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褐懷玉|重解道德經 第七十章

作者:星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明

本文將通行本《道德經》與本人以多部簡帛古本合校的版本一併列出,以便讀者比較閱讀。

我在對《道德經》重新解讀的過程中驚訝地發現,老子之說絕非我們平時所能看到的那樣平凡,其中所含深意超乎了我之前的想像。因此本人這版《重解道德經》顛覆了之前所有的版本,是對「古本道德真經」的全新破解,想必應該更為貼近老子的真意了。

究竟如何,請讀者自行品鑒,也歡迎探討交流。如有不喜請略過。

通行版本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古本合校

吾言易知也,易行也;而天下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無智也,是以不我知。

智者希,則我貴矣。

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古本注釋

被:穿。讀pī。

褐:粗布衣。

古本釋義

我的話容易懂,容易行;而天下沒人能懂,沒人能行。

說話有宗旨,做事有重心。

他們因為沒有智慧,所以不懂我。

智者稀少,則我就珍貴了。

所以聖人穿著粗布衣而懷藏美玉。

真經解讀

本章的歧義頗多,也有很多人對老子的言論提出了質疑,而這些歧義和質疑正是老子在此發出慨嘆的緣由之所在。下面我們就來讀一讀老子的肺腑之言。

吾言易知也,易行也;而天下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

老子說自己的言語既易懂又易行,可天下卻沒人能懂、沒人能行。從這句話中,我們能讀出老子深深的無奈之情。大千世界,芸芸眾生,老子是眾人皆醉我獨醒,這不由得令他感到有些悲哀。

老子所寫的文字的確是樸實平易的,人們按照當時的語言習慣,一定是可以看懂的。只是《道德經》在開始流傳之後至漢魏的數百年間產生了諸多畸變,使原本通俗易懂的文章,變成了晦澀難解的天書。但我們並不能因此而否認老子之言本來的易知性。

老子的主張也的確並不難行,他所倡導的行為方式主要有如下幾點:無為、無知、無欲、無私、無名、無事、無執、不言、不強、不傷、謙退、為下、自然、貴生、知足、知止、慈、檢、不爭。仔細看看這些行為方式,確實沒有特別高難度的動作。可真的做起來,又好像每一項都得努力修行才行。

本來很好懂的言語,天下卻沒人能懂,這是為何?原來人們即便是弄懂了文字表面的意思,也難懂文字所蘊含的深刻道理。而人們如果連這些道理都難以心領神會,更何談依言奉行呢?所以天下也就沒人能行了。

當然,說天下沒人能知、沒人能行是一種誇張的表現手法。不過也確實有很多人雖然在閱讀《道德經》,或者曾解讀過《道德經》,但是從心裡壓根就不認可老子的思想,認為他所講的道理在現實中根本就行不通。

比如老子著重講的「無為」,很多人就接受不了。他們認為「無為」就算不是什麼事都不做,也是一種很消極的態度。如果人們都「無為」了,就沒人管事兒了,那就得天下大亂了。

也有人認為「無為」不是給老百姓講的,只有統治者才能夠「無為」。如果老百姓真的「無為」了,那就得喝西北風了。而統治者卻可以「無為而治」,給人們都安排好工作,自己在旁邊指手畫腳就行了。

你看,僅這一個「無為」,人們的理解就如此混亂。然而,「無為」的真正含義是不刻意而為。其所蘊含的道理是順其自然、放下執念,順應自然規律,消除主觀意識的局限,從而實現「無不為」的結果。試問,順其自然怎麼就得天下大亂了?放下執念怎麼就得喝西北風呢?而事實上,那種為了表面的安定而實施的強權統治,為了名利地位而爭鬥的所謂奮發有為,都是強烈執念的表露,也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妄行。這其中深刻的道理,有幾人能理解?那種充滿靈性的道行,又有幾人能踐行呢?

知是行的前提,不論是顯意識的知還是潛意識的知,只有能知才能行,不能知必然不能行。而能知卻不能行者,一定不是真知,他是知而不懂。不能發自內心地理解與認同,自然就不會付諸行動了。可見,知行合一必須得建立在理解與認同的基礎之上,否則必定會造成人們的陽奉陰違和言行不一。既然對於老子之言,天下人連能知都難以達到,那麼「莫之能行」就是必然的結果了。

言有宗,事有君。

說話有宗旨,做事有重心,這是言與行的基本原則。老子本人說話、做事一定都會遵循這個原則。因此,他講道不離大道自然,行事不忘唯道是從。然而如他這般「言有宗,事有君」,且言行一致、謹言慎行之人,卻得不到天下人的理解,甚至還被視為不肖之人,豈不是很無奈的事嗎?

