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很自然地要逃避焦慮的情緒而不是選擇直接面對?如何從進化心理的角度解釋這個問題?
面對引發焦慮的事情,如果不是那種必須解決不可的,人為什麼大多數時候會很自然地選擇通過轉移注意力逃避掉,而不是直面引發負面情緒的事情。比如明知道晚上應該多學習一些,卻在做一些無意義的事(如刷新聞),一想起來就覺得焦慮,於是更加把注意力放到不會引發焦慮的事情上。
從任何角度看,直面焦慮源應該都能讓長效收益最大,為什麼人天性還是會選擇迴避焦慮源。
你搞反了,不是焦慮讓人無法面對,而是因為無法面對才產生焦慮。
我不知道如何從進化論的角度討論為什麼人經常逃避焦慮,但我知道也有些人極少會出現焦慮。通常情況下,這類人從小生活在一個相對自由的環境,沒有強加的觀念,沒有強迫性暗示或明示;另一種情況是通過後天的修行達到這麼一種沒有焦慮的狀態。而修行的過程其實是擺脫環境干擾、擺脫固有觀念約束的一個過程。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個人焦慮很大程度是因為社會環境,因為在成長過程中這樣那樣的強迫性暗示、明示以及更為高階的道德、親情綁架等。
或許大家已經明白我想表述的:焦慮,很大比重是成長過程中周圍的環境影響了我們使其在我們腦海中產生,而基因所導致的這部分只能說是一顆沉寂的小種子,而社會環境才是水分、陽光與空氣。
社會環境是如何培育這顆種子的呢?
從小,父母就要我們好好讀書,檢查作業、關注考試成績等等。這本身沒什麼問題,畢竟小孩子不明白讀書的價值,適當引導對孩子是有幫助的。但是,多數的父母都被一個觀念綁架,他們認為小孩子就應該好好讀書、認真寫作業、知曉讀書的好處、認真聽老師講課、乖乖聽父母的話。他們認為這些都是理所應當的,小孩子沒做到,他們便可以用言語甚至暴力來強迫小孩子做到這些。事後還以「自己這麼做全是為了孩子」這個流傳千年的借口來平復內心的愧疚。由於年紀太小,小孩子明白不了父母所講的各種道理,但他們全部的依靠只是父母,無論他們是否明白,他們也只能或多或少去接受父母的觀點,去好好讀書。一旦孩子選擇了屈從,腦海中便同時產生了一個觀念:通過自己的言語、行為乃至意念來控制他人是可以的。在後續成長過程中,社會環境又不斷印證了好好讀書是有價值的,這進一步加深了那個觀念:通過言語、行為乃至意念來控制他人朝我指定的方向走,這種強迫是有價值的。
小孩子太小沒辦法明白讀書的價值很正常,待他慢慢長大,通過自己所見所聞,再加上思考慢慢便能明白這個道理。這個階段,父母若能給予恰如其分的引導,幫助孩子理解而不是強迫孩子明白,孩子便能在一個自由的狀態更好地理解讀書的意義。
除了好好讀書,社會還有太多價值觀。要賺錢、要有名氣、要受人待見、要超越他人,等等。而這些價值觀,通過父母、親人、老師、朋友還有媒體,一點點地以各種方式、明的或者暗的強迫我們接受,這些價值觀之間又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很多人都已經失去分析的能力,只是強迫自己去接受,腦海中的價值觀明明已經出現矛盾,心不再一致而出現分裂,卻還以為這只是自己強迫的力度不夠,未能將所有價值觀都刻在腦海里。
焦慮的本質是什麼?焦慮只是人在通過意念強迫某些人(包括自己)或者某些事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或者說是對自己不想要的某種狀態的逃避。這是焦慮的本質,是一種毫無基礎的思維反應,只是在表層著力。
好了,回到問題本身。人為什麼會經常選擇逃避焦慮?冬天天氣冷,睜開眼時,很多人會有些焦慮,覺得應該起床,但又太冷不想起床。大家覺得這很自然,有點情緒也是自然的。自然嗎?這些思維上的反應都是自然的嗎?不!起床有起床的好處、不起床也有不起床的道理,起不起只是想明白好處與壞處,衡量之後作出選擇,怎麼會有矛盾與情緒?之所以感到焦慮只是因為在人的心中,起床的好處已不僅僅只是起床的好處,而變成一種觀念——起床是好的。這就是強迫性思維,事實不再是事實本身,而變成一種觀念。人焦慮時,腦中極少的比例是在衡量益處與害處,而更多的是在不斷重複強迫性思維,只是在不斷重複我要怎麼樣,而不是思考是哪些東西,哪些好處使得我要這樣。簡而言之,缺乏內源性動力。
在焦慮過程中,人腦被激烈的強迫性思維所佔據,也可以說是被某一個觀念所佔據,所進行的有價值的思維佔比極少,如同電腦被病毒佔領,CPU被病毒控制著進行大量無價值的運算,電腦會變得很卡甚至無法工作。多數人通常無法辨識,會誤以為這些強迫性思維是有價值的,誤以為觀念是可以給自己增加動力的。殊不知,一個空洞的觀念,所能給予的動力來得很急,卻轉瞬即逝。來時情緒格外明顯,人卻沒有任何實質性作為,待這份情緒逐漸平息下來,雜念便趁虛而入,腦海中思考的又是些其他東西,進而習慣性地玩手機、看新聞、看視頻。當然,之後這些活動過程中,人還是會時不時被之前那個觀念侵襲,焦慮的情緒還是會升起。儘管夏日的暴雨來得猛烈,卻比不是清明時節細雨綿綿來得長久。在這一陣一陣暴雨中,人還是進行著習慣性的娛樂活動,只是暴雨使自己玩得不那麼暢快。暴雨只是在拍打著大地,卻無法像小雨那樣滋潤生靈,成為植被生長的源泉。
