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少年跳橋自殺:媽,我真的想過去死

4月17號的晚上,在上海盧浦大橋,

一輛白色轎車打著雙閃停了下來,

車裡衝出了一個男孩,直直地奔向橋邊。

跳下去的時候,他媽媽沒能抓住他。

120趕到現場,男孩已經沒有了生命跡象。

17歲,青春年華,5秒內就沒了。

據說,這名男孩是是在學校和同學發生了矛盾,

母親載其回家,路上還在不停批評他。

在途徑盧浦大橋時,車子停在了橋中間,

這個孩子打開車門就跳下去了。

我們能看到,車子先是停了下來,

然後母親來到後排不停地說話。

男孩子才衝出車門來的。

也許是母親在車裡說:

「你跳啊!你跳一個我看看!」

結果,男孩真的跳了。

事件一出,不少網友紛紛指責。

微博里,點贊數最高的一條是:

「活得這麼脆弱,長大也是個爛人。」

看到這個視頻,我真的一陣戰慄。

不是因為我看到了一條陌生生命的逝去,

而是看到了當年,差點走到這一步的我自己。

小時候,我從來沒有和同學打過架。

直到有一天,我爸被老師請到了學校里。

「你兒子和同學打架了,扇了別人兩巴掌。」

班主任說這話的時候,對方的媽媽也在。

「幸虧沒出什麼大問題,不然麻煩就大了。」

班主任一邊改作業,一邊拿眼睛斜我爸。

「不是的,是他......」

我還沒來得及解釋,左耳一陣轟鳴。

「叫你來上學,你就是來學給人打架的?」

一巴掌。

「你知不知道我是請假從單位出來的?」

兩巴掌。

「你他媽這麼不想學,滾!別學了!」

三巴掌。

我被推到了和我打架的同學面前。

「給人家道歉!」

我握成拳的手終於鬆開了。

我爸不知道,我為什麼和他打架。

是他散播謠言,說看到我媽和別的男人一起去酒店。

我張張嘴,卻發不出聲音。

對方的媽媽輕蔑地笑了一聲。

「算了,孩子領回去好好教育一下。」

班主任叫我們回去上課了。

幸好辦公室在一樓。

不然我今天可能沒辦法寫這篇文章。

我在報紙上看過一個小孩被父母罵了以後跳樓的新聞,

就拿去給我爸看,他看了以後問我:

你拿來給我看是什麼意思呢?

意思是說我罵你,你就要跳樓?

我愣了愣,說不是,

他說:那你想幹嘛?想跳樓?那你去啊。

很多時候,毀掉一個人,一句話就夠了。

我曾經看過一個視頻。

印度有一個男生,跟父母吵架。

他父親越說越激動,就從抽屜里掏出一把槍,

扔到了桌子上,說:

「養你這麼大有什麼用?你還不如死了算了!」

兒子立馬抓起槍,對著腦門就扣動了扳機。

很多人都在指責上海這個跳橋的孩子心理脆弱,

覺得他輕視生命,承受力差。

「但我看到的,

不過是一個崇尚暴力教育的母親,

一個不懂得控制情緒的母親,

一個不尊重生命安全的母親,

教出了一個不會控制情緒、看不到自己生命價值的孩子。」

心理學家科胡特說過這樣一句話:

「一個功能良好的心理結構,最重要的來源是父母的人格。」

也就是說,父母給孩子創造的人格環境,

容易將孩子培養成那樣的人。

都說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

換言之,我們就是父母的「原稿」。

一位媽媽關於教育問題請教過星雲大師。

星雲大師:「您影印過文件嗎?」

媽媽:「影印過。」

星雲大師:「如果影印件上有錯字,您是改影印件還是改原稿?」

媽媽:「當然改原稿。」

星雲大師說:「這就對了。孩子的問題,都是從父母那裡『影印』過來的。」

關於孩子的成長,「教」一定要多於「管」。

父母創造出的人格環境,是伴隨著孩子一起永恆存在的。

管,只能管好一陣子。

但教,卻可以教好一輩子。

關於子女教育,我們要做到:

不帶敵意的堅決,和不含誘惑的深情。

「不帶敵意的堅決」是什麼?

