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王路:佛陀慈悲嗎?(三字經02)

(此文是在善導書屋的講座。感謝宗道法師和各位聽眾。這是第二講,約16000字。)

1、

證者誰?釋迦尊。大悲願,示誕生。

上次我們講到,真如體,須親證。真如這個體,法界身,需要親自證到。證者誰?釋迦尊。誰證到了呢?釋迦牟尼佛。大悲願,示誕生。他出於大慈大悲的願力,示現誕生在人間,娑婆世界。

這句,我們講一個字:示。

佛教高僧的死亡,叫「示寂」——示現寂滅之相。涅槃是寂靜的,示現寂靜。佛教目的是解脫,解脫,就要超越生死,如果成佛了還是要死,怎麼能叫解脫呢?佛是沒有生死的,凡夫看到的死,那是示現。

很多人不相信:佛陀為什麼不示現不死呢?或者示現活一萬歲,八千歲,這樣還有點說服力,示現活八十歲,好像說服力不夠。

但是,佛陀只能這麼示現。看不出來,不是佛陀的問題,是我們的問題。我們只有肉眼,沒有天眼,更沒有慧眼、法眼。就像你得了飛蚊症,看什麼都覺得有小飛蟲。我們在娑婆世界,業力讓我們只能看見這樣的現象。

生死,就像一條蛇,非常可怕。但是,如果你發現自己看錯了,它不是蛇,是一條繩子,你立刻就不害怕了。你之前希望這條蛇走掉,後來,它還是在這兒,還是沒有走,但你知道它是繩子,就不害怕了。死亡就是一條蛇,佛教就是讓你最後看清楚,它不是蛇,是繩子,它走不了,也不需要走。但你的恐懼可以解除。

有這樣的傳說:佛陀證悟後,覺得所證的道理太難了,人家沒法理解,他就不打算說法,這時候,梵天來勸請,他才說。那麼,就有個問題:他一開始,知不知道自己後來要說法?如果說不知道,佛的智慧就有局限了。如果說知道,乾脆直接說不就行了嗎,還擺什麼架子呢,非得等著別人來請他嗎?

有些學南傳的就說,你們大乘講慈悲慈悲,佛陀慈悲嗎?佛陀一開始根本沒打算說法。他們認為佛陀的教誨就是「滅苦」,沒有別的,講慈悲是大乘學者的附會。他們這麼解釋梵天勸請。

在大乘看,梵天勸請,恰恰體現了佛陀的慈悲。為什麼呢?第一,佛陀直接說法,梵天還有沒有勸請的功德?沒有了。佛陀先不說法,等著梵天來勸請,梵天一勸請,他就有功德了。給梵天一個培植功德的機會。這個功德是非常大的。就像在公司里,困難的活,派給你干,是給你一個鍛煉的機會。這一點,梵天能理解,凡夫不容易理解。凡夫會想,你就是偷懶,才扔給我干。凡夫怕面對困難;梵天有面對困難的時候,他很高興,因為進步的機會來了。因為這兩種意業,他們得到不同的果報。

第二,這是最關鍵的,如果佛陀直接說法,凡夫不愛聽。凡夫有種心理:你來找我,就是你求我。你看一個人很可憐,吃了上頓沒下頓,給他介紹一份工作,或者你喊他:來,一起做點事兒吧。他會怎麼想?——你來求我來了,你有用著我的時候吧。他就要擺架子。越是凡夫,越喜歡擺架子。因為他有「我執」,「我慢」,不擺擺架子,體現不了自己的存在感。佛陀直接找凡夫說法,凡夫心想:我忙著呢,你又來耽誤我時間。佛教不要搞得跟推銷保健品,賣不出去似的。當然,佛陀不是被怕被拒絕,沒面子,而是凡夫拒絕佛一次,就折損很多福報,佛陀慈悲,不讓凡夫那樣折損福報,就用凡夫能夠接受的方式說法。

