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年過五十的父母重新重視起家庭教育?

我是家中長女,今年22。可是父母三年前生了一個小弟弟,我看著他快樂地成長但同時也憂心忡忡。因為我很擔心我父母的家庭教育,我的媽媽是個很專制的女人,她總是喜歡羞辱我,貶低我,拿我與別人比較,她總會翻我日記本看我手機然後罵我,我小時候生病她就會埋怨我怎麼又生病,我小時候偷了家裡的錢她就和老師說讓老師好好管管導致老師再也不理我,她總是在我面前抱怨她朋友的不好而在人前有唯唯諾諾非常要好,導致我在友情中也總是和她一樣經常看見朋友的缺點,我的父母從我很小的時候就不怎麼管我,我的爸爸他認為孩子拿錢養著就會長大,爸爸媽媽都很忙,我們很難溝通,有時候和媽媽溝通她就會想太多敏感,或者急急忙忙敷衍了事沒空聽。他們又很看重成績,我初中的時候就想著各種辦法不想讀書,甚至想過割腕,還跳過樓,還好只是二層樓,我還裝暈,任何能不讀書的辦法我也試過了,就是為了逃避學校,因為我不好,然而我的父母總是脫了關係幫我放到最好的學校最好的班級,我從小不知道如何應對壓力,我不知道如何享受過程只在乎結果。後來我休學了,開始看書,那一年看了很多很多書,開始重視性格的重要性。直到我讀了大學,才開始一點點自己去實踐改變,看心理學的書籍上心理課。但是現在家裡又多了一個小寶寶,我覺得他好可愛好快樂,我不想他和我一樣童年有那麼多不好的回憶,可是我爸媽不相信五十歲了性格還可以改變,我該如何勸告他們重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改變自己不好的性格?

當然我的父母也有很好的東西是我所學到的,但是我只學到了他們所做的而不是他們所說的。

在此,我想加一點說明:我的父母其實從來不知道我跳過樓裝過暈想過割腕,或許在他們看來我還是挺優秀的孩子。但是我想把我的這些感受告訴他們以喚醒他們對自己教育過失的重視,這似乎也不是批評吧?我的確還沒有獨立,還在讀書,我也會追求自己的人生,但是教育刻不容緩,等到我一切就緒再跟爸媽去談還來得及嗎……


@辛普森麗莎,不好意思,你的觀點我不能苟同。

如果題主父母是那種看女兒過得不幸福不快樂,就能反省自身,改變育兒方式的開明父母,題主的遭遇早就不會是這樣,不會等到22歲還在苦惱跟父母的關係問題。

孩子像鏡子一樣反映父母的優缺點,稱職的父母之所以稱職,在於他們會學習,會反省,會進步,題主父母顯然不在此列。

親愛的姑娘,你22歲,已經成年,你的家庭關係如何,越來越多地倚重於你,而不是你父母。你恰恰要獨立,要自強,如果你有喜愛的擅長的工作,有互相信任的愛人,有獨立完整的自我,你在父母面前會越來越有發言權。

功利的父母,在成長的兒女面前,只會越來越弱。

不必爭執,家裡遇到事情,你就去解決,需要抉擇,你就去權衡,讓他們看到你的能力。包括育兒問題,你去看些育兒書,弟弟成長的過程也恰恰是你重新成長的契機。真是這樣。

其實中國傳統家庭多多少少有題主所說的問題,我家也類似。我要感謝兒子的出生,在養育他的過程我才開始反思自己成長中的種種不合理之處,也會因觀念不同而和老人有過衝突。慢慢發現,老人也像孩子一樣,不會聽你的說教,卻會受到你行為的潛移默化。

@周筠 所說的「不要把潛在的自憐情緒投射到小弟弟身上。」很好,贊同。

雖然我說你要先做好自己,再試圖謀求父母的改變,但這不強求,千萬不要有救世主心理,所有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你幸福快樂的基礎上,其他都是順帶,買一送一的驚喜。

但@周筠說的「父母養育第二個孩子,多半會本能地吸取前面的經驗教訓,而且父母現在老來得子,會格外疼愛,可能會走向另一個極端。我看過不少家裡有老二的例子,老二通常神氣活現,老大卻比較呆。」不太贊同。