人類,本來是主動的,本來不會缺少內源性動力。只是社會環境充斥著太多的價值觀、太多的觀念。人已經習慣了按照某種觀念行事,主動思考與衡量卻是越來越少。人其實不會完全信任某個觀念,總會留有餘地,正因為如此,觀念所給予的動力才會少之又少。當我們不再信任某個具體的觀念,回到起點,尊重需求,依靠內心,去衡量、去判斷,內心中本就擁有的那份動力便是內源性動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平緩卻有力道。
碼字不易,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就點個贊吧
因為:運動不一定會瘦!不運動就一定很舒服啊!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我們不妨從古人類能量管理的角度來考慮。生物需要不斷從環境獲取能量以維持生存並繁育後代。那麼有能力始持較高能量富餘的物種便更容易繁育出較多、較佳的後代。怎麼保持富餘呢?通過節省和獲取。
當一個狩獵採集者經歷了一天的奔波,卻只吃了幾顆漿果和一些種子。
「今天的能量是虧損的。」他想。那麼他就要擔心明後天要怎麼辦了。
當你經濟拮据時會採取什麼辦法呢?最簡單的辦法,省吃儉用!--節省。
於是他坐著不動。可單是節省並不能保證生存,時間的流逝同時也伴隨著能量的流失,這個碩大的大腦可是個耗能大戶。這是坐以待斃!求生的本能開始驅動他。他就想賺更多的能量!他要繼續求生!這裡就產生了 期望:我可以獲得更多能量!將來迎娶村口的ahua,生個娃叫ago,等ago長大了讓他替我幹活。這個期望激勵他採取對應的行動。於是就開始做決策了。因為手頭的資源有限,他不得不精打細算。考慮abcdef選項和所需採取的行動,計算每個行動獲得的凈能量期望。然後他發現,每個實施選項所獲得的凈能量的期望,是負的,太簡單的行動和坐以待斃相差無幾。有些行動收益大風險也大,可能消耗過多能量而沒有收穫,甚至面臨死亡--失去全部能量。推算出的現實和原先的期望相差過大了,他有點沮喪,而且前面的頭腦風暴也可能多消耗了一點的能量,他離死亡更近了。
他不甘心,又開始思考,再多想想幾種可能性ghijk…。多休息以節省能量延長生命,但這樣能量沒有富餘,難以繁育後代,採取行動通過付出能量獲得回報,但這讓他害怕。有點矛盾。
頭腦里兩個小人在打架,他時而害怕時而歡欣。
他困了,「明早再做決定吧。」
第二天,他摸著有點空的肚子,開始了新一天的冒險。
本來花了十多分鐘思考寫好框架了,想寫的簡潔一點。但不想太生硬又補充了大量細節,寫著寫著把自己代入,有些意思可能表達的不太清楚,我的理性和情緒有點相互抑制,爭奪著大腦的資源。
簡而言之,焦慮也是一種思考過程,思考的過程要進行歸納、演繹等等複雜的頭腦活動處理內外部世界的矛盾與統一。試想如果上面說的那位狩獵採集者已經成家,兒孫滿堂,不愁吃穿,他還會喜歡花時間/能量去思考如何獲取食物嗎?他會去思考和做更快樂的事或者他認為更有意義的事。那麼為什麼你想到學習就會焦慮,而選擇刷微博來排解焦慮呢?
學習是有些難度的,刷微博簡單而能有種獲取大量(非必須)信息的滿足感,好似我們看了這些信息就能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一般。
我們有太多容易獲得的快樂和虛假的滿足感, 久而久之,快樂的期望水平被拉的太高了,這類似於成癮機制。以至於要到執行稍難的任務就讓我們難以忍受,我們會思考會煎熬,會發生焦慮,但最後我們也會慢慢放棄了思考,因為思考也太辛苦了。
「我選擇死亡!」
面對內心的怯懦和懶惰,我們屈服了,憤憤不平地滿足了。成為了別人口中的「佛系」青年。
如果沒有迫切的現實壓力,對自己而言不快樂的事情誰又願意做呢?
其實我們的身體和大腦並沒有經歷太多的變化。
飛速進化的是文化。
大腦中落後的部分跟不上物質豐富的現代文化。
還好,我們的大腦同樣有更高級的部分。
也許恐懼和懶惰這對老友是進化遺留下來的老問題。但幸運的是知識、理性還有崇高的情感也仍在不斷給予我們前進的勇氣與力量。
如何改變?
1、建立學習這個過程和快樂的聯繫。
2、有意識地識別易獲得而無意義的快樂,減少它們的輸入。3、知行合一。4、有意識地識別懶惰、恐懼,鼓勵自己通過理性和知識來解決問題。人不是要直面焦慮,而是要直面問題。問題不等於焦慮。
1:這是人類的本能,情緒的自然選擇,而且逃避是心理壓力成本最小的行動選擇 2:人總是選擇輕鬆的、容易實現的,把最難處理的放在最後,這也是拖延心理的一種表現 3:人的直覺就是不願意麵對不舒服的東西,比如吵架、暴力、血腥等,人在潛意識就是逃避的
4:更詳細的解答可以到公眾號「婚姻保溫站」了解,那裡會呈現的更詳細
推薦閱讀: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