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很多婦女自己身為女人卻依然重男輕女 ?


女性潛意識不認可自身具有等同於男性的社會地位。

男人養家,女人持家。說穿了就是這個映射。

日本也是如此。韓國亦是如此。東亞三國皆如此,必然不是巧合,詳細原因我能力有限,說不出所以然。

這還真不是傳統文化的鍋,不是舊社會腐朽思想的毒瘤延續至今。

看下面的HK,被一個女人當家的帝國統治99年,算是全面西化吧?張口閉口帶倆英文單詞,海洋法,英式民主。空姐以銘牌上書中文名為恥。

可女性至今依然覺得自己是男性的附屬品,比內地猶有過之。

內地再物化女性,也不敢明目張胆地大張旗鼓。反觀HK,如今依然有娛樂圈幾女共侍一夫,登堂入室,光天化日。大佬圈直接小三當另外的妻子曝光。HK還有點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感覺。

比起來,中國內地還算好的了,至少90年這輩,是獨生女的,家裡都捧得跟寶貝似的。


你覺得爸爸還好是因為你沒看明白,像我家,我爸平時對我和弟弟差不多,但到了大事上都是向著弟弟。其實父母都一樣的,是你沒看明白。他們能做那麼多年夫妻,思想上早就類似。


謝邀。我之前在某個回復裡面說過一個觀念,僅供你參考:

很多男人不願意放棄現有的利益,所以不想改變壓迫女性的想法,這個和家庭條件優越與否沒有關係。至於大多女性,之所以重男輕女,第一是因為她從來沒有接受過平等教育;第二是因為她之前就是這樣經歷的,所以她習慣了,不覺得有什麼問題;第三是因為,如果比她年輕的女性提出平等自由的觀念,證明她們那個年代的觀念都是錯的,那不代表她之前受的歧視就白受了、之前的人生白付出了嗎,這樣她們怎麼可能甘心?人最怕的不是認識不到錯誤,而是太好面子而不敢面對自己的錯誤,所以要拚命壓迫別的女性來討好男性、來證明她們之前的經歷不是毫無意義的。

個人感覺,很多普通家庭的現狀,特別是結婚年齡較早的家庭,男性是為了找個媽,女性是為了找個爹,所以才選擇結婚,所以才「顯得」比較物質。當自己的期望沒有辦法達到時,男性喜歡用孩子和家庭來拴住女性逼迫其為自己服務,順便在外面出個軌來享受更多女性帶來的利益;女性喜歡拚命生兒子,然後把兒子當老公來養,然後掌控兒子的一生。這樣的家庭不是全部,但是真的不少見,你多看看就知道了。


瀉藥,大概是自己當年受歧視了不爽要發泄到下一代平衡心情


謝邀。

題目是為什麼女性中也會存在男權主義,所以本回答不再把重點放在女性受到男權主義的侵害,而在於女性在男權主義社會所得到的利益。同時只談權利不談責任的女權是偽女權,不在討論範圍內。

可以分三個方向來回答問題 :

1.男權主義是往前十年,二十年的政治正確。已經作為一種觀念深入人心,這些人反對女權主義,只是在反對自己認為不正確的理論。自然和自身性別無關。

2.有答主提到過,老一輩的人受到男權主義的約束,為了孩子,丈夫之類女性「理應」服務的對象而限制了自我發展。等她們不再年輕,將要退出時代的舞台了,又開始講男女平權了?

3.女權主義從來不是單方面維護女性權利的。相反,男性是男權主義的受害者之一。本來養家糊口,遮風擋雨的擔子是落在男性身上的。現在宣揚事業女性,和家庭煮夫的合法權益。本來只用撒個嬌,只負責貌美如花的部分女性當然不願意了。

有知友分享過身處人文學院等男女比例失調,女生很多的學院,男生的悲慘遭遇:多厚的書,多重的教材都由班裡少的可憐的男生來搬。還被班裡女生嫌棄,她們更喜歡體育學院的男生,認為他們更有男子氣概。

這些,都是男權主義的現實寫照。男權主義不只是女性就業受到歧視,個人發展受限,CEO多為男性等等這些現象。

結婚需要男方付出更多財力(比如買房子車子,付彩禮),這是男權主義(將女性的價值量化);搬東西等重活理應男生來做,這是男權主義(認為女性是天生的弱勢);女性找另一半時會找比自己強大的,這是男權主義(理由同上);更man的男性會更會受到女性的追捧,這是男權主義;男性化的女生越來越受大家的喜歡,但女性化的男生會被嘲笑,這是男權主義(男性化被認為是獨立的,正面的,而女性化被認為是貶義的);等等。

