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抑鬱症的的人是不是真的無法理解抑鬱症患者的感受?
本人患抑鬱症多年 一直進行藥物治療和心理諮詢 並沒有明顯效果
在和周圍人說起 我很煩躁 鬧心 我什麼都不想做 我好累 之類的話時 他們都會說 想開點就好了 聽點音樂就好了 抑鬱症都是靠自己擺正心態就能好了 不要讓這些想法束縛你等等 可是他們可曾知道 我也不想讓這些想法纏繞著我 但是我擺脫不了 我要是自己能治好 我要是聽聽音樂就好了 那要心理醫生幹什麼呢?這個社會怎麼還會有這麼多抑鬱症患者?他們就非常不理解 為什麼我們貴想不開 為什麼每天都在愁 做事一點動力也沒有
他們真的是理解不了對嗎 理解就不對了
嗯,這個問題一定困擾了你很久了,雖然我已經說過很多次了,但再說說自己的看法好了。我覺得大部分人是沒有辦法了解抑鬱症的,對大部分的人而言,抑鬱症是個遙不可及的東西,它不如精神分裂這樣讓人有明顯的畏懼感,也不似更年期近在咫尺,人人可得,而在大多數人眼裡,抑鬱症是種相對「溫和」的病,表現為「無異常」,「負能量多」,「矯情」等等,在不理解的同時還參雜著一些類似於「你這也叫抑鬱症」的話語,殊不知你們為了維持這個正常的狀態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身心具疲,而這些也確確實實對你們的痊癒帶來了影響,而這影響,除非你避世,否則是很難避免的。
我也一直反覆有說,希望諸位抑鬱患者能試著諒解朋友和親人對你們的誤解,因為他們從根本上而言沒有了解抑鬱症的義務,就朋友而言,初衷往往是開心才在一起,而親人往往由於年齡的代溝很難與你們平等的溝通,而你們在抑鬱的狀態下,這些負面作用被放大了,而且顯得有些難以忍耐,因為這個能諒解你們病情,不一昧的把你們歸於「矯情」的除心理醫生外的人總是遲遲沒有出現,但是我希望你們要知道,無論是誰都是生活在這個「普通人」占更多數的世界裡,所以珍惜那些理解你的,諒解一些不了解你們的人。
但有一點我認為沒有說錯,走出抑鬱,「自身」確實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無論是藥物也好環境也好,都是把你們往正確的路上趕,但只有自己邁開步子才能漸漸好轉吧。以上皆為拙見,最後祝你早日痊癒。看程度吧。程度輕一點的抑鬱症還好,只是容易哭,只是沒有力氣,只是興趣喪失,這些其他人或多或少能理解一點。真正嚴重的那段經歷,感受大概已超越了人類想像的極限。莫說普通人理解不了,即便是我現在,也完全無法對當時的境況感同身受。那時感受到,中度抑鬱和重度抑鬱是完全兩個世界,一個天堂,一個地獄。除非跟你一樣處在極端境遇里的人,其他人不可能了解你,你深刻知道不可能,即使他們窮盡想像也不可能。而經歷過與你相同境遇的人,或許很多都已經死了。
嗯,是的。
連我自己在情緒好轉大腦清醒的時候都無法理解我難受的原因和感覺。
普通人就更難以理解了我覺得我可以理解,理解普通人對抑鬱症的不理解。
我以前學過心理學,大概知道抑鬱症等心理健康疾病的界定、特點、癥狀、甚至感受,但實話說,普通人能理解,但不能體會和很難感受。
我之前是一個比較積極向上的人,而且特別貪玩,自當我覺得有意思,都願意去嘗試,就像王健林說的,給自己一個小目標,我有無數的小目標。我愛打遊戲、愛畫畫、喜歡健身和籃球、營養學、中醫、喜歡動漫和電影,還喜歡歷史、政治等,其他的還有武術、搏擊等,幾乎任何時候都有興趣。
而我是個強迫自己積極地人,可能是小時候的教育吧,反正啥都往前看,就算不開心、也得強行的開心,絕對不把負面情緒傳達給對方,因為我知道負面情緒是可以傳達的。
