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牛!「80後」副教授連發3篇頂尖論文,其中1篇Science

來源 | 募格學術

編輯 | 學術君

4月12日,《科學》(Science)雜誌在線發表了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和創新研究院祝雪豐副教授與美國斯坦福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合作研究成果《擴散系統中反宇稱時間對稱性》。該研究為強散射體系、質量輸運和熱傳導等擴散系統的研究開闢一個新的領域,為對稱性理論延伸到波動體系之外其他體系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範式。

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2014級博士生彭玉桂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祝雪豐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值得關注的是,祝雪豐副教授除了本篇Science,最近三個月還連續在物理學頂尖期刊PRL上發表兩篇論文,堪稱高產。

近年來,國內學者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發文數量逐年增加,部分頂尖期刊發文數井噴,而且國內學者發表文章的引用數也在快速增加,這些都表明國內科研水平正在迅速提升。

近三個月連續發表三篇頂尖論文

4月份

華中科技大學祝雪豐副教授主要從事聲光超構材料和能流調控相關研究,近幾個月連續取得重要研究成果,成果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上。

在4月12日發表的最新Science中,祝雪豐等人的研究成果首次在熱擴散系統中提出一種新的對稱性,即反宇稱時間對稱性(Anti-parity-time symmetry),並在實驗上證實了反宇稱時間對稱性的存在。

團隊研究人員發現,當熱擴散系統處於反宇稱時間對稱相時,背景載體機械運動的拖曳效應會被抑制,溫度場分布保持穩定。實驗中,他們構建了一對反向同速旋轉的存在熱耦合的低熱導率圓環,調節圓環的轉速為某一固定值時觀測溫度場隨時間的演化;在相對較低的轉速時,滿足反宇稱時間對稱性條件,觀測到穩定的熱溫度場分布,溫度極大值位置不隨著圓環的旋轉而演化;而在轉速較高時,反宇稱時間對稱性破缺,觀測到的溫度場分布不再穩定,溫度極大值位置會隨時間快速演化。

儘管此前有很多理論工作討論了反宇稱時間對稱性的各種實現方案,但是該工作是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了反宇稱時間對稱相破缺前後存在完全不同的物理現象。該研究為強散射體系、質量輸運和熱傳導等擴散系統的研究開闢一個新的領域,為對稱性理論延伸到波動體系之外其他體系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範式。

3月份的PRL

2019年3月8日,《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 在線發表了題為One-Way Localized Adiabatic Passage in an Acoustic System的研究論文。團隊成員將量子受激絕熱調控概念類比引入到聲學領域,利用聲學腔體類比原子分立能級,腔體間時變耦合作用類比泵浦脈衝,在實驗上觀測到絕熱聲學系統中聲波非互易單向局域效應。

該研究工作為研究其它低維絕熱時變聲學系統提供了一個可供選擇且易於實現的物理模型。非互易單向聲局域效應在聲學二極體和聲學拓撲絕緣體方面存在潛在的應用,將進一步推動相關熱門領域的發展。

1月份的PRL

2019年1月9日,《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 刊發了團隊研究成果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Acoustic Chern Insulators,並被選為「Editor』s Suggestion」和「Featured in Physics」。祝雪豐為共同通訊作者,彭玉桂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

快速成長的青年科學家

祝雪豐副教授出生於1983年11月。2005年本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光信息科學與技術雙專業。2011年博士畢業於南京大學聲學所。同年入選華中科技大學鳥巢人才計劃,並於2012年至2014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張翔院士團隊從事研究工作。

入職華中科技大學後,短短几年快速成長,其研究團隊在超構材料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承擔國家自然基金面上基金,參與國家重大項目課題。已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包括Science(1篇),Nature Commun. 6篇,Phys. Rev. Lett. 5篇,Phys. Rev. X 1篇,Adv. Funct. Mater. 1篇(Inside Front Cover)。中國發明專利申請或授權4項。2012年獲得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2013年獲得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2016年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6/12),2018年獲得教育部提名參評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4/5)。

本文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網 轉載本文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註明本文來源。


推薦閱讀: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