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愛在日落黃昏時》里有一幕:
分手九年,傑西和席琳在書店再次相遇。
日落之前,傑西就要離開,他們只剩一個下午的相處時間。
兩個人在護城河上泛舟,傑西給席琳講了一個故事:
「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一語成讖。
巴黎聖母院被燒了!
當這八個字組合在一起的時候,你根本不敢相信這種事會發生在21世紀。
2019年4月15日,這是會被寫進歷史裡的一天。
這是屬於全人類的悲傷一天,我們也是見證遺憾的一部分。
此時此刻法國正陷入巨大悲痛中,巴黎聖母院身上還帶著熊熊火焰。
巴黎當地目睹這一切的居民,或是抱頭痛哭,或是下跪祈禱。
沒有人料想這一切的發生,它突如其來,卻又不可挽回。
八百年來無數人駐足,留念,心生嚮往的一個地方。
也是開放、浪漫、優雅、藝術等等的象徵。
這個無法復刻的精神和文明,轉眼在煙霧裡遍體鱗傷。
想起前年我和一發小討論過,要不要抽空去趟巴黎,看看聖母院。
發小說:「沒事,不著急,有生之年我們肯定可以去。」
你想啊,它都八百多歲了,經歷過戰亂,見證過無數人,也活躍在各個年代。
但它就這麼突如其來被燒了,也許某一天就消失在歷史長河裡了。
我們每個人都沒有想到,在和平年代,我們就這樣見證這份浪漫的消失。
未來很多年,塞納河邊,800餘年的哥特式,飛扶壁,玫瑰窗……將不復存在。
雨果在《巴黎聖母院》里寫道:
「時間和人使這些卓絕的藝術遭受了什麼樣的摧殘?
關於這一切,關於古老的高盧歷史,關於整個哥特式藝術,現在還有什麼存留給我們呢?」
在大火尚未撲滅之時,其實有些評論,我看了是相當痛心的。
有人對這場災難拍手稱快,有人覺得難過的人在瞎操心。
但巴黎聖母院對全人類而言,是共同的文化財富與瑰寶。
這是法國的損失、藝術界的損失,也是每個人的損失。
任何承載著美與希望的東西,都應該得到珍惜和尊重。
突然想起《巴黎聖母院》里,那個樣子怪異卻性格溫柔的人:
「每天我敲的鐘,是我的愛,是我的情。我要她們高歌,愛斯美拉達在何方?昭告天下我卡西莫多愛著她。」
卡西莫多失去了心愛的姑娘,終究也失去了他心愛的鐘樓。
當樓塔燒毀了,以後卡西莫多住哪裡啊?
在戰爭年代都幸免於難的人類瑰寶。
卻在耶穌受難日前夕,遭遇一場火災,岌岌可危。
漂亮的玫瑰花窗已被燒毀,標誌性尖塔也轟然倒塌。
法國人的精神支柱,無數人的浪漫寄託,一聲巨響,塌了下來。
張愛玲曾感傷地說:
「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
有一天我們的文明,不論是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
看到網友@Samaria-的評論:
「人在巴黎快一年了,每次路過都會覺得什麼時候登上去看都不遲,今天它終於成了永遠的遺憾。
想把這種難過的心情分享給自己愛的人,才發現愛的人也早已經離開了。」
突然意識到,並不是所有事情都能來得及,比如錯過,比如重來。
《克斯維爾的明天》里說:
「其實真正的送別沒有長亭古道,沒有勸君更盡一杯酒,就是在一個和平時的一樣的清晨,有的人留在昨天了。」
你有很想去做的事嗎,你有很想去見的人嗎?
你經常說下次,說來日方長嗎?
你會表達思念,對在意的人吐露心聲嗎?
當巴黎聖母院被一場大火燃毀,這場景多像我們身邊熟悉的某人突然告別。
有太多人,還沒來得及說再見,就已經走散了。
推特上之前有一組照片很火,也很扎心:
他們是母子(1974 vs 2006)
他們是兄弟(1975 vs 2006)
他們是夫妻(1970 vs 2012)
他們是一家人(1976 vs 2006)
這是巴黎聖母院(2018 vs 2019)
「何謂死亡?」
「枯藤,老樹,昏鴉。」
「可否具體?」
「古道,西風,瘦馬。」
「可否再具體?」
「萬物皆永恆,卿不在。」
世上最讓人絕望的兩個字就是「如果」,最無力的三個字就是「早知道」。
有人說,如果可以,我會買最後一張機票去見她;
有人說,早知道的話,我會好好看看巴黎聖母院的玻璃花窗;
有人說,時光倒流的話,我會掐滅那個點燃鐘塔的火苗。
但所有遺憾,都是歷史車輪的一部分,我們無法逆轉,只能過好當下。
在這些年裡,經歷了人生中重要的人離開,珍惜早已成為了我生命的關鍵詞。
經常和北海爺爺聊到人生無常,我也把一些話寫進了我的書里:
「人真的很脆弱,很可能一別即永別,並沒有說再見的機會。」
剛才看完新聞,我給發小發了條消息:
「很遺憾,巴黎聖母院我們現在看不了了,但我想跟你見見面。「
說個殘酷的事實。
大部分人和你已經見完最後一面了,大部分地方你也已經去完最後一次了。
有些重要的人,你的家人,你的愛人,一輩子見面次數也是屈指可數。
我們要做的就是珍惜,而且還要比之前更加珍惜。
如果明天永遠不來,你也許會遺憾今天沒來得及微笑,擁抱,親吻。
所以,想去的地方,想愛的人,喜歡的東西……
別改天了,就今天吧;
別下次了,就這次吧;
別以後了,就現在吧。
你要相信,「珍惜眼前「,是最彌足珍貴的四個字。
TAG:婚姻 | 愛情 | 挽回愛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