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度地理解一件事情、一個行業或者一個產品、甚至一個人?

請注意是「深度」,意思是有思想、有具體、有細節、有歷史、有套路等因素;那些所謂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勤能補拙!」等等這些蘊涵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名句,我只認同它們是概括的精髓或者前進的座右銘!記得曾仕強老師說過:「中國人從來沒有說謊話,但是從來都沒有說實話」親愛的知友,是時候說一次沒有虛話的時候了!


你先嘗試深度的把這個問題描述清楚了。


當你吃虧的時候,你就離理解不遠了


這個問題也太大了,了解一件事已經殊為不易,何以深入了解一個人呢,實在遠遠超出能力範圍,我連自己都沒有了解透徹啊。

隨便聊一聊吧,那就,了解產品,從客戶的角度,你用了就了解了啊,從產品經理的角度,你去獲得客戶認同後,問客戶,再回過頭自己也用。再對比競爭對手的產品,類似的產品,溫故而知新,我想,應該足夠了解一個產品了吧。

而如果是為了購買某一個產品,作為渠道經營商而了解一個產品,那麼,可能就是窮舉之後挨個了解啦,最後還是會回到用戶端,畢竟市場經濟形式下,市場決定一切。

所以,了解一個東西,就是心細,把自己當客戶,想到所有細節,所有問題,把客戶當親人,換位思考下。

了解一個行業,你可以看別人怎麼做,你可以聽客戶怎麼說,你可以靠譜的在做這一行的朋友,但是,只有你自己做了,你才能真正了解。我們身邊總是不缺乏點子,創意,總是不缺乏看起來很好的機會,我們總是被各種披著機會外衣的陷阱圍繞,也總有著某些機會用挑戰和危機或者困難的形式出現。

紙上得來終覺淺,方知此事要躬行

至於系統化了解一件事情,不得不讓我想起了一部一九五幾年的美國電影《十二怒漢》,這部電影,就解釋了,如何去深入了解一件事,其方式和前提或者原則是:

1,把這件事當做人命關天,那麼就必須慎重

2,所有人得形成統一意見,不然就相互說服,超時則擱置

3,合理懷疑

4,被推翻的不代表說謊,而是不同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記憶疏忽

5,I dont mean he is guilty or not guilty, I mean its possible.

6.lets talk about it,

7,數據和實驗,換位思考,可以了解很多東西

這是一種深入了解事情的方法,適用於多人,單問題。

那麼,還有別的,比如

1,剝洋蔥法則,適用於單人多問題的分析。我們先窮舉所有的困擾我們的事情,然後一個一個排除,最後找到最關鍵的點。

2,SWOT分析,適用於兩個事情選擇,或者5個一下問題的抉擇。

我們列舉出兩個選擇,然後分別思考,每個問題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最後,決定究竟選用哪種方案。

當然,SWOT 分析用途很廣,這麼說,有點限制了。

等等還有好多,我就不一一贅述,但是,做所有分析的前提是,你了解這個事情,如果你連基本的了解都沒有,無法窮舉,更無法剝洋蔥,所以,還是得自己去做。

在自己做的過程中,可以時時反思,為什麼要這樣,可不可以換個方式,別人是怎麼做的,優缺點,這個環節在整個系統中處在哪個點,等等,當你把事情提高三個緯度,很多問題,自然明白。

說了那麼多,手機打字,也不好排版,大家湊合看吧

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我們聊的更多是世界觀,也就是我們怎麼認知這個世界,並且去從我們認知的世界中去適應我們的人生,找到我們的價值,何其難也,並且也沒有辦法統一,沒有刺眼統一。生活中,不同的人之所以對同樣的事情有不同的抉擇和處理,也正是因為三觀不同,也正是因為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不一樣,處理方式不一樣,我們才能看到一些特別有意思的現象,求同存異吧。

人生三大終極問題,我是誰,我從哪兒來,我要到哪兒去,既然是終極,又哪兒有答案,這三個問題,總是不停變化著,哪怕在一個人的身上。

忽然看到不知道誰邀請的我這個問題,略微談點淺顯的看法,本人資歷淺顯,一家之言,如有不當之處,請指正。

但是,不撕,不回答極端言論


謝邀!

1、想要深度了解任何事,不是如何去了解地問題,而先了解「我是誰,我有什麼?」的問題。

2、任何對一個行業,一件事,一個人……有深度認知的人,都是有一定經歷的,要麼有實際的經歷,要麼讀萬卷書,要麼行萬里路。

3、為什麼 一定要深度地去了解呢?對什麼事了解的越深入,你的煩惱不一定會少哦!

你如果知道了自己是誰,自己有什麼,自己缺什麼,自己想成為誰,自己缺什麼,該補什麼?這些就足夠了,有目標,為之努力就可以了!


謝邀

我覺得你思考問題的方向錯了

沒有什麼能深度理解人、事情的方法,關鍵是人

同樣的方法,5歲、15歲、35歲的人,或者同樣35歲的人,本科畢業、小學畢業的,結果大相徑庭,對吧。

再牛的人,也只能在某一個領域內,做到深度理解。


王陽明的心學。就是一個很好的指導。多看看書吧


謝邀,針對你所提出的問題我總結為3個字「去體驗」,對一個人,日久見人心,你需要和他(她)有好的經歷,有不好的經歷,才能全面了解他,沒有交集談不上理解;工作也一樣,每個人的價值觀對事物的判斷、看法是不同的,你只有體驗過了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所有事情,知易行難,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別人說的再好,是別人的體驗,與你何干呢?所以去體驗,是我的理解


推薦閱讀:

TAG:產品 | | 行業 | 實話實說 | 深度學習DeepLearn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