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為什麼如此迷人?
04-28
建盞是漢族傳統名瓷,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都用正燒,故口沿釉層較薄,而器內底聚釉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燒窯中底部產生粘窯。由於釉在高溫中易流動,故有掛釉現象,俗稱"釉淚"、"釉滴珠"。這是建盞的特點之一。
![](http://i1.wp.com/pic3.zhimg.com/50/v2-96c45dfc41bf2a089528b5357cf9b83a_720w.webp)
建盞器型從尺寸、比例、韻律等諸多方面進行設計,線條求正不求奇、造型簡潔,其恰到好處的尺度把握,成就了建盞獨特的美。建盞器形的線條如倒三角,給人以穩重的感覺,挺拔、向上、簡潔,創造了沉靜素雅的美學風格。
![](http://i1.wp.com/pic2.zhimg.com/50/v2-9c3a38caa24857f6d6e0ac7a2d7ffa39_720w.webp)
建窯黑釉是一種析晶釉,屬於含鐵量較高的石灰釉,因此,具備燒成黑釉的基本條件;同時,石灰釉黏性強,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在高溫中容易流動,所以,建盞外壁底部往往有掛釉現象,而器物口沿釉層較薄,呈褐紅色,有的近似芒口。
![](http://i1.wp.com/pic1.zhimg.com/50/v2-6a158d064c7d86b39976269417536564_720w.webp)
古代有推杯換盞一說,推杯換盞有兩種意義:古人不僅指喝酒的意義,更深的含義是達官貴人一般都不用杯子用盞,指陞官了把杯子換掉可以用盞了;二者是送盞和受盞之人都把對方視為好友、知己之人,可以交心推心置腹之意義。
![](http://i1.wp.com/pic4.zhimg.com/50/v2-206541ffaa9742b3b0334684971a16c7_720w.webp)
在行業內有句俗話:一盞功成,萬盞灰燼。每一隻建盞的來源並不簡單,我們眼前的光芒逼人,內斂中帶有靈動與奔放的跳躍元素,雖然看似樸素,但是卻往往有著不一樣的個性化存在和天然的缺陷美。越是追求極致的完美,建盞本身卻更是帶有一種自身不可彌補的缺陷。從陶泥的選擇到燒制的試驗,從胚體的打磨到上釉色的選擇,每一個環節都有著一套嚴格的標準,即使是高要求、高標準之下,每個建盞都可結合自身的成型條件燒制出不一樣的感覺。一個好的建盞,或許是從上萬件的建盞中挑選出來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