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好的是好學生,還是聽老師話的是好學生?


對不起,都不是。

學生本就不應該有好壞之分,在成為好學生之前,你首先得是一個好人,而這要比一個好學生有意義的多。葉聖陶先生說過他不喜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話,因為他把人劃分了等級,眾生平等,何來人上人之說。

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自我批評和認識自我的能力,不盲目信奉權威,這些大概是我重回中學時代最想培養的品質了。

好像跑題了。


都不是。

貼標籤的行為太幼稚了。

作為老師,我更喜歡的是「熱愛學習」的學生。

只要不失掉「學習」的本質,每個學生都值得愛。

有些學生很有天分,雖然成績不錯,但不愛閱讀,不甚用功,甚至瞧不起天分稍差的同學。這種學生我不會喜歡。

有些學生成績不錯,平時對老師也言聽計從,非常刻苦,但骨子裡不愛學習,連調皮搗蛋都提不上勁。一提問到課外的知識、常識,就沉默不語。紀律是不愁了,但提高卻更難。我也不喜歡。

有些學生成績一般,對同學老師經常開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但熱愛讀書,閱讀量非常大。雖然有些時候我對他們很惱火,但從心底更喜歡這類學生,因為他們確實是真實的學生。

有些學生成績很差,但熱愛讀書……我還沒有碰到過這樣的學生。

有些學生非常聰明,調皮搗蛋,不愛讀書,也不聽老師話。我從內心羨慕和尊重他們,卻不會喜歡他們。無論如何他們只能算是好人,而不是好學生。

有些學生既不很聰明,又不愛讀書,成績當然不會好。還調皮搗蛋不聽老師管教……我認為這肯定不是好學生。

問題只在於,很多聰明的孩子只要稍微聽一點老師的話,成績也就平均水平了,於是覺得自己是天才,恃才傲物,誰也瞧不起。這種學生才是最令人討厭的。

老師喜歡的好學生只是勤奮刻苦,熱愛讀書的。與成績好壞無關。如果碰巧這些學生中還有天分不錯的,那就是錦上添花了。

聽不聽我的話,有什麼要緊的,我說的又不是金科玉律,他們早晚會超過作為老師的我啊。


瀉藥。

在此問題探討的範圍內,所有學生不過4類:

1,成績好,聽老師話的

2,成績不好,聽老師話的

3,成績好,不聽老師話的

4,成績不好,不聽老師話的

觀點:按照題主的意思,是在2和3中選,那麼我選3。但如果4種之中來選,我選1和3。

對於個人來說,學生時代,除去個人綜合能力發展,找對象(?),賺錢(?)等等之外,學習成績的重要性對大多數人來說應該是數一數二了。所以學生的其中一個終極目標就是:學習成績好。

那麼聽老師的話呢?在我看來,聽老師的話是其中一種學習方式,而且很多情況下是很重要的,但絕不是唯一的學習方式。

聽話是手段,成績是目的。聽話有時會有利於成績,有時候不利。

如果遇到你像答主一樣高中遇到一個他講的都不考,純粹混工資的英語老師,果斷自學吧。

最後:題主可能是高中生甚至是初中生,三觀建立和學習方法可能很不穩定,這個問題的具體描述確實太少。如果你有什麼迷惑,感到迷茫,(算是對學習方法,心理學有些研究,學習能力還行,高考失利去了東北某末流211)歡迎私信,我一般當天回復,忙一點的話3天內。


師兄認為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界定下,學生、老師指的都是普遍意義上的身份,不包括數量極少的個別例子。

一般來講,小初高階段屬於應試教育(當然有部分學校和老師都是非常重視素質教育、通識教育的,但咱們今天只講大多數群體),這個時期,評判學生好與壞,基本上都是通過成績的高低,而事實證明,在這個階段,成績好的同學一般都是很聽老師話的「乖學生」。

而在大學階段,素質教育佔比更高,能夠綜合發展的學生並不一定是老師眼裡的好學生。這個階段學生的自主性非常強,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已經與他人眼裡的「好學生」這個評價無太大關聯了。

所以,在三觀尚未完全成形的青少年階段,應該聽老師的建議,專心學業,而在步入青年、對未來進行探索時,應盡量發揮主觀能動性。


身為老師,對我來說遵守課堂秩序的學生就是好學生,因為不遵守課堂秩序的學生特別影響課程的整體進度,從而影響整個班的學習。

我說的秩序,並不是要視教師為權威,而是我希望我的學生能夠尊重課堂。

我的課堂上學生可以隨時舉手提問,但如果學生在我講課的時候直接打斷我說話提問,我就會先告訴他這樣是對老師和聽課同學的不尊重,然後講完當前的內容,再去回答他的問題。

另外,我不認為「聽老師話」這個事是好的,一方面,老師的素質並不都是高的,再一個,老師是會出現錯誤的。如果一味地追求「聽老師話」而沒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就太過愚蠢了。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學生 | 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