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室場景中,不僅瑜伽、團課、單車等是重要的內容構成,曾翔還引進「半自動化」的循環課模式能降低一般健身房場景中對教練的技能和體力的依賴。「目前我們在北京擁有七家店,15個我們自己的全職教練,50多個兼職教練,根據不同工作室排課的情況安排教練流動。」
而更為重要的是,「從進門開始,你就必須綁定手環或臂環。整個健身過程是在我們的監測之下的。」曾翔說,他們的技術團隊還在著手開發相應的智能硬體產品,未來應用在shape塑的工作室場景和會員的家庭場景中。
「我們的目標就是抓住我們的核心目標用戶,然後不斷地拓展場景為他們整個的運動健身行為體系做服務。」曾翔告訴我們,隨著會員數量積累,他們將嘗試運動飲食推薦等一系列基於已有健身內容的衍生服務。
健身房再次成為容納團隊在健身服務乃至大健康消費領域野心的入口。曾翔最後向我們表示,「我要做的是一個健身品牌,健身房只是我進入的一個口。最後我要做成一個健康大平台,能為我的會員進行一個立體的、全方位的滲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