所以,佛要做個示現,示現成一開始好像不打算說法的樣子。佛知道梵天一定會勸請,他對梵天也太了解了。梵天離開了欲界,知道什麼是好東西,肯定會來勸請。梵天一勸請,佛就說法了。凡夫一看,連梵天都勸請,可見這個東西是真好,就來了。

凡夫看不懂佛的東西好不好,梵天說好,凡夫就覺得好,因為他離梵天近。梵天剛剛超越欲界,在凡夫眼裡,就是最厲害的。再厲害,凡夫就看不懂了。就像我們看不懂一個東西好不好的時候,如果比你有錢、有品位的人在用,你就會覺得它肯定不錯。所以,佛陀就導演了一出梵天勸請的戲。這就是「示現」:演戲給凡夫看。以凡夫能接受的方式,給凡夫說法,還不是佛陀的慈悲嗎。

就像一個大人,對兩三歲的小孩說:你要聽話啊,不聽話,就不給你吃飯了。有人聽了:哎呀,這大人太狠心了,不給小孩吃飯。實際上,給不給呢?肯定給。這麼說,是以小孩能接受的方式,讓小孩聽話。

不僅佛示現,菩薩也示現。菩薩在要進入八地不動地的時候,也做了一次示現:示現差點要進涅槃。這時候,佛就扮演一個角色,去提醒菩薩:你忘了自己的初發心了嗎?你是要成佛的呀!菩薩一聽:此是學時,非是證時。現在還不是當老師的時候,要繼續當學生,就放棄涅槃,奔著無上菩提去了。

沒有一個菩薩,這時候拐彎變成阿羅漢的。但是,每一個菩薩,到這兒都要做這個示現。示現是給誰看的呢?是給五地六地的菩薩、或者初地的菩薩看的嗎?都不是。是給凡夫看的,給初發心,初住以前的菩薩看的。

就像去山裡徒步,路不好走,很容易迷失方向,有人找到方向之後,會怎麼辦呢?會做個記號。做記號對自己有沒有意義?沒有太大意義,因為他已經可以出去了。但是,對後來的人有意義。有些人走到這裡,不做記號,自己走了,這就是聲聞種姓、緣覺種姓;有些人要做記號,就是菩薩種姓。

為什麼說,菩薩不入涅槃,是示現給初住之前的凡夫看?我們發心,不是說等證到大乘七地、小乘四果再去發心,再去考慮我是要涅槃,還是要無上菩提,而是在出發的時候,就考慮好了。如果你一開始修行的時候沒有發菩提心,只發了出離心,你說修到這個階段突然改變主意:我不證涅槃了,我要成佛——那是不太可能的。就像一個人辛辛苦苦讀博士,好多年,等站在台上,人家馬上要給他頒發博士學位,他說:我拒絕,不要了,沒有這種情況。如果他不想要,老早就不要了。你讀到中途,不想讀,放棄了,可以,不會等到最後再改變主意。要麼就是,你拿了學位,再從頭開始,重新讀。

阿羅漢的回小向大,就是這樣,他是繞了一個大圈。他不會等到馬上要證四果的時候,突然發菩提心,四果不要了,直接奔成佛去,不會。他是先證了四果,再回小向大的。而且,他證了四果之後,什麼時候回小向大,也不知道,可能很快,也可能要非常非常久。阿羅漢能不能一回小向大就成為八地菩薩,不可能,從解脫的水平上來說,他有八地菩薩的水平了,但是,從發心上看,從六度萬行的積累上看,他連初地菩薩都比不上,還只相當於初住菩薩。三大阿僧祇劫要從頭走。

這就像坐飛機從北京到上海,要麼你別上飛機,是可以改高鐵的。要是已經上了飛機,非得等到了上海之後,再飛回來,才能坐高鐵,不可能在天上飛著,你說,我現在就改高鐵,當時改不了。

