東西你看著嬌貴脆弱,但其實它是嬌貴脆弱在特定的環境和條件里。在其他條件和環境下還是很皮實的。不然為什麼文物出展要求條件還分三六九等呢,一樣同一個標準就完了唄。另一個就是故宮的大環境所限,老房子、小門、窄道。正常來說運輸文物應該有的某些配置,在故宮未見得能走得通。這種屬於無可奈何,我們也不願意啊(。)總不能拆門吧(。)
這麼小眾的行業,真的隔行如隔山,不能想當然。
關於能不能用水,當然能了(原件沒糟朽)。馬未都說過他開始見著修書畫的都驚了,直接一壺熱水潑上去的。但修完確實很好。當年他錯過陶冶二十圖有一部分原因也是覺得品相太差,誰知道後來藏家修的非常好。
另外能在故宮修文物的,第一有傳承,基本幾代師傅都干這個,第二必然都是一些幹活方面特別厲害的,這種人在工廠混一段時間就知道,有些人幹活就是比別人心靈手巧一些,和學歷什麼的無關。這麼一幫人幹活真不是一般外人能看明白和指教的。
手藝這塊需要專業人士回答。
我只能回答漆這一塊。
我很想把我的大漆製作小房間收拾乾淨,但事實是不太能弄的乾淨,因為做大漆實在太髒了。
依稀記得紀錄片里貌似自己曬熟漆,沒有老師傅帶的,是不敢或很難做熟漆的。
文物修復是個比較專業的活,的確需要詳細講解才能了解一二。建議先度娘搜下吧,例如修復畫作是否用水,是否要帶手套之類的問題能解決的。
原因有兩個:
首先要把文物當成一種器物,先不要考慮文物珍惜的屬性,那些東西暫時放下來。我們觀眾眼裡的文物,在古代就是一件用品,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大部分是手工藝品,在現代可能是工藝美術的範疇。加上歷史屬性和特徵之後,又斷了傳承和延續,現在近乎絕跡,才值得稱為「文物」。
那你看古代人做一個陶罐子,和今天沒什麼兩樣。今天罐子是藝術品,擺脫了使用功能的。然後我們在電視里看見的,就是文物工作者通過採取當時的工藝、設計、和材質,盡量去還原歷史重現歷史的過程。
在古代,這些文物的製作者,做得好的被稱為「匠人」,差一些的稱為「工人」。少數畫匠和文人才有機會稱為「師」,再厲害的有能力開宗立派的不過寥寥數人。
我們在電視里看見的文物,大部分是工人和匠人這個階層的作品,真正好的東西,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修得到啊。看得到都要靠幾分運氣,至於說「盤」一下,不敢想。
這是其一,是說文物的級別,珍惜程度,所見的不見得是電視里這樣,畢竟要讓觀者(外行人)看懂。
第二呢,是保護文物的力度還是在一個發展過程中,將來保護的手段會越來越多的,也會越來越科學。
打個比方說,建國初年的時候,物資貧乏,很多東西就是散落的,本身還要考慮使用功能。瓷器可能就是一鋦就繼續用了。現在呢,就很少用這個方法,更多要考慮美觀。這還是小件精緻的東西,換成大件,你要是知道這些「缸、鍋、盤、碗」在東西幾十年前,最開始在哪裡被發現,怎麼處理的。你就知道電視里拍得有多文明了。
以前啊,沒這個條件。以後條件好了,會越來越注重的。去博物館看珍品,條件好的情況下,一件一個展廳,還有安保,要是維護的話,自然也會鄭重得多。
另外呢,電視節目本身是一種傳達,要讓大部分觀眾看懂。特意加了一些東西,也減了一些東西。我們看見的,肯定是輕車熟路的那一面,悠閑自得的狀態。這些甘於付出的工作者,背後自己下的功夫,看過盤過修過的東西,以及各家不傳的手法,肯定是不會在電視里體現出來的。又有誰人知曉。
所以啊,文物產於作坊,壞了在作坊修,這是正理嘛。
想起一些護膚品在微信里的廣告照片,桌上放個試管架擺幾隻五顏六色的試管,就說自己是搞研發的專業試驗室,呵呵呵
TAG:博物館 | 故宮 | 文物 | 文物保護 | 文物修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