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嘌呤氧化酶是嘌呤合成路徑所需的關鍵酶,抑制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就能抑制嘌呤向尿酸的轉化,從而減少尿酸的生成,降低血尿酸水平。雖然8成以上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尿酸排泄方面的障礙,但在國外的痛風指南中,抑制尿酸合成的黃嘌呤氧化酶抑製藥,被推薦為首選的降尿酸藥物。在國內,苯溴馬隆(尿酸促排葯)是目前處方量最大的降尿酸藥物,不過,隨著非布司他的普及,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逐漸成為了主流。
1、別嘌醇
別嘌醇的基本藥理作用是競爭性抑制黃嘌呤氧化酶,阻斷次黃嘌呤和黃嘌呤轉化為尿酸,減少尿酸生成。別嘌醇還具有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的作用,但這一作用並非僅通過降尿酸實現的,而是同時抑制黃嘌呤氧化酶,降低血管內皮氧化強度的結果。別嘌醇和嘌呤在結構上高度相似,因此別嘌醇除了參與嘌呤分解代謝的調節外,還參與嘌呤其他代謝的調節,這些作用,可能就是別嘌醇不良反應的基礎。
別嘌醇對黃嘌呤脫氫酶的親和力較弱,因此需要重複大劑量給葯以維持作用。一般初始劑量為50到100毫克,每日1次。每2到5周漸增劑量,至300毫克每日1次或100毫克每日3次,最多可用至800毫克每天(歐洲痛風指南推薦)。雖然目前別嘌醇的劑量傾向於超過常規劑量,但當每日400毫克仍不能將血尿酸濃度降至目標水平時,應尋找並糾正導致高尿酸血症的其他原因。
別嘌醇主要通過腎臟排泄,因此,合併腎功能不全的痛風患者,應根據腎小球濾過率給葯。別嘌醇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皮疹、胃腸道不適等。歐洲指南建議,一旦出現別嘌醇相關的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葯。別嘌醇嚴重的過敏反應(AHS)少見但可致命,AHS的發生,和別嘌醇的初始使用劑量、腎功能不全、使用利尿劑、HLA-B5801基因等有關。我國台灣地區的痛風指南提出,AHS的平均出現時間為開始服藥後47天,因此,首次開始服用別嘌醇時,一個月後再開始逐漸加量,可以儘可能地減少AHS的風險和嚴重程度。
2、非布司他
和別嘌醇相比,非布司他是一種新型的選擇性黃嘌呤氧化酶抑製劑,具有非嘌呤的分子結構,能通過非競爭機制和黃嘌呤氧化酶結合,對後者的的抑制更具有特異性,因此較小劑量就能發揮強大的黃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療效可能優於別嘌醇(研究表明,非布司他40毫克每天的降尿酸效果不劣於別嘌醇300毫克每天),而且不良反應比別嘌醇小。
非布司他的常用劑量是40到120毫克每天,按照我國的國民體重,40毫克每天的劑量已經能夠使大部分患者的血尿酸值達標。此外,非布司他的藥效不受食物和胃酸的影響,可在任何時候服用。至於是選擇每日一次服用還是每日分二次服用,則可根據患者自身的病情來決定。總的來說,不論是哪種類型的降尿酸藥物,多建議在早上或上午服用,如此可以方便大量飲水,以降低尿酸性腎結石的發生風險。
非布司他是雙通道排泄藥物,不完全依賴腎臟排出,因此對輕中度腎功能不全的痛風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尤其適用於對別嘌醇過敏或效果不佳的痛風患者。非布司他的不良反應主要有肝功能異常和潛在的心血管風險,對於年老以及合併肝損和(或)心血管疾病的痛風患者,需要謹慎使用。更多非布司他的相關用法,可參閱我們之前的系列文章。
3、托匹司他和BCX4208
托匹司他也是一種特異性的黃嘌呤氧化酶抑製藥,其抑制作用具有高度選擇性,對嘌呤、嘧啶正常代謝過程中的其他酶沒有抑制作用。更重要的是,該葯幾乎100%通過肝臟和膽汁代謝,不經過腎臟排泄,因此特別合適合併腎功能不全的痛風患者,初步的研究結果顯示,托匹司他常規劑量的療效優於別嘌醇。目前,托匹司他僅在日本有售。
BCX4208是一種全新的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尚未用於臨床),它的降尿酸作用不是通過抑制黃嘌呤氧化酶來實現,而是通過抑制黃嘌呤氧化酶上游的相關酶來抑制尿酸的合成。也就是說,BCX4208可以減少黃嘌呤和次黃嘌呤的生成,當它和非布司他等黃嘌呤氧化酶抑製藥合用時,可以同時在前後兩個關鍵位置抑制尿酸的生成,從而發揮強大的降尿酸作用,極大地提高了尿酸的達標率。
小結一下:在實際臨床中,不論是哪種類型的高尿酸血症(生成增多或排泄減少),應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似乎都能見效,大多數的痛風患者也沒有對自己的高尿酸血症進行分型。但日本指南明確指出,尿酸排泄能力低下的痛風患者,使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時,容易增加藥物的血中濃度,其蓄積可能會促進副作用的發生。因此,為了減少副作用,對於尿酸排泄減少的患者,如果沒有禁忌症,原則上建議處方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
推薦閱讀:
TAG:痛風 | 血尿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