是不帶敵意的拒絕和管教。

我們都有過想要買一件玩具卻被父母拒絕的時候。

大部分的父母會馬上板著臉:

「再哭的話,我就不要你了。」

「不買,再鬧我就打你!」

連帶著高高舉起的手掌。

但不帶敵意的拒絕是:

「我知道你很想要,但媽媽今天沒帶夠錢,我們下次再來買好嗎?」

「我知道這件玩具對你很重要,但實在是太貴了,現在媽媽買不起,我們一起湊錢吧,湊夠了再來買。」

溫柔而堅定的溝通,孩子反而容易接受現實。

別因為不要一個玩具,說出「我不要你」。

我不答應你時,態度雖很堅決,但毫無敵意。

「我愛你,但是不可以。」

不含敵意的堅決,是最好的界限原則。

「不含誘惑的深情」是什麼?

是不用誘惑去激勵孩子,不用愛綁架孩子。

小時候聽得最多的話就是:

「你把地掃了,我給你10塊錢。」

「期末考好了,我給你買小汽車。」

這其實就是帶著誘惑的深情。

這種激勵方式容易造成一個問題,

就是梁實秋先生說的:

「孩子未來可能會把一切關係,

都處理成金錢關係:

做什麼事情都需要以錢為動力,

一切事情都用錢來度量與衡量。」

馬上畢業,父母打電話來,十句有九句:

「聽媽媽的話,考公務員吧。」

「聽爸的,你回來保准給你安排好工作。」

「我是你媽,我能害你嗎?」

久而久之,我們就習慣了被迫接受。

變得不去追,不去想,不去爭取。

因為爸媽一定會為我好,我要做的,就是服從。

習慣了被迫,就真的會忘記自己喜歡什麼。

台灣拍過一個系列劇,叫《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由六位編劇將書中的九個故事改編成五個單元:

《媽媽的遙控器》、《貓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天》、《孔雀》和《必須過動》。

這五集,深刻剖析了當代中國親子關係的現狀。

其中《媽媽的遙控器》讓我渾身戰慄。

母親擁有了一個可以讓時間回到前一天的遙控器,

當兒子逃課、談戀愛、不聽話時,

母親就用這個遙控器,讓他永遠回到前一天。

哪怕他戀愛,遇到了心愛的女孩,

母親還是無情地摁下了遙控器,讓一切歸零。

「說,你會好好用功,永遠不會再去見那個女孩。

快點說啊!媽媽是為你好啊!」

最後,兒子終於拿到了媽媽的遙控器。

媽媽卻冷笑著說:

「你以為我只有這一個遙控器嗎?」

子女與父母的關係背後,永遠捆綁著「服從」和「回報」。

殊不知,會犯錯的父母註定成不了正確的標準。

子女除了孩子的身份,也得有獨立的人格。

認識到這兩點才算體會到該劇製作方的良苦用心。

別把自己的期望強加給孩子,

也別道德綁架希望孩子變成你過去想變成的樣子。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不帶誘惑的深情,是最好的愛的態度。

我們想要的,是我委屈的時候,你能站在我這邊。

你可以責怪我,但是責怪的前提,是你愛我。

我想要的,只不過是父母好好說話。

一個功能良好的心理結構,

最重要的來源是父母的人格,

特別是他們以不帶敵意的堅決和不含誘惑的深情去回應孩子需求的能力。

不含敵意的堅決,是最好的界限原則。

不帶誘惑的深情,是最好的愛的態度。

媽,我委屈的時候,你真的別再怪我了。

關注公眾號【梅仙笙】

後台回復:「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獲取百度雲資源鏈接。


推薦閱讀:

TAG:家庭教育 | 父母教育 | 親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