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出汗對健康有什麼好處?

在炎熱的夏天,空調就是我們的命。躺在溫度適宜的空調屋,抱著滿格wifi的手機電腦,啃著冰棍,抱著西瓜,這是很多人在夏天所能想到的最幸福的事情。

但你知道長此以往給自己帶來的是什麼嗎?——體表生寒氣,濕氣內聚。

夏季貪涼,會造成「陽氣未宣發,反而在體表生出寒氣」。一分寒氣,常伴有一分濕氣,體內聚集的濕氣沒有排出去,在體表就會形成皮膚水腫,或皮膚長濕疹、發癢;在關節(筋骨)處則會造成四肢酸痛;在腸胃道則會形成拉肚子及吸收不良的問題,久而久之則會造成營養不良,常常覺得身體沉重。甚至產生「睡再久也都睡不飽」的感覺,因為陽虛(陽氣不升發),頭腦所需要的能量無法向上供應,所以會思緒不清、頭腦不清醒。

濕寒有什麼癥狀呢?

夏季貪涼,會造成「陽氣未宣發,反而在體表生出寒氣」。一分寒氣,常伴有一分濕氣,體內聚集的濕氣沒有排出去,在體表就會形成皮膚水腫,或皮膚長濕疹、發癢;在關節(筋骨)處則會造成四肢酸痛;在腸胃道則會形成拉肚子及吸收不良的問題,久而久之則會造成營養不良,常常覺得身體沉重。甚至產生「睡再久也都睡不飽」的感覺,因為陽虛(陽氣不升發),頭腦所需要的能量無法向上供應,所以會思緒不清、頭腦不清醒。

濕熱的夏季,出汗是「除濕」的最佳方式!

依中醫理論,夏天提供人體最好的「除濕」機會。經過了秋天的涼、冬天的寒、春天的濕,身體陽氣已被壓抑了半年以上,累積許多寒氣、濕氣。所以應該在夏天時,透過適當的運動,身體體表的溫度上升、正確發汗,讓末梢的微循環打開,幫助體內排出這些寒與濕。

出汗對身體的「好處」多到你想不到!

排汗是人體調節體溫、排泄代謝廢物、維持皮膚酸性的途徑。正常情況下,一個成年人每天出汗在0.5升以上,天氣炎熱或者劇烈運動後,可以達到2升。出汗可以使體溫下降,保持恆溫,這種出汗是對身體有益的。

1.排出毒素主動出汗能加快人體的體液循環和代謝過程,將體內堆積的毒素排出。

2.促進消化不向外出汗,氣血運行慢會影響消化,導致人吃不香。

3.防骨質疏鬆運動出汗有利於鈣質的有效保留,防止骨質疏鬆。

4.減肥當人體運動並達到一定強度時,脂肪便會燃燒轉化成熱量和水,通過汗液排出體外。

所以,為了養生我們需要多「出汗」!

那有人就說了「出門5分鐘,流汗兩小時。這麼熱的天想不出汗都不可能,那是不是就意味著我時刻都在養生呢?「

專家說「主動出汗才養生「!

因運動而產生的排汗是主動出汗,因天氣、環境或心理壓力造成的出汗稱為被動出汗。被動出汗不養生,主動出汗才養生。專家解釋,被動出汗只是在人體淺表層出汗,如蒸桑拿;主動出汗才是真正的深表層出汗,也就是讓人從裡向外出汗,如運動出汗。這種主動出汗是人體進行的自我調節,出汗後不僅讓人感覺很舒服,還有利於養生。

夏季如何「主動」且養生地出汗呢?

1.不要長期吹空調

炎熱的夏季,空調就是你的命?小編想說,為了小命還是少吹空調為好。長期在空調房間中會導致人體汗腺關閉,影響正常的代謝和分泌,而久坐不動又會造成頸部運動平衡失調,使頸部肌肉、神經受累,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局部性的頸椎病,年紀輕輕就出現脖子發僵、發硬、疼痛等癥狀。如果你不得不長期待在空調環境上班的話,不妨喝點生薑水,比如茶葉加生薑片泡水、生薑紅棗水等,促進排汗。

古人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吃生薑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這樣不但能把多餘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

2.用熱水泡腳

在40℃左右的水溫下泡澡或泡腳,有利於身體排汗、緩解疲勞。

3.運動出汗

從「正常出汗」及養生的觀點來看,建議夏天最適合運動的時間是早上5~7點,太陽才剛出來的時候,以及下午3~7點陽氣開始轉弱的時候最佳。

運動前喝些熱水,讓毛孔進入蓄勢待發的狀態,再運動一會兒,就能讓毛孔全部打開,汗出透了,一通百通。而在運動出汗之後,一要調整呼吸,吸氣吸到腳底,吐氣吐到頭頂,且速度要慢,最好能到每分鐘呼吸6次,甚至是一個呼吸循環達半分鐘;二是不要馬上喝太多水。

需要提醒的是,主動出汗養生,並不是汗流的越多越好,不要讓自己過於疲乏勞累,適度最好。特別注意的是,出汗後切忌喝冰鎮飲料,要適當補充些溫開水或淡鹽水,少量多次攝入。

「出汗過多」也不利於身體健康!

1.可導致脫水

我們的身體好像是一塊吸飽水的海綿,而這流出來的汗就好比海綿里的水,出汗越多海綿丟失的水分就越多,甚至會出現乾裂,而我們的身體自然也會出現各種不舒服。比如常見的脫水,整個人會覺得頭暈、沒有力氣甚至暈迷。

2.導致皮膚感染

隨著出汗增多,汗液來不及蒸發,皮膚一直處於比較濕潤的環境,就容易發白髮皺變脆弱,再碰上細菌或真菌的話,就很可能感染。

3.導致刺激性患皮炎

有些人為了出汗減肥,用保鮮膜包裹皮膚,這是不對的。汗水中的一些成分可能直接刺激皮膚,繼而出現紅斑、癢等刺激性皮炎癥狀。

對於出汗這事兒,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正當的出汗途徑來達到養生。


推薦閱讀:

TAG:健康 | 流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