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巧背後的抑鬱,是父母早期養育種下的禍!

孩子+壓抑+行為+讚賞滿足感+聽話乖-快樂=假性自體

要知道,一個人的自尊取決於內在,取決於一種感受自己被人無條件寵愛著的意識,媽媽是愛我的。

但是當媽媽的愛是有條件的,需要按照媽媽的意願來進行,需要聽媽媽的話,需要按媽媽的節奏來生活……這個孩子得到價值感的方式就是服從,他們的自尊建立在他人的判定上。為了維護這樣的自尊,他們就要去服從與討好別人,他把自己的功能交給了別人去判定,自我價值感被外包了。要是得到了別人的否定,他就會特別難受,他對別人的言論也會特別敏感,因為這個人的內在沒有什麼可以支撐他的啊,支撐他的是外界的聲音。為了媽媽開心放棄自己的需求,只為博得媽媽的讚賞,主體自我意識的壓抑,帶著一副討好母親和別人的面具生活,這樣的假性自體的孩子很乖很聽話,但是你想要嗎?

一個人要去順從他人,就一定會是要去壓抑自己的需要的,哪怕是憤怒的,他也會把攻擊的企圖給努力地收回來,他不敢說不,他不能站出來為自己說話,他不能維持自己的權益,他有這個憤怒,但是怕一旦說不,對方與他的關係就會被拉開,別人就不會喜歡他了,別人會去否定他,他怕被否定,怕關係被疏離。 ——安東尼-斯托爾

一個媽媽的好孩子需要付出什麼代價?

成為一個媽媽的好孩子需要付出什麼代價?那就是孩子逐漸與她自我真實的感受和情緒失去了聯繫。只有在孩子表現好,媽媽對他滿意,對他微笑時,孩子才會高興。但孩子失去了對自己真實感情的認識、熱情、清晰感,和意義感。這個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成為非常好的學生,或其他任何受媽媽讚許的活動都能完成的很好。但對媽媽想要她做的事,孩子內心深處感受不到任何愉悅或滿足。因為她並不是為自己做這些,而是因為她知道這些是媽媽認為重要的。

我們時常可以看到一些成功者,尤其是年輕的成功者,出現無法解釋的自殺傾向。許多這樣的人都伴隨著假性自體長大,他們內心的抑鬱是隱藏的。他們表面上可能非常努力工作,成績出眾,非常成功,但內在感覺迷茫、空虛。只有在能夠喚起母親或其他人的正向回應時,他們才能感到高興。他們對自己的優秀或成功沒有任何愉悅感。他們行動的意義只在於操縱或控制母親。

我們常常可以在很多特別優秀的孩子身上發現假性自體。什麼「假」性? 這是從小練就的「武功」!是潛意識層面的。孩子認為只有這樣才有存在的價值但又離真實自我越來越遠!這樣的人,在成長過程中,一旦遭遇到涉及自尊的挫折(在別人看來可能很小的挫折),會引發強烈的自我否定、抑鬱或對這個世界的憤怒和絕望!

割裂的自我,是如何形成的?

父母在孩子面前的絕對支配地位,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步入取悅父母的節奏,然後壓抑自己內在的真實感受,長大後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假性自體來源於早期餵養的鏡映失敗!

溫尼科特說,沒有單一的嬰兒,嬰兒都是與母親連在一起的。

母親對嬰兒的回應,就是非常重要的情感形成。

假性自體,根源來自於生命早期的「鏡映失敗」。一個孩子的主體存在感在於他的感受,餓了,冷了,熱了,疼了,怕了,這些感覺,是個體最早的存在感,構成了最早的主體感,如果這些感受都不能被接受,那麼這個孩子的主體就是破碎的。設想一下,一個孩子,從小到大他自己的感受是不被接受的,他的感覺是不重要的,媽媽的感覺才重要,媽媽不斷地需要通過掌握孩子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媽媽說,要這樣,媽媽說,要那樣。媽媽說,你應該喜歡這個,媽媽說,你不能喜歡那個。媽媽說,這種事有什麼好傷心的,媽媽說,那種事不值得高興,媽媽說,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你得聽我的……自己的內心一直被忽略,這個人不敢有自己的想法情感,因為有個受苦的媽媽在那裡,有一個因為他而受苦的媽媽在那裡,他要跟媽媽一起處於一個共生的狀態,媽媽不快樂,他不敢快樂,媽媽快樂,他才快樂。