我那時候甚至認為,這種行為可以有效治療非病理性的抑鬱性心理健康問題。當出現情緒問題的時候,我喜歡行為主義解決,如果難受或不高興,先動後想,比如我特別特別抑鬱情緒的時候,我就先出去跑步,將體力都耗盡,釋放一下自己,或去健身,總之先行動後思考,就能解決。我成為強迫積極,來對抗抑鬱。當時我認為只要能做到強迫先行動,抑鬱就可以化解。
後來隨著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的增大,而且我發現學習哲學很多時候更容易讓自己瞎TM操心。暴多很多醫學啥的,帶來很多不必要的擔憂。外加隨著年齡增大,體育類的愛好,因為成績的瞎話,而使興趣降低,而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無力讓我在體育等愛好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體力又跟不上。而其他的娛樂,也會因為投入成本問題,使慾望大幅降低。我在一線城市,生活節奏快,壓力大。
總之出現了嚴重的無力感,無力改變現有生活,也就是不能再建立一個一個的小目標了,我診斷自己出現了嚴重的抑鬱情緒,我不能判斷是否是抑鬱症,但真的所有的事情都打不起興趣,那個所謂的強迫先行動的行為療法失效了,有時我就會躺床上什麼也不相干,因為任何的事無論我做什麼都不會改變,朝好的方向改變,也失去了意義,腳沉的要死,根本無力先行動,稍微有一點事就會給我帶來無比的焦慮和厭煩,而且一個突出的感覺就是,任何負面的事情、情緒在我身邊哪怕出現一點點,都會比以前放大無數倍而使我感覺無比的焦慮和煩躁,比如排隊……也不願意和別人說,懶得廢話,我很在乎營養健康,但躺哪裡連水都懶得和,手能抅到的地方沒有水就不喝了。任何事哪怕是生理反應、吃飯排便等等,都成了巨麻煩的事兒,能不幹就不幹,能拖就拖……
反正就是無限的空虛寂寞、無助、無趣,攤在那裡是我最爽的一件事,誰也別搭理我……如果手上有手機呢,就看看短視頻,掃視頻的過程有點強迫症的感覺,但基本上沒啥快感可言。我不知道那些確診的抑鬱症的人,是不是這種感覺。動機消失了。
實際上,抑鬱症就是一種「想」出來的疾病,所以普通人遇上抑鬱症患者會自然地跟他說「你想開點就好了」,這話沒錯。只不過對抑鬱症患者來說,這話難聽。心理疾病患病通常會覺得事情很嚴重,會想「如果病好不了就完了!太難受了!怎麼治不好啊!怎麼睡不著啊!」等等,越想越擔心。問題是,心理疾病只是病的一種,而且很多人都是可以自己痊癒的,這世上失眠的人其實很多很多,抑鬱或焦慮幾乎每個都市人多多少少有。叫你想開點的中老年人,說不定自己就有糖尿病、高血壓、慢性鼻炎等難治或無治之症的其中一到多種,實際上人家病得比你還多還難治,從這個角度想一想,也許你就不覺得人家態度有太大問題了。得輕度心理疾病對國內一些快節奏、煩心事多的城市人來說,就像得重感冒一樣常見,只不過問題在於,患者不重視心理治療,醫方也不重視心理治療,結果特別難治根。心理疾病的根源是四個字:「患得患失」,而宗教與曾國藩等傳統文化的強項就是治這個,長期治療建議去學習學習。
抑鬱症是體內缺少神經遞質導致的疾病,與負性事件與關,負性事情只是會加重病情而非病因。這個理論只有精神科的醫生才知道,所以誤解不僅僅來自社會,也有從事醫療行業的醫生,這就導致了非醫務更加認定抑鬱症不是病,只是心情不好,自己沒有調整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