所以,菩薩進入八地時做示現,不是為了提醒地上菩薩,也不是為了提醒十住、十行、十迴向的菩薩——初住以後的菩薩,菩提心已經不退了,用不著再提醒了,而是為了提醒初發心的人:你在剛發心的時候就要考慮清楚,因為中途兩大劫時間是沒法拐彎的。你要走了聲聞乘,就算你得到了四果阿羅漢,斷煩惱的功夫相當於八地菩薩,但是你想成佛,也得重新從初住位開始修發心和六度萬行。初地菩薩和阿羅漢,論斷煩惱,阿羅漢比初地菩薩強太多了,但是,在所有菩薩眼裡,初地菩薩要遠遠勝過阿羅漢,為什麼?雖然阿羅漢現在是老師,在解脫道上是老師,但你要想成佛,還得回到小學一年級開始學,學菩薩道這一課。

2、

處王宮,求出離。夜逾城,人不知。

釋迦牟尼佛在當太子的時候,住在王宮裡,覺得不開心,想出去。這個王宮,不僅是王宮,還是三界。三界對我們凡夫來講,就是王宮。我們覺得三界很好,戀著三界,悉達多太子,看見三界的種種過患,就想出去。半夜就從城牆上飛出去了。

夜逾城,人不知。人為什麼不知呢?因為凡夫不知道三界的過患。佛教把世間出世間的一切,分成四種,這四種懂得了,就懂了一切真理。真理叫「諦」,這就是四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凡夫的生活,是苦和集。苦,就是苦;集,就是惑、業。惑、業、苦,這三種,就是輪迴。起惑、造業、受苦、再起惑、再造業、再受苦……永遠沒有終結,這就是三界。

凡夫的生活里,沒有滅和道。滅,是涅槃;道,是通往涅槃的道路,八正道。通往涅槃的道路,從哪裡開始呢?從「見道」開始——看見這條道了:見苦、見集、見滅、見道。找到路了,你就上路了,就是聖者了。接下來就是「修道位」了。

修道位上有沒有煩惱呢?初地到八地之間,也還是有的。但這種煩惱,不是分別的煩惱,而是俱生的煩惱;不是「見所斷」的煩惱,而是「修所斷」的煩惱;不是理上的煩惱,而是事上的煩惱。打個比方,你如果天天洗衣服,洗澡,講究衛生,我們就說,你是個乾淨的人。乾淨的人,身上會不會偶爾搞臟呢?也有可能。哪天下雨,一輛車從水坑裡軋過去,泥巴濺到你身上,衣服就髒了。但是不要緊,你立刻回家洗了換了,就乾淨了。修道位,就像一塊發燙的石頭,煩惱在上面站不住腳,剛踩上去,立刻燙得掉下來了。煩惱不會增加,所以也叫「無漏」。但是不叫「無為」。滅,是無為;滅和道,都是無漏。

見道是最難的。對菩薩來說,見道之後,馬上就是極喜地——太歡喜了,以後可以說萬事大吉了。這就跟念佛的人見到阿彌陀佛一樣。都見到佛了,還有啥不放心的呢?但是,凡夫沒有見過佛,也不聽聞佛法,他相信嗎?基本不信。這就是「夜逾城,人不知」,有人從起惑、造業、受苦的輪迴里轉過身,邁向通往無上菩提的大道,而凡夫,始終生活在三界輪迴里的人,不會知道。

入雪山,修苦行。六年間,習寂定。

佛陀出家的時候,有六大外道。其中一種叫尼乾子。今天的耆那教,就是從尼乾子發展過來的。他們不懂得「諸法因緣生」的道理,想解脫,怎麼辦呢?去受苦。他們認為,每個人該受的苦是有定數的,非得受夠了,才能解脫。今天很多人喜歡說:「命。這就是命。」——這就跟尼乾子差不多。佛教講什麼是命?你做的事情就是你的命,命不是老天爺決定的,是自己的行為決定的。幹了一件事,叫業;幹了一輩子的事情加起來,生生世世的事情加起來,叫命;八正道裡面,有個「正命」,一輩子做正當的職業,遠離那些說不好的話、做不好的事的環境,就叫正命。