那麼,這個人的自我呢?去哪了?沒有了。不敢有,長大後的自我是一個假性的,假性自我。

一個足夠好的母親,和一個養出假性自體孩子的母親,她們的區別是,足夠好的母親會回應孩子的誇大感、孩子的願望、孩子的需要。她為孩子的表現而興奮激動,她鏡映孩子,當孩子精力充沛、自信、情感豐富時,她為孩子而高興。這是足夠好的母親。

而一個假性自體的母親,她對孩子的愛是有選擇、有條件的。假性自體的母親不希望孩子自主行事,她要自己掌控一切。她對溫尼科特所說的「孩子的無所不能的姿態」不予回應,比如孩子需要食物,需要關注,或者需要撫慰。對於孩子什麼時候需要被關照,什麼時候吃飯睡覺,她有自己的主意。於是孩子學著調整自己去適應母親的需要,而不是母親調整自己適應孩子的需要。

請允許孩子做:發脾氣的小孩、捏泥巴的小孩、亂塗亂畫的小孩……每個孩子都一半「天使」一半「惡魔」不必做太乖的小孩,但是一定要有自我,父母願和孩子一起嗨才是我們樂意看到的!

愛與規則的辯證

弗洛伊德有本著作叫《文明及其缺憾》。教給孩子社會規則會讓孩子不高興的觀點可能是真的。但教導孩子規則不意味著缺少愛。事實上,孩子在社會上生存需要理解規則,如果我們不教他們這些,相反恰恰是缺乏愛的表現。溫尼科特所說的早期的回應,以及其後需要的持續不斷的回應,是針對孩子的獨特性、差異性而言的,雖然我們不得不教會每個孩子服從社會規則。無條件的愛意味著我們因為孩子是他自己而愛他,我們不會因為孩子做了對我們有意義的事情就愛他們,也不會因為孩子做了對自己有意義而對我們沒有意義的事就不愛他們。當然愛和贊成是有區別的。對孩子的一些錯誤行為我們可能不贊成,但並不代表我們不愛這個孩子。

以上是溫尼科特的觀點。

我們要培養的不是一個盲目聽話的孩子,而是鼓勵他成為一個當他認為某個問題值得懷疑時,能夠獨立思考,並誠實表達的孩子。這個誠實,出於對自己內心的尊重,也不違背對他人的尊重。依賴於家長平時給孩子營造寬鬆的表達環境,包括父母如何定義好孩子。所以父母在面對乖孩子時,最好讓孩子多表達自己的意見,就算他說錯了,也盡量不要否定孩子,給孩子自己發現錯誤的機會和改正的空間。可以給孩子制定某些行為準則,但不能給愛設置條件,不能因為孩子滿足自己的要求才愛他們。尊重孩子,給孩子更多自由的空間。不要以愛之名行控制之實,包容孩子的缺點。處於嬰兒期的孩子,父母要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用愛的眼光去餵養,試想一個不接納孩子的焦慮母親,用沒有靈光的煩躁眼神去看孩子,孩子感覺到的就是特別嫌棄、死氣沉沉的一種餵養;那孩子能收穫到的就是一種死氣沉沉的體驗。這對孩子來講恐怕不是很好的體驗。

想要討好別人的渴望,是一股強大的力量。乖寶寶往往會: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更易隨波逐流,當獨立面對世界時、面對問題時,則變得無所適從、甚至焦慮抑鬱。更容易壓抑,不會表達自己真實需求。更脆弱,經不起挫折,一旦遭遇到涉及自尊的挫折(在別人看來可能很小的挫折),便會引發強烈的自我否定、抑鬱或對這個世界的憤怒和絕望…… 所以說,乖寶寶們大多屬易碎品,需輕拿輕放。稍不留神,極易受傷。

關於「乖巧聽話的孩子,就一定是好孩子嗎?」,德國著名心理學家海查曾做過這樣的實驗:對2-5歲時有強烈反抗傾向的100名兒童與沒有反抗傾向的100名兒童跟蹤觀察到青年期。結果發現,在兒童期有反抗傾向的人中,有84%的人意志堅強,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判斷事物和做出決定的能力;而兒童期沒有反抗傾向的人中,僅有26%的人意志堅強,其餘74%的人遇事不能做決定,不能獨立承擔責任。

相對於那些擁有假性自體的孩子,有真實自體的孩子更能感受到自身真實的喜怒哀樂,情緒得到釋放,或者宣洩的渠道更多,對於自我性格的創建和修復能力也也更強。

所以,請每個父母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天性,做一個無條件有愛的父母!


推薦閱讀:

TAG:育兒 | 母嬰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