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的父母帶的小孩與有矛盾不離婚的父母帶小孩,哪個對孩子的人生更好。?
聽許多父母說過,我不離婚都是為了你們,到目前為止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為了我們(個別時候會有父母沒離婚的慶幸)我主要想知道為什麼為了我們,以及哪種父母的生活狀態對孩子比較好。……………………………這段時間過的不好就問了這個問題,不好的原因和父母沒有關係,有自己的原因,也有周圍人的原因(跑題了)……………………………
一個完整的家庭對於孩子的成長當然很重要,不過前提是和諧。
不少家庭其實父母之間早已是矛盾重重,只不過借著:孩子還小,或者為了孩子的由頭勉強在一起維持一個家庭完整的表象。
有些是「演技派」:孩子面前一團和氣,孩子不在冷若冰霜或者水火不容。可是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原本的不和勉強壓制,還要裝著你儂我儂,總有崩盤的那一天,對於孩子來講那簡直是無法理解啊:為什麼早晨還好好的爸爸媽媽晚上就打的不可開交了?!他們根本就無法接受好嗎,太突然了。再或者,你以為孩子出門了,立馬夫妻二人翻臉,你怎麼知道孩子不會下一秒推門進來呢?就算你們一切都維持的很好,沒有露餡兒,可是孩子的心思是很敏感的,你的眼神你的微表情,孩子都可以看出蛛絲馬跡,即便無法具體說出來,可是孩子心裡早就有些印象了。
有些是「苦情派」:經常因為夫妻關係中的委屈、不滿等等,一把鼻涕 一包眼淚的在孩子面前抱怨:我都是為了你,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離婚了!因為你我才受這氣!你不僅僅是在抱怨,你是在讓孩子背負上沉重的罪惡感:因為我,媽媽/爸爸才受苦的,孩子會認為自己是父母的累贅,父母不幸福的根源,甚至根本不應該存在的,會變得內向,不合群,在學校受了委屈也不願意或者不敢說出來,長此以往孩子要麼成為隱形人,要麼變得叛逆。
有些是「暴力派」:一言不合就出手,根本不避諱孩子,想出手時就出手。孩子天天耳濡目染認為家庭關係就應該如此,認為人與人之間就應該這樣,在學校也會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長大了之後的家庭關係也會充斥著暴力。
很多家長打折為了孩子的旗號勉強維持婚姻關係,其實更多的是自己的不甘心或者沒有勇氣不願意或者不敢斷開這個婚姻關係,不甘心沒勇氣拋開,但是又不如意,壓抑的情緒總要找到出口發泄,很多時候孩子就成了出氣筒,家長會想:如果沒有孩子我該多自由,如果沒有孩子我就沒有牽掛了,如果不是因為孩子我早就離婚了……這種想法會以各種語言形式和行為表現出來,孩子其實是生活在你抱怨的陰影里,你們辛辛苦苦的維持著這種表面的完整,對於孩子來說體會不到溫暖,只能感到莫大的壓力和冷漠。
所以,真的無法繼續這場婚姻了,就跟孩子開誠布公:我們的夫妻關係結束了,無法再做夫妻。但是我們仍然是你的爸爸媽媽,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愛你。夫妻關係的終結,不意味著和孩子的關係的終結,希望夫妻能夠在無法維持夫妻關係的情況下開誠布公的達成在孩子方面的默契,只要孩子仍然能夠體會父母的愛,那麼孩子面臨的就不是破例的家庭,而是兩個家。
謝邀~
我父母尚未離婚時,我母親曾多次在與父親吵架後和我說:如果不是為了你,我早就和他離婚了。
當時還小,聽了只覺得心裡不舒服,難受,並沒有做太多思考。在他們吵架時我的內心通常都處於焦灼狀態。現在想來,並不覺得父母有認真思考過到底那種方式是適合孩子的,只是傳統認知里存在這種完整會比不完整好的概念。
後來父母離婚,我被判給母親,那三四年我過得舒坦也不舒坦,舒坦是相對於後來兩人因外力因素又住到一起時我的狀態而言的:兩人又回到一起後,經常在吃飯時吵起來。你可以想像一下三個人圍桌而坐,兩個人在用盡全力指責另一方時的情景,那段時間我每次吃完飯都會不自覺地長長嘆一聲氣:現在想來實在是一種煎熬。我的父親誠然是善良的人也是傳統定義上愛我的人,但他極易被激惹且不通人情,住到一起後我做事說話都要小心翼翼,因為我不知道會因為我哪件事哪句話「不正確」而遭到嚴厲的斥責和對我人格的貶低。也因為這個緣故,我對父親的情感十分複雜。
那三四年間的不舒坦是什麼呢,我的母親屬於那種不會在精神上關懷我甚至要我去給予她精神力量的人,作為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來說這個任務並不輕鬆。(我一直都是自己開導自己,因為父母沒能力給我這種幫助)父母離婚的事情其實對孩子是個很大的衝擊,不管孩子承認與否。我的不舒坦一方面源於離婚這件事帶給我的情感衝擊,另一方面源於在某種程度上我要在精神上照顧我的母親。
看了上面這些你會發現我兩個時間段里過得都不怎麼好(笑)。其實真正對孩子好的生活方式,需要父母自己去認知,而這又要求父母有這種認知能力,如果父母本身就沒有一個相對健康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那麼無論是哪個選項,對孩子來說都不是好的那一種。
誠然,人無完人。
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和矛盾重重的家庭長大的孩子都是有利有弊的,也許你的父母看的是利而你看到的是弊。
這個問題視個人家庭而定,你自己感覺。如果你覺得你的父母分開更好,可以告訴他們。
另外,我覺得一家人在一起生活肯定是有矛盾的,也許你的父母說那句話是氣話。你說呢?
不離婚不矛盾好於離婚不矛盾,好於離婚有矛盾,好於不離婚有矛盾。
離婚更好,父母的貌合神離絕對是童年陰影,而且會給孩子一種父母還有和好可能性的幻想。
看矛盾的深淺吧!如果只是階段性的雞毛蒜皮就緩一緩,如果是原則性問題還是放彼此一條生路!
就是主要帶孩子的那個人,她快樂,孩子就快樂。
主要是大部分的人,不離不快樂離了也不快樂。就只能選擇一下吧,哪種開心?
感覺還是分開給孩子好的氛圍比較好,但不能阻礙孩子去看對方
離婚後父母帶小孩,也得看是什麼樣的氛圍。比如我,從小父母不相往來,不準母親看望我,給我買東西,家裡的照片都塗黑了,總說母親壞話。這樣也非常不好,讓我對母親有莫名的敵意,成年以後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消除。我自己後面也不幸離婚了。因為我曾經的經歷,所以我不要和前夫扯什麼經濟糾紛了,一切從孩子角度出發,與前夫達成共識,不在孩子面前說彼此的壞話,不阻攔孩子與任何一方見面,甚至離婚後,還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拍親子寫真,一起吃飯,曾經我與現任,前夫與女朋友,帶著孩子一起吃飯。反正大家就都是朋友了,寒暑假在我這邊過,平常和他父親生活。盡量讓孩子不覺得有什麼。我曾經問孩子,想不想要父母在一起,他說當然想,我說如果在一起我們天天吵架呢?他說還是別在一起了。這樣挺好的。所以,不管是哪種形式,請記住,孩子是你們的,是你們把他帶到這個世界,請對他負責,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
推薦閱讀:
TAG:父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