所以男權社會對那些獨立性不強,需要依附於男性的女性而言,受到的利益是大於損失的。

她們會抗拒女權主義,不是自然而然的么。


她做的對啊!女兒嫁出去了就是潑出去的水,傳統思想約束著她的思維。

而且因為她作為女人可能受過許多委屈,一部分來自社會一部分來自家庭,而且從不認為女兒能幫她改變這些,只有兒子才能給他安全感。


六年前,我沒有想過六年後的自己會從事著輔助生殖行業。經常的面對那些歷經千辛萬苦的夫婦們報上小孩喜極而泣的場景,每每此時都會讓我陷入沉思...

2011年10月,我在D市的二醫進入臨床實習的第二個科室,帶教老師年長我7歲,如大姐姐一般滿足著我對婦產科所有的好奇。

那天是中班,剛好交班前20分鐘,我們接收一個新入院的患者,我們處理好入院手續和相關流程。正值交接班,一群男人帶著一位面色蒼白的女人過來我們面前,約摸40歲,一身灰暗的衣服稀鬆的套在瘦弱的女人身上,她兩眼無神、一言不發的站在人群里,一起的幾個胖胖的男人大聲在說著什麼。

交班結束到值班室換衣服,我沒有再見到這個沉默的女人...

2天後開啟新一輪的白班,交接班的時候看到前2天看到的這個沉默的女人,床頭卡顯示35歲、孕23周,她依舊是安靜的躺在床上。旁邊坐著一個和她一樣沉默又老實本分的男人,應該是她老公。

後來我問老師3床是什麼情況,老師說:「超生戶,已經生了2個女兒了,想生一個男孩,在外面躲了很久,這次被村幹部抓過來,強制引產」。

再次見到她的時候,是在檢查室里,截石位躺在床上。腹部消毒完畢,鋪好無菌巾,醫生進行腹壁穿刺、換上裝有藥水的注射器,抽羊水與藥物混合,慢慢將藥物注入羊膜腔內,拔出針頭,紗布壓迫穿刺部位並固定,孕婦休息片刻回病房等待宮縮。

第二天依舊是白班,下午3點多,3床開始躺在床上喊疼,伴隨不停的腳蹬手抓。我們協助孕婦到達檢查室。帶教老師將其外陰消毒完畢,帶上一次性無菌手套「宮口開到2指,還需要等待。」 後面宮縮加強,孕婦的喊叫聲不停響起,在宮縮間歇,帶教老師會在一邊鼓勵及安撫。等到胎兒娩出的時候,藥物的作用臍帶黃黃的,胎兒緊閉著眼睛,全身青紫,是個男孩!然而和我在產房裡見到的哭聲洪亮生龍活虎的新生兒完全不一樣...

老師看平時喜歡提問的我,一言不發,老師說:「如果你心理承受不了的話,可以先出去緩緩。」我說:「不需要。」

她依舊是沉默了很久,問了一句:「是男孩嗎?」

我老師:「現在是男孩是女孩已經不重要了。」

她不甘心的再次問:「是男孩嗎?」

我老師:「是男孩。」

從頭到尾都沉默的她,此時發出很悲壯的哭聲,慢慢變大,然後是哽咽,再接下來就又恢復了沉默。一如初次見到她的模樣。

再後來就是她開始下床,在病房和走廊緩慢行走的場景。再後來就是她出院了,不知道沉默的她會不會在身體康復之後再次走上冒險生男孩的道路,會不會現在已經是達成所願、兒女雙全?

有時候,我真的不知道,難道女人的使命就是如此?在一個子嗣觀念深重的家庭里,女人就如這樣般拚命的生一個兒子?

這樣的家庭,細思極恐!

有人說,自己身不由己,只能認命的接受老公和家裡生男孩的要求。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而你們偏偏選了最讓自己委屈的那一種。

或者,又有人說:「你又沒有結婚,又沒有在那樣的環境中,無權評價別人的生活。」

是的,我確實無權指點,我周圍有很多憑藉自己的努力過的很好的媽媽們,無論生的是男孩還是女孩,在家裡依然被老公公婆心疼不已,自己生的女兒也被寶貝的不得了...