的確,有多個孩子的家庭,孩子們的表現、個性等往往大不相同,但這不是源於父母的改進,而是孩子的生存本能。弟弟的生存能力強著呢,他會觀察,會學習,怎麼樣的相處模式是對他來說最好的。而且他也會從你身上學習,從你和父母的關係中學習,這都是人類幼崽的本能。題主你實在不必把他的問題放在第一位,你自己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也是解決家庭問題的關鍵一環。


現階段乃至今後很長的時間段里,都不要多為小弟弟操心,他的成長,遠沒有你自己的成長重要。不要把潛在的自憐情緒投射到小弟弟身上。

父母養育第二個孩子,多半會本能地吸取前面的經驗教訓,而且父母現在老來得子,會格外疼愛,可能會走向另一個極端。我看過不少家裡有老二的例子,老二通常神氣活現,老大卻比較呆。

父母和子女,有的緣分深厚,有的則緣分寡淡,這都是子女自己沒法決定的。既然是自己沒法決定的,就無需強求。

你有權利為自己選擇朋友、同事、伴侶,多把人生重心放在這些你能切實掌控的事情上,這樣你的人生便慢慢會遠離父母的控制,你能為自己慢慢打造一個讓自己安心和快樂的人際圈子。

無論如何,你的人生重心都沒必要放在改變父母這件事上。那不僅徒勞,而且無益。

只有當你通過自己的努力,建立起讓自己安心快樂的生活時,父母會發現,沒有他們的干預,你也能 活出自己的精彩,且你也不去煩擾他們。這時,他們才有可能有所觸動,如果他們個性能變得平和一些,或許還會反思當初對你的教育存在哪些問題。

你越是能把自己獨立的生活過得平靜快樂,就越不會在意父母會不會聽你的建議做出改變。因為,無論他們改不改變,都不能破壞你的獨立,不能影響你的快樂。因此,重要的不是去糾結父母和弟弟的生活將會如何,而是多多關注自己有沒有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


不要試圖改變你父母的想法!

不要試圖改變你父母的想法!

不要試圖改變你父母的想法!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以下是正文的分割線////////////

認為父母的教育是失敗的,有這樣的想法的人很多,本人也是其中之一。我的父親是典型的大男子主義,很多事情獨斷專行,且極其不信任他人。我曾經試圖去改變他性格的一部分,試圖去化解他性格中的戾氣,儘管我努力了多年,結局仍就是失敗。可怕的是我的性格有一部分已經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成了自己討厭的人!

好像有些跑題了。。。說這些的目的是想告訴答主,不要試圖扭轉父母的想法。他們已經50歲了,三觀早已定型,不是你說幾句話做幾件事就可以改變的。如果題主沒有這個弟弟的存在,我會給出讓題主遠離父母獨立生活的提議,但題主的目的是不想年幼的弟弟經歷自己當年的痛苦,這就另當別論了。

第一、一定要找好自己的定位!你是姐姐,不是媽媽!許多該教的還是得有他媽來教。所以我建議對於弟弟的教育你不要干涉太多。

第二、前面有知友提到過的,父母在教育第二個孩子的時候一定會與教育第一個孩子有差別,但這樣也容易走向極端。如果你的父母仍舊像當年教育你一樣教育你弟弟,而且你的弟弟對此很難接受,那就向父母提出你的觀點,告訴他們他們的教育方式給當年還是個孩子的你帶來了怎樣的傷害,而弟弟現在在經受同樣的傷害。不過請注意,這些觀點的提出請放在你可以獨立生活後。題主22歲了,離獨立的日子也不遠了。如果他們換了一種教育方式,那隻能另議了。

第三、你是弟弟的姐姐,是弟弟的朋友,不是他媽!當弟弟向你傾訴的時候,以正確的方式引導他。就像你說的,不希望弟弟受到同樣的傷害,如果你一直這麼想,那就以另一種方式彌補父母帶給他的傷害。但是,請記得告訴弟弟,不管是姐姐還是父母,這些至親都是愛著他的!(當然也有例外,從題主的描述來看,你們的父母還是愛你們姐弟的。)

第四、再次強調,你是你,弟弟是弟弟,你們是兩個不同的個體。不要太過以自己的心理去揣測弟弟的心理!

