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上海的地方美食,現在還好么?

每次到達一個城市,吃貨們最關心的自然是,哪裡有好吃的。

作為土著上海人的動物君也曾無數次的問過:「你覺得上海什麼最好吃呀?」這個問題。

曾經我能十分堅定的推薦南翔小籠上海生煎之類的美食小點,因為雅俗共賞,外地人也能輕鬆接受,還不必受點菜的眾口難調之苦。但如今卻越發覺得難以開口,原因無外乎許多老上海記憶中的味道,現在大多已經不在似兒時記憶中那般美好,而如果推薦粢飯豆漿油條之類,又顯得了無誠意。

加之近幾年上海的美食地圖可說是被「網紅」一詞所佔領,從杏花樓蛋黃肉鬆青團、到喜茶鮑師傅LADY M,連星巴克的烘焙工坊,都已經成為了必不可少的打卡地之一。先不論好吃與否,話題性反倒成了第一要素。

動物君更是聽非本地的吃貨朋友十分嫌棄的說上海是美食的荒漠…根本沒什麼好吃的。

本土的傳統味道似乎已經被逼到了餐桌的角落,只有在一些老阿姨老爺叔聚集的地方還依稀能感受到他們往日的榮光。

這些經歷了歲月洗禮的海派味道,究竟還好嗎?靠想是不行的了,還是去試試吧。

城隍廟南翔小籠

也許你和我一樣,在上海野蠻生長了幾十年,不曾從東方明珠俯瞰過浦江兩岸,也沒有到過野生動物園餵養過獅子老虎,但你的記憶里,肯定不缺乏一家人一起跑到城隍廟吃南翔小籠的畫面。

由於坐落於上海市中心地區,加之聲名遠播,無論你身邊的親戚朋友乃至網上的媒體點評怎麼說,城隍廟的小籠始終都是那麼的門庭若市。

許久未見的城隍廟小籠格局依舊,一樓、二樓、三樓的小籠售價由低到高,一樓只能外賣拿著餐盒吃,二樓開始則有了座位,三樓還分為幾個別廳,裝修和服務更是十分地道。

至於口味,可謂一言難盡,一樓的咸腥味十足,感覺比之街邊隨時可見的蘇州湯包館都略有不如,樓上的也只能說達到及格的水平,但價格可就會遠超出你對於小籠包的想像。

不過,我肯定不是第一個告訴你不要去那裡吃小籠的上海人,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但那又怎麼樣,誰還沒個嘗鮮的時候。而且轉念一想,北京南鑼鼓巷、南京夫子廟、長沙火宮殿,不也都是這樣的么?

大壺春生煎

生煎作為上海美食的一張名片,大致可分為全發麵半發麵不發麵三種流派。

常年以來這三者究竟哪個更正宗,哪個更好吃一直是人們聊起生煎的討論重點。但我覺得這其實很簡單嘛,完全取決於…你是吃哪種長大的而已。

但其中最古典的上海味道,莫過於創始於1932年的大壺春無湯生煎了。

近百年的光陰流轉也改變不了大壺春做全發麵生煎的傳統,只用醒發完全的麵糰,1比1經典的皮餡比例,和始終如一的鮮甜口味無體現出大壺春對於老上海味道的堅持。

但如今大壺春也有追趕時代的潮流的一面,推出了蛤蜊大蝦之類的海鮮品種。

不過最為經典的大壺春生煎,還要說是經典鮮肉的。在排隊買生煎時,看師傅開鍋撒上蔥花芝麻的動作,更是能讓期待值到達頂峰。趁熱吃上一隻還香氣四溢的生煎,那蓬鬆飽滿的麵皮和緊緻豐盈的肉陷之間的微妙平衡感,正是從小吃到大的那種味覺體驗。

