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和長公主,誰的地位更高?

各位知乎大神肯定以為我腦子瓦特了(‵﹏′),事實上題主之前也對此也沒有任何疑問,一個是姑姑,一個是侄女,按照輩分來肯定姑姑大嘛!

直到今天讀到一段關於太平公主的史料:「李顯複位之後,太平公主逐漸走到幕前,積极參与政治。她受到李顯的尊重,李顯曾特地下詔免她對皇太子李重俊、長寧公主等人行禮。」 Σ( ° △ °|||)︴這是什麼情況?!堂堂鎮國太平公主,居然原本要對自己的侄女兒行禮?!難道說因為當朝公主更尊貴嗎?

我們知道,公主、長公主、大長公主的三級劃分,始於漢代。然後題主搜集了一下東漢喪葬規格的資料,《後漢書·禮儀志》記載,皇帝使用金縷玉衣,諸侯王、列侯、始封貴人、公主使用銀縷玉衣,大貴人、長公主使用銅縷玉衣。如此看來,公主似乎比長公主更尊貴。

所以歷史上,公主和長公主,究竟誰的地位更高呢?(>﹏<)

相關問題:

公主和親王妃,誰的地位更高一點?誰應該向誰行禮?


謝邀,我好像沒有看到過太平公主有「進封」為「長公主」的記載,只提到過加號「鎮國」;

《新唐書·諸帝公主列傳》:

永淳之前,親王食實戶八百,增至千輒止;公主不過三百,而主獨加戶五十。及聖歷時,進及三千戶。預誅二張功,增號鎮國,與相王均封五千,而薛、武二家女皆食實封。主與相王衛王成王、長寧安樂二公主給衛士,環第十步一區,持兵呵衛,僣肖宮省。神龍時,與長寧、安樂、宜城、新都、定安、金城凡七公主,皆開府置官屬,視親王。

東漢公主制則見如下;

《後漢書·皇后紀下》:

漢制,皇女皆封縣公主,儀服同列侯。其尊崇者,加號長公主,儀服同蕃王。諸王女皆封鄉、亭公主,儀服同鄉、亭侯。肅宗唯特封東平憲王蒼、琅邪孝王京女為縣公主。其後安帝、桓帝妹亦封長公主,同之皇女。

至於《禮儀志下》中記載的喪葬服飾間的差異,位尊可能不是唯一決定因素,始封貴人比大貴人規格要高,就應是多在表哀悼程度;

《續漢書·禮儀志下》:

諸侯王、列侯始封、貴人、公主薨,皆令贈印璽、玉柙銀縷;大貴人、長公主銅樓。


這個問題很好解釋,首先按照輩分來說,姑姑當然長於侄女,但是皇家先君臣後父子,皇后的家人都得給皇后磕頭請安,更不用說姑侄了。

那麼按照等級來說,太平公主和長寧公主怎麼來評判高低呢?

唐朝的公主,其尊卑都在封號上。

唐朝公主按例都是地名為封號,比如:

太平公主、長寧公主、襄陽公主、平陽公主、蘭陵公主、長林公主、普寧公主等等。

其封號中地區的大小,決定了地位的尊崇與否。

太平公主,太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

長寧公主,長寧是一個地方的名字。

唐朝實行州、郡、縣的三層分級管理。

州高於郡高於縣。

長寧是州、太平是縣,所以長寧公主的等級高於太平公主。


長公主和公主同樣是皇帝的女兒,長公主是先帝的女兒,皇帝的姐妹,公主是皇帝的女兒,長公主給公主行禮?難道先帝要給皇帝行禮?長公主的頭銜來自於先帝,不是來自於皇帝,已經崩逝的皇帝也是皇帝,現任皇帝要跪拜先皇帝的靈位,如果再世,那更不必說,先皇的皇后高於皇帝的皇后,先皇的妃嬪高於現任皇帝的妃嬪,先皇的兒女當然也高於現任皇帝的兒女,同樣的身份,自然是輩分越長地位越高,太上皇高於皇帝,皇太后高於皇后,太妃高於妃,親王長公主高於皇子公主,要明白:皇太后也是皇帝的妻子,皇太妃也是皇帝的妃嬪,親王也是皇帝的兒子,長公主也是皇帝的女兒,不是只有現任皇帝才是皇帝,長公主除了皇女外還有皇姐妹的身份,何況還是姑姑


