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習或者工作感覺又累又傷腦,玩燒腦遊戲反而不覺得呢?

這是最近決定每天下班後學習一小時以上所引發的問題,加班到乘坐末班公交車,發現這真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大概是沒成習慣吧

人真是個奇怪的生物,玩遊戲時無論是操作再繁瑣劇情再燒腦,都可以樂此不疲的玩下去。然而在工作或者學習時腦子動了一天就再也不想動了,接下來無論是看書還是看電影稍微費一點腦子就看不下去。請問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理本能或是心理機制?


蟹蟹邀請我~

問題的根本在於即時反饋

學習、工作、遊戲投入的都是時間和精力,但產出的東西有本質的區別。學習和工作帶來的愉悅感是長期和延時反饋的,而遊戲帶來的愉悅感是立馬反饋的。

比如你學到了一個新的知識,只有在現實生活或者工作當中用到後才會回收到成就感的正面反饋。但遊戲不同,遊戲設計的本質就是通過提高玩家在單位時間內產生興奮感的頻率,增加興奮G點在單位時間裡的密度,來獲取人的注意力,使人慾罷不能。

對於遊戲設計的從業人員來說,他們判斷一個遊戲是否成功的重要標誌就是:玩家每嗨一下,所需要的時間。英雄聯盟一局裡最嗨的是什麼時候,是大大小小的團戰,而不是前期的發育。大概5-10分鐘發生一次。王者榮耀縮短了這個進程,大概每2-3分鐘就能嗨一次。然後是現在最火的吃雞,你可能每1分鐘就能嗨一下,因為局面太不可控,意外性很多,每走一小段距離周圍的情況都會發生變化,你對情況可能時刻產生變化的這個預判,會一直吊高你的腎上腺素,讓你產生愉悅感。

遊戲+時間+精力=即時的愉悅感(大腦)+疲憊的身體(場景一)

工作(學習)+時間+精力=非即時的成就感+疲憊的身體(場景二)

在場景一中,大腦當然不會把身體很累這個實際情況反饋給你(的大腦)啦,因為它一直接收著愉悅信號。

那有什麼辦法可以改善嗎?

有的,把你的工作和學習的產出量化成人民幣。簡單地假設你教人學英語需要XXX個單詞量,而你教一堂課可以獲得XXX元錢,那麼你每背一個單詞就等於是賺了XXX元錢。又簡單地假設你是一個電銷人員,你平均每撥打100通電話就能開發出一個高意向客戶最終達成交易,賺得提成XXX元。那麼不難算出你每打一通電話就等於賺了XXX元。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我這只是便於闡述方法舉得例子,實際的情況肯定更複雜需要多計算一會。

這樣就等於是把長期的回報和成就感拆分成即時的反饋,提高大腦接收正反饋的頻率,從而達到學習和工作也不【覺得】累的目的。


因為如果你覺得玩遊戲又累又燒腦的話,你就不會玩了。

但是如果你覺得工作或者學習又累又燒腦的話,你還是得繼續工作或者學習下去。


因為你是平凡的人,正常的人。問這個問題,可能你不想過這種生活,那麼請你多讀點書。當你讀了100本書的時候,你再想想這個問題,你的心態,思想,境界,就不一樣了。


這不正常嘛。像我我每天都想回答一些新問題,就挺燒腦的,但還是手賤一天打開不下80次知乎。


讓你累得不是工作,而是工作中遇到的人。

工作本身是不累的,平衡情緒最累。

如果你真的覺得跟這兩個方面無關的話,我只能說,遊戲打輸了沒人說你什麼,你也不會有什麼實質的損失。工作中出了差錯領導會批評你,你會因此被扣工資什麼的。


說明你玩遊戲不用腦子


謝邀,刺激多巴胺分泌,讓自己麻木式快樂,過後身體也是會疲憊的,但是,可以減輕學習工作的「疲勞」。其實運動也是刺激多巴胺分泌的方式,也會身體疲勞,以另一種方式。


謝邀。

我個人認為,學習或工作時感覺到疲憊可能是這件事情帶給你的感受使你感覺疲憊。當我們在學習或工作時,通常會產生壓力,然後在壓力的驅使下去做這件事,對壓力的感受大過了事情本身帶來的愉悅感,所以會感覺到疲憊,另一方面,當你對一件事情很抵觸的時候,實踐起來往往會更加疲憊。當玩遊戲時會感覺到輕鬆愉悅,因為遊戲設計的出發點本身就是使人放鬆並感覺愉悅,所以你自然就不會感覺疲憊,但當你把玩遊戲當成是一件任務的時候,感受可能就不會相同。

總之一句話,你對一件事情的看法從本質上決定了你對這件事情最初的感受,當你感覺一件事情會使自己感覺疲憊時,即使這件事情並不會如你所想的那樣困難,但你潛意識裡還是會覺得勞累,只有當這件事帶來的愉悅感超過了你最初的感受時,你才會對這件事情產生新的感受。

這就好比於背單詞,起初,你會認為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帶有抵觸心理,但是當你勉強自己去做並且得到一定成就之後,你就會對此改變看法,並且開始願意去背,學習和工作也是一樣的道理。


首先謝謝你的邀請!

我認為是興趣使然吧,人往往對遊戲的興趣大於學習的興趣,所以會覺得玩遊戲輕鬆而學習燒腦。反之,如果有人對學習的興趣大於玩遊戲,那麼他肯定會覺得相比學習,玩遊戲是一件更加燒腦的事情。


推薦閱讀:

TAG:學習 | 心理學 | 生活方式 | 工作 | 腦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