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國情到底適不適合讓孩子成年後馬上經濟獨立?如何能夠避免可能產生的一系列問題?

如題,很想知道如果在中國對孩子實行西方式的獨立教育,會不會反而弊大於利。比如,孩子在和身邊的同齡人進行比較時,會不會產生自卑的心理,並一輩子帶著這種自卑感?又或者,經濟上的匱乏會不會對孩子的眼界有所限制,造成今後行事和人際交往時畏手畏腳,影響長遠的人生髮展?諸如此類的問題如何能在中國這樣的大環境下被解決?

期待大家的解答!


不適合

首先,不是全世界的國家都是成年以後就讓子女經濟獨立。這種情況通常是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中出現的。這裡面原因很多。

1,文化基礎是不一樣的,這造成周邊環境不同。在中國,一般家庭文化比較濃厚,甚至到子女結婚,其和父母之間的關聯性都很強,其父母以及父母的兄弟姐妹包括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等一大家人,組成一個連接相對緊密的大家庭,這種傳統不適合孩子太早獨立。 在歐美,基本上是小家庭文化比較濃厚。子女成家後,實際就是獨立家庭,來探望你是他們願意,很多歐美人結婚後,基本不會把探望父母看做義務,而是視為一種紳士品質的象徵,你要是不去探望,也沒有責怪你。

2,國際體制與經濟。 以美國為例,我曾經聽一些美國人陳述這樣的一個邏輯。在美國,政府認為每一個子女,實際是國家的財富,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會更尊重兒童的權利而不是父母的權利。 如果一個父母虐待兒童,那麼就會將兒童接走送往國家福利機構,或者尋找新的撫養人,雖然流程上可能會花一些時間,但是法律上是明確支持這樣的。 因為包括這個孩子長大,他是屬於國家的。而父母,也基本不需要孩子來贍養,國家會贍養。這樣也會導致勞動力從家庭關係中解放出來,而直接與國家產生關聯。

3,教育背景。 很多事情,不是到18歲你要求這麼做,就會發生的。 歐美很多國家自小就教育孩子獨立自主,包括非常跟隨歐美風格的日本。 這種教育讓兒童自立,也讓他們更容易接受18歲後的獨立生活。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培養獨立自主的教育,是具有群眾基礎的體系化的。而不是某一個家庭或幾個家庭的行為。 舉個例子,很多歐美國家的孩子,會培養他們主動坐校車或者公共交通上下學。父母一般會在公交站或校車站接,而不會直接接。 日本,也會傾向於這麼做,所以,很多電影電視劇中,父母送孩子上下學的情景,其實是誤導,不代表大多數。往往中高收入家庭才會有這樣的情況,而在日本中高收入都很少,只有少數特權高層會有這種情況。

4,社會環境。 在歐美髮達國家,到了18歲,就讓子女經濟獨立,是有社會環境的支持的。包括獎學金制度、大學的學費貸款等,都能保證有經濟能力完成學業。實際上,很多歐美大學生會申請貸款,而等畢業後會用工作的幾年時間慢慢償還。 除此之外,在校生打工也是普遍現象,很多國家規定了最低的時薪,年輕人在酬勞談判上往往比較弱勢,那麼這種法律規定,能夠保證他們勞動的利益。加之在國外,體力勞動的薪酬其實比較高,所以打工收入還是不錯的。如果是在中國,學生打工機會很少,而且很容易被剝削,淪為廉價勞動。

5,學制。 國外的學習制度和學習壓力相對比較小。當然著名高等學府的重點專業,還是壓力很大的。但是美國存在很多的社區大學、專科學校等,這些學校相對好很多,不會讓你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學習上而沒有額外時間打工賺錢。在中國,基本上打工賺錢和讀書很難兼得。另外,歐美很多學校的升級和畢業邏輯是有彈性的,不是按照中國這樣的分數制。很多時候,是根據導師綜合評估來打分。

以上這些都是中國沒有的,所以很難讓中國孩子可以在18歲就做到經濟獨立。 另外,在歐美所謂18歲經濟獨立,也是很相對的,一般如果父母有能力,還是會支持孩子一些的。 住房就不用說了,有的時候還會給子女準備一些旅遊基金,或者大額借款給孩子(一般來說,是需要還的,但是壓力就小很多)。嚴格意義上講,歐美的成年人經濟獨立,實際上更傾向於讓成年子女在獲得資金和支出方面,有一定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而不是完全斷開經濟聯繫。

結論是,在中國是不適合的,而且,如果你要接受這種西化的經濟獨立思想,就應該讓自己也能接受未來生活中,子女對父母和原有父母家庭呈現出相對客觀和理性的、獨立的感情聯繫。


人家小時候要自己蹦躂的時候,你們管的死死的。

現在說斷奶就斷奶?

你當是甩包袱啊?

結束學業,事業和人生起步時候,有多艱難,做父母的自己不知道?

爺爺奶奶輩是一腳把孩子踹出門噠?

幫助孩子適應社會,也需要一點時間,就再寵他3-5年不好嗎?

為人父母一輩子的事,哪能你說丟開就丟開的?

╭(╯^╰)╮

孩子強烈要求單飛的,就讓他去。

家裡給他留根保險索,有事沒事的多問問。

孩子不報憂,你們真能省心呀?

從小就放孩子四處野的家庭例外。

謝邀ヽ(?ω?′?)


事實是在哪個國家都沒有讓孩子一到18歲就強迫經濟獨立吧,至少在荷蘭沒有。而且越是條件好的父母對成年早期的子女支持越多,當然這裡的支持不一定是經濟上的,更不一定是支持了不還的。所有富人家的孩子總會過得去,窮人家的也很難進入中產。

我個人倒是同意18歲讓孩子獨立,前提是你有本事在孩子18歲前給予他足夠的謀生技能,包括智商,教育投資,人脈經營或者是至少是基本的人際交往技能,對世界發展的理解和有韌性的價值觀。大多數的家長都做不到。那還是和孩子彼此支持,彼此進步吧!


像對面回答一樣

外國人一樣不可能完全獨立

美國一樣很看重家族 只是可能他們社會中低層人民 獨自普遍較早。

在中國。促進年輕人早一點獨立很好。但至少在大學畢業前很難讓孩子完全獨立吧。


在激烈的競爭中會被淘汰到較低層次,就像單槍匹馬一個人去參加團體賽一樣。

資質普通的被淘汰出局,資質卓越能拿獎牌的那種勉強能拿個成績平平。

有資產的父母當中腦殘出的多一點,有利於減緩階級固化,挺好的。

不過這種論調好像是沒有資產的家庭出身的子女意淫的。

畢竟腦殘很難讓自己有資產。

不分國界。


總想為父母分擔一些,可又無可奈何,很難受。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人際交往 | 社會心理學 | 發展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