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樣的案例會讓我想起我的一些青少年來訪者。我跟不少青少年抑鬱甚至想自殺的個案工作過。在我有限的經驗中會發現這些個案都有一個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些孩子的父母(尤其是媽媽)都缺乏共情能力。(共情能力指的是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有些個案,他們可能與最好的朋友鬧掰了,可能因誤會被其他同學孤立,還可能遭遇了校園暴力。總之,他們遭遇了對他們現在來說特別重大特別難受的事情。他們會嘗試去找人傾訴,比如跟媽媽傾訴,但他們的媽媽並不能理解他們的處境,而是劈頭蓋腦一頓指責:「你要反思你自己的問題」、「別人怎麼沒被孤立」、「你性格這麼差你活該」、「多大點事你真懦弱」...
這些媽媽說的話無異於在孩子的傷口上補刀。這樣的補刀對於青少年來說真的是一件太委屈太憤怒也太絕望的事情,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現在被公司辭退失去收入,回家再被全家人數落的那種絕望。
在這樣缺乏共情性養育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對於自身的情感體驗和調節的能力本身就會比較欠缺,加上有些還從父母那裡內化了不少對自己的攻擊和指責。當一次重大的刺激到來,孩子陷入強烈的痛苦中,他們感到難以承受,如果父母再傷口撒鹽,他們會感到更加絕望。
青春期的孩子因為大腦激素的作用本身感受到的情緒強度就比成人高,而他們的大腦發育還沒有完全完成,因此對於衝動的控制能力也比成人弱。所以青少年自殺當中衝動自殺的比例是很高的,悲劇往往都是這樣釀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