這兩年四川路的大壺春榮登米其林必比登似乎也沒有改變大壺春的氣質,吃完的無限飽滿之感應該是我中意大壺春的最大原因吧。

鮮得來排骨年糕

要說到鮮得來排骨年糕的歷史,就要追溯到1921年了,當時創始人何世德僅憑一張桌子幾條長凳支起的小攤,由於手藝精湛、物美價廉,因此在上海灘逐漸名聲鵲起,被食客們冠以了「排骨大王」的稱號。

在解放後鮮得來經歷了幾番周折和改名,成為了國營餐館,並在1993年被國家授予了第一批「中華老字號」的稱號。在同一時期,其店面也從西藏路的小鋪面搬到當時上海美食中心的雲南路。

曾經鮮得來的排骨年糕可是動物君心中的絕頂美食之一,偶爾有機會去吃,不一口氣吃上個三客就覺得吃虧了似的。

但如今的鮮得來排骨年糕已有名不副實之感,記憶里的泰康黃牌辣醬油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鮮得來自有品牌的辣醬油,排骨的營養不良程度令人咂舌,這還是穿上了厚厚的面衣以後的效果,印象中的香脆風味蕩然無存,更可怕的是曾經招牌的醬汁也淪落到了菜場級別,讓人有放棄這塊排骨的衝動。唯一讓人欣慰的是年糕,軟糯而又勁道,不蘸醬的部分更是能吃到淡淡的年糕香。

也許有些記憶里的味道,也是相見不如懷念吧。

小紹興白斬雞

小紹興的故事要從1939年紹興人章元定來上海說起。當時由於他工廠破產,不得不到上海來批發雞鴨謀求生計,借著業務之便,幾年後他們便在八里橋路(今雲南南路寧海東路口)擺起了小攤,做起了賣白斬雞、雞頭雞腳的生意。

後來的故事應該不用多說了,這又是一個從小商小販進化成飯店連鎖的傳奇故事。此後雖然肯德基、振鼎雞、張鼎雞等等吃雞的店層出不窮,但小紹興仍然佔據了「雞」頭的位置,始終是白斬雞一哥。

小紹興白斬雞皮脆肉嫩味鮮的奧秘就在於反覆的燒煮和冷卻,這樣處理後的雞皮油亮、雞肉緊實,只是看到就會讓人食慾大增。

喜歡吃白斬雞的,大多十分鐘愛它的醬油,甚至可以說,沒有了醬油的白斬雞就會變得索然無味了。咸香鮮甜的醬油與增鮮提味的蔥薑末構成這一獨特的風味,不只是用來蘸皮脆肉嫩的雞肉,倒在雞粥或者麵條里,那更是讓人越吃越香,不能自已。

所以雞粥、雞血湯和雞骨醬面自然成為了白斬雞的最佳搭檔,香稠的粥,咸鮮的湯,脆嫩的雞,果然這樣吃才是最痛快的啊。

「地方」小點

根據你所居住的地方不同,你的記憶里可能還會有:紅寶石、凱司令、哈爾濱食品、國際飯店、長春食品、沈大成、虹口糕團廠、王寶和、光明邨、老大昌、靜安麵包房等等等等,這大概就是上海版的距離決定口味吧。

如此眾多的「地方」美食要吃個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過如果你把時間放大到幾十年的話,也許也不那麼困難了。

紅寶石的鮮奶小方還是性價比十足,哈爾濱食品的原味白脫,奶香濃郁,開始吃了就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血糖更是感覺要突破天際。凱司令經典的栗蓉奶油杯保持了其細膩的口感,而且沒有下面的蛋糕也有助於減輕吃甜品的負罪感。

前一分鐘還被甜膩的不行,後一秒轉到南京路人民廣場淮海路就忙不急的想去沈大成國際飯店和光明邨買些甜甜鹹鹹的東西帶回去吃。其實非時令節假日(例如中秋節),糕團蝴蝶酥鮮肉月餅的隊伍倒也還可以接受,為了吃,咱們還是忍忍吧。

文 || 王大喵

編輯 || 小狼

校對 || 小蛋&小虎

部分圖片來自於網路


推薦閱讀:

TAG:美食 | 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