不管在哪種環境中,連你自己都覺得生兒子才寶貴,生女兒有愧疚,作為父母,讓你們前面生的女兒怎麼想她們自己呢?難道她們沒有你的兒子寶貴,難道她們長大後也要如她們媽媽一般妥協於她們婆家要男孩的要求里...

說了這麼多,我只想說:當你作為一個女人,不應該把自己定位為此,你不僅僅是你自己是妻子,你還是你女兒的後盾和人生的啟蒙者,你的思想和觀念對她的人生是最大的影響。

不由想起了很久以前網上的一個提問:女大學生當全職太太是不是一種社會資源浪費?

其中有一個回答很給力:一個真正的合格的家庭主婦其實就是一個家庭的CEO。

所以,一個家庭的好於壞,很大程度上在於母親這位CEO在於家庭。

而廣大的家庭CEO們,你的人生還定位在只是單純的想生一個男孩嗎?


我和你一摸一樣


你看陳妍希生個兒子把小S氣的


男女平等在我們這個混亂的社會完全是一廂情願的童話,無論男人和女人,在這個問題上一貫的選擇了即時性的應對標準。

舉個例子:一個孔武有力的老太太左撥右拐擠上公交車以後開始腿腳發麻並伴隨呻吟。

另一個例子,家長們都希望孩子摔倒後像個大人一樣勇敢站起來,卻在選擇洋裝時希望孩子們像嬰兒一樣沒有一點自己的主意。

之所以用兩個非典型的例子,是因為不想被太多人吐槽。不然的話,男女間那些兩條標準並行的破事還少?

要談男女平等,首先需要一個足夠文明和相互尊重愛護的人類社會。但是你看看周圍,他們甚至都不尊重、不愛自己。細思恐極啊,還是糊塗一點好。


感覺像是上一輩人的觀念會影響到下一輩人,直至根深蒂固。


謝邀。

先亮觀點:思想上是不是重男輕女和本人的性別沒有必然關係。

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先得搞清楚一件事——一個人為什麼會維護一種觀點?

1、這個觀點已經為TA提供了直接利益。

2、TA自己覺得這是一個正確的觀點,而且這個觀點為TA提供了間接的利益。

第二種重男輕女情況不太好實證,但在這個問題中第一種情況是很容易證明的。(實際上受教育程度越低越傾向於第一種就是了)

很奇怪,為什麼一個女人能從「重男輕女」的思想中得到利益呢?

其實不是從這樣一個思想中得到利益,而是從維護「重男輕女」的社會中得到了利益。

一個婦女從這之中得到利益最直接的方式——生一個兒子。

有句話叫母憑子貴。

當她的兒子出生時,原來的被歧視的狀況很容易就得到了改變,她的孩子從上一代人(或者是丈夫)那裡得到的額外的關切被她轉嫁到自己身上了,她會覺得,這種狀況維護了她的利益。

如果她沒能生出一個兒子呢?

那又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如果其他人不應該重男輕女,那她至今為止經歷的人生又算什麼呢?

改變這種狀況對她沒有直接的好處,因為她已經脫離了那個受制於父母的狀況。同時,假如她沒有兒子,那不論是不是重男輕女,她養育女兒的方式都不會得到改變。

所以她為什麼要改變自己原來的觀點呢?

————分割線————

小透明第一次被邀請回答問題,希望沒有搞砸。

PS:利益相關(笑),有一個姐姐,性別男,本家重女輕男(笑)。


我二胎想生兒子,因為我想讓他長大可以保護他姐姐


家長怎麼樣才算重男輕女,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我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兒子比女兒大5歲。

女兒現在上的幼兒園,就是兒子之前上的幼兒園。

女兒和兒子吃同樣的食物,喝同樣的飲料,兩個人各有一個iPad可以玩。

所以至少在現在這個階段,我們家沒有重男輕女。

但是在十幾年之後,兒子和女兒談婚論嫁的階段,我們肯定要遵從當時的社會習俗。

比如說,當時的社會習俗是結婚的時候買新房,男方出70%首付,女方出30%首付。

那麼我們就要給兒子的新房出70%首付,給女兒的新房出30%首付。

假設兩套新房的首付款都是400萬,那麼我們就會給兒子280萬,給女兒120萬。

這能算我們重男輕女嗎?


推薦閱讀:

TAG:生活 | 教育 | 家庭關係 | 父母 | 重男輕女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