瀉藥。

題主那個史料,出自《舊唐書·中宗睿宗本紀》

詔曰:「君臣朝序,貴賤之禮斯殊;兄弟大倫,先後之儀亦異。聖人之制,率由斯道。朕臨茲寶極,位在崇高。負扆當陽,雖受宗枝之敬;退朝私謁,仍用家人之禮。近代以來,罕遵軌度,王及公主,曲致私情,姑叔之尊,拜於子侄,違法背禮,情用惻然。自今已後,宜從革弊。安國相王某及鎮國太平公主更不得輒拜衛王重俊兄弟及長寧公主姊妹等。宜告宗屬,知朕意焉。」先是,諸王及公主皆以親為貴,天子之子,諸姑叔見之必先致拜,若致書則稱為啟事。上志欲敦睦親族,故下製革之。

這個只能表示親貴,不能完全表述地位問題。

按照《舊唐書·百官志》:凡外命婦之制,皇之姑,封大長公主,皇姊妹,封長公主,皇女,封公主,皆視正一品。

從品秩上來說,都是一致的。

另外,《古今圖書集成》記載了幾個事件:

(一)公主下降始行婦見舅姑之禮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杜佑通典貞觀中侍中王珪子敬直尚太宗女南平公主禮有婦見舅姑之儀自王姬下降此事多略珪曰此禮之廢由來久矣今上欽明動循法制吾受公主謁見豈為身榮哉所以成國家之美耳於是夫妻西向坐公主執行盥饋之道禮成而退物議善之是後公主有舅姑者皆備婦禮自珪始也

(二)顯慶二年三月戊申禁舅姑拜公主父母拜王妃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按杜佑通典顯慶二年詔曰比聞公主出適舅姑皆降禮答拜此乃子道雲替婦德不循何以式序家邦儀刑列辟自今以後可明加禁斷使一依禮法若更有以貴加於所尊者令所司隨事糾聞

(三)顯慶三年詔公主不得與縣主同稱出降


謝邀。

唐史不太熟,以明代為例勉強給題主做個參考。

公主除題主所說的三個稱呼,在明代還有太長公主的叫法

但這些在禮制上並沒有明顯的區別。

洪武四年正月,禮部制定公主駙馬稱號。

「今皇姑稱大長公主,皇姊妹稱長公主,皇女稱公主,其夫皆稱駙馬,秩從一品。」

洪武九年二月定諸王、公主歲供之數。

「公主未受封每歲支紝絲一十匹、紗一十匹、羅一十匹、絹三十匹、夏布三十匹、木棉布三十匹、綿二百兩;已受封賜田莊一所,歲收糧一千五百石、鈔二千貫。」

洪武二十七年七月,重新制定公主、郡主的婚禮封號。

「皇姑曰大長公主,皇姊妹曰長公主,皇女曰公主,親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縣主。。。公主夫曰駙馬都尉,祿秩依前比從一品。。。自公主以上俱受冊,郡主以下俱受誥命。。。。公主及駙馬都尉,歲食祿米二千石。。。」

以上資料來源於明實錄類纂宮庭史料卷。

明史卷121中16位太祖女兒中,明確記載進封為長公主的只有寧國公主。另外英宗實錄記載太祖女南康公主於永樂初封長公主。仁宗後,公主進封大長公主、長公主才成為常制。

從上面關於公主的制度形成上可以看出,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除稱呼上沒有什麼不同,品級待遇完全相同。

另據明史,公主冊封禮儀與太子妃相同。公主的服冠與親王妃相同,「惟不用圭」。都沒有說明三者之間有什不同。

當然受皇帝喜愛的公主,會受到特別的優待,但不會超越禮制。

朱元璋最喜歡的壽春公主,「賜吳江縣田一百二十餘頃,皆上腴,歲入八千石,逾他主數倍。」

朱棣的小妹寶慶公主,算是長公主。成祖即位時才八歲,長兄如父,由皇后撫養長大。出嫁時嫁妝是其他公主數倍,並由皇太子送親。


我只是好奇史料竟然是現代漢語寫成的。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文化 | 影視 | 禮儀 | 君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