題主!!!很有可能你有孩子之後會做出和當年父母性質一樣的事,哪怕你極其討厭,但那些傷害對你性格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很可悲,我已經「繼承」了一部分我討厭的東西)

ps:也許有人會說,父母的確是愛我的,但帶來的傷害也是確實存在的。這種傷害不是愛可以抵消和撫平的!所以請看前文,如果父母的教育帶來了極大的傷害,不要和父母一起生活。儘管這違背了所謂的「孝道」!當然如果能做到不理會父母強制的「愛」(左耳進右耳出就好),願意和父母住也是不錯的。不過,如果曾經被傷害,那就千萬不要讓父母干涉你孩子的教育!!!

願好!

以上


1、過好自己的生活,你幸福了,身邊的人都會幸福起來;

2、在可能的情況下,去跟你的弟弟解釋一下你看到的爸媽存在的問題,但是前提應該是父母永遠愛著他,只是有些方式不是特別的對,對父母要永遠的尊重和去愛他們;

3、成為弟弟的好朋友和好姐姐,力所能及的去疏導弟弟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同時也能增強你們之間的感情;

4、能改變的只有自己,不要想著去改變別人,包括父母,但是並不代表不能影響他們;

5、在照顧你弟弟的同時,我相信,你也會慢慢成長為充滿愛心和逐漸成熟的女人,將來自己有了孩子,必然收益良多。

6、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我與題主經歷的大情形一樣

所以我的做法是,以後生小孩一定要慎重,

以後生第二個一定要更慎重

小孩不好養,更不好教

我現在很獨立,在家裡妹妹比怕父母更怕我

雖然父母還是在用失敗的方式對待妹妹

可是,改變別人,真的很難

所以,吸取教訓,不要在自己身上重演才是重點


作為姐姐,盡量關愛他就好了。你父母的教育理念,你是別想動了。你也不是小孩子了,多想想未來自己的事,少想想原生家庭的事。你是他姐,不是他媽,他有他媽呢。


不要期望別人能改變 任何人 先愛自己 你自己好了再去想你的弟弟


家裡也有老二的表示,

只要父母不是特別封閉和保守的前提下,

你能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這一點就足夠讓大多數家庭關係得到改善了,只要都不做傻事,一些什麼觀念衝突都不重要。

至於父母的教育觀念,我想如果你認為自己也有責任的話,就去努力提升自己,多看書多學習,對你自己也有好處,當他們覺得你說的話有分量後自然會試著去接受,永遠別試圖用衝突性的話語行為解決問題,這樣只會給家人留下陰影。

當然在有些話該講還是不該講,該怎麼樣講的問題上,這還取決於你對父母的了解,那就是你自己的工作了。


馮忠良《教學新論一結構化與定向化教育心理學原理》,金洪源《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論語》《塔木德》講給弟弟


我和題主年齡相仿 也有過類似經驗和感受。而題主說的關於父母教育的很多地方 都跟我的的父母有相似之處。

我成年後 有了獨立思考能力 對父母的一言一行有了自己的見解和分析能力了 我認為他們的教育方式真的很失敗 舉個例子吧。一次和爸爸聊天 我問了他「國民黨和共產黨是對立的嗎 」我爸冷笑一聲回答「我都不想回答你了 身為大學生了這最基本的必須了解的問題你都不清楚 供你讀這麼多書不知書都讀哪去了」 其實教科書可能真的有這方面的內容但可能當時的我並不感興趣所以印象不深刻。而這個疑問我完全可以自己找百度一秒找到答案 問他也是因為當時我放假在家想著找話題跟他聊聊天。結果是……我覺得我 真的是在找罪受!

我爸從小到大甚少與子女談心聊天 我一直很想改變這個現象 也做了諸多努力 可是從沒改善過…和媽媽聊天 她說她幾十年都這樣過來了 改變不了我爸的脾性。我也試過幾次主動和我爸聊 每次都是是碰一鼻子灰 他老是聽到一半就坐不住寧願出門溜達了。我也真是放棄了 我改變不了他 也恨不了他 因為他是我爸 是生我養我唯獨不懂得育我的人。

漸漸也懂得了一個道理 別老想試圖改變他人 有時候自己得學會變通 只能告訴自己:父母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我們要警醒自己不要像他們一樣 他們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我們就吸收起來。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人際交往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