夫唯無智也,是以不我知。

有這許多無奈,究竟何故呢?老子在此給出了解答——這是人們缺少智慧的緣故。在前文中老子曾經講到,「使我介有智,行於大道,唯施是畏。」(第五十三章)這正好與本章相呼應。老子知道自己是孤獨的,上天讓他獨自擁有智慧,行於大道之中,所以說世人相對於他而言則是「無智」的;正因為世人「無智」,所以就不懂他;又因為世人不懂他,所以推行大道是令他有所顧忌的。而其下一句,「大道甚夷,民甚好解」則與本章開頭的「吾言易知也」含義相同。

老子不止一次提到自己「有智」的孤獨,以及對世人「無智」的無奈。這可以說明他根本不希望世人都是愚人,只有他是智者。老子可沒有那麼狹隘,他希望這世上都是智者,只可惜「下士」太多,聽聞大道而捧腹大笑的人太多。

在帛書《老子》及通行本《道德經》中,本句的「無智」都寫為「無知」。古「智」、「知」相通,到底是「智」還是「知」得根據文意來分辨。《道德經》全文反覆強調「無知」——不去知道無益的知識——的重要性,如「恆使民無知無欲也」(第三章),「愛民括國,能毋以知乎」(第十章),「絕知棄偏,民利百伾」(詳見《重解道德經》第十九章)。「無知」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之一,怎會在此又對人們的「無知」表示遺憾呢?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因此這裡所講的必然不是「無知」,而應該是「無智」。

老子指出,正是因為人們的「無智」,才使得人們不懂他,不理解他所講的道。這是對事實的陳述,而不是對人們「不我知」的抱怨。「人不知而不慍」的道理,老子肯定也懂。

智者希,則我貴矣。

不得不承認,世間的智者的確是非常稀缺的,絕大多數人都是處於智慧未開的狀態,所以佛家將智慧與開悟作為修鍊的重中之重。老子也非常了解智慧的重要性,因此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有無智慧就是自己與世人思想差異如此巨大的根源所在。而且,正是因為智者非常稀少,所以像老子這樣的智者就顯得極為珍貴了。這也是對事實的陳述,而並沒有什麼自吹自擂的意思,不要想歪。

人們往往由於通行本《道德經》中的一句「慧智出,有大偽」而認為老子是反智的。但實際上,從楚簡《老子》的相應文字來看,老子根本就沒講過這句話。在帛書《老子》中就已經杜撰出了一句「知慧出,安有大偽」,而到了通行本《道德經》又改成了這句膾炙人口的「慧智出,有大偽」了。如此看來,這種反智的觀點是漢朝以後才被加入《道德經》之中的。所以說,老子從來不是反智的,他反對的是無益的知識。

這裡的「智者」同樣不能理解成「知者」,更不是「知我者」。這句「智者希」是沿著「夫唯無智也」的思路接著往下講的,以說明世上缺少智者的無奈現實。古文之弊,一字百意;不悟其理,難解其意。一個「知(智)」字,就能讓人們暈頭轉向,看來世人不懂老子,也不都是世人的問題。

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世間的智者是稀缺而珍貴的,而作為聖人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他首先得是一個智者。所以老子說,聖人雖然穿著粗布衣,表面上看起來非常普通,而他卻在懷裡藏著美玉呢。這個美玉其實就是智慧的象徵,而「被褐懷玉」正是老子自身的寫照。

老子用穿著粗布衣而懷藏美玉的形象來比喻聖人雖外表樸素卻內藏智慧的特質。可有些人總喜歡往歪處想,以為這是老子在抱怨自己懷才不遇——懷揣著寶玉卻只能穿粗布衣,沒人識貨啊!這真是笑話,聖人會為了換取錦衣玉食而兜售自己的寶玉(智慧)嗎?會因為自己沒有賣個好價錢而抱怨生活嗎?有這種令人哭笑不得的想法,只能說他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僅從這一點就能讓人體會到老子對於「天下莫之能知也」的無奈之情。

本章評述

本章的核心就是「智」,是智慧的「智」。如果把這個「智」字理解成「知」,則文字的各種歧義就產生了。而以「智」字解,則文意明了、言簡意賅。老子發現,世人的最大問題就在於「無智」。惟其如此,才使得天下人「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才使得世人「不我知」。

智者是如此的稀缺而珍貴,於是老子形象地將聖人描述為「被褐而懷玉」。而他自己也是一樣,在平凡的外表之下隱藏著美玉一般的智慧。世人不能理解聖人的智慧,更不能踐行聖人的教誨,聖人想推行大道卻「唯施是畏」,難怪老子會如此感慨呀!


推薦閱讀:

TAG:道德經(書籍) | 文化 | 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