佛教講,「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尼乾子既然認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那怎麼辦,多吃苦吧,苦吃夠了,就解脫了。沒解脫,就是因為苦吃得還不夠。

不要覺得這個觀點可笑。今天很多人,有類似的觀點。想成功,讀成功人士的故事,讀了心想:哎呀,真不容易,難怪人家能成功。我要像他那樣吃苦,我也成功了。我沒成功,是因為吃的苦還不夠。這就是外道見解。而且非常有市場。在這種見解下,尼乾子就去修苦行:拔頭髮、跳崖、挨餓,就是他們的修行方法。

菩薩為了讓大家知道,這種方法對解脫沒有幫助,也修了六年苦行。這也是菩薩的慈悲。他現身說法,證明這條路走不通。但是到現在,還是有人不信。還是有人認為,「只要夠努力,什麼事情都一定能幹成。」菩薩這六年里,只吃麻麥,餓得骨瘦如柴,奄奄一息,後來,喝了兩個牧牛女送的乳糜,恢復了氣力,很快就證無上正等正覺了。這就是告訴大家,解脫是有方法,有道路的,不要蠻幹。

當時,菩薩喝了乳糜,那些外道就說,他犯戒了。很快,聽說他成佛了,就趁他早上進城乞食的時候,在城門口攔著他問問。佛住在城外面,就算成了佛,每天還是要進城乞食的——實際上,佛不需要吃飯,佛也不是有情,但是佛示現成有情,示現成需要吃飯的樣子。外道攔住他,問他到底證了什麼,佛就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就是說,一切有情,活著都得吃飯。外道就哈哈大笑,說傻子都知道。佛就說:食有四種,你們知道嗎?段食、觸食、思食、識食。段食,就是分段的飲食,放在嘴裡吃的,一頓一頓的。剩下三個,我們暫時不講。

這是「入雪山,修苦行」,下面是「六年間,習寂定」。

菩薩這六年里,除了吃得很少,還修習禪定。禪定不是佛教特有的,外道也有禪定。佛教有戒律,外道也有戒律,內容不太一樣。佛教和外道不共的地方,就是智慧。最終解脫,不是靠戒和定,而是靠慧。但是,後面的離不了前面的。有定的時候,就有戒,叫「定共戒」。有慧的時候,就有定,起碼是「未到地定」,同時也有戒,叫「道共戒」。所以說,想解脫,戒定慧三學,都不能缺。

那念佛法門呢?念佛,定心可以念,散心也可以念。是不是不需要戒定了呢。可以說不需要,也可以說需要。說不需要,是因為往生之前,不需要得定就能往生;需要是說,往生之後,自然就有定。到了極樂世界,不可能沒有定慧。

無論走聖道門還是念佛門,到了第三大劫,都是在極樂世界,都是阿毗跋致菩薩,不一樣的只是開始兩大劫路徑不一樣。就好比去餐廳吃飯,聖道門是買主食送飲料,念佛門是買飲料送主食,反正到最後,飲料主食都有,定慧都有。

這個比喻並不是說到了極樂世界還需要吃東西,極樂世界沒有段食。要是吃段食就得有大小便嘛,那就不幹凈了。段食只在欲界有。到色界,就沒有了,色界以禪悅為食。入定了就可以不吃飯。不過,欲界的人,入定之後,身體還是在欲界。這跟生色界不一樣。進入色界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死了生在色界,一種是入色界的定。

生到色界,你就是色界的本地居民,身體也是在色界。生在欲界,入色界的定,就相當於辦了簽證買了機票去旅遊,身體還在欲界。它雖然消耗很少的能量,但是時間太長的話,也要變壞。就像一個人長期在國外不回來,他老家的房子被拆遷了都不知道,也聯繫不上他。一個人入定太久,身體支撐不住,或者別人把他身體破壞掉,他還不出定,等到出定的時候,馬上就會死掉。不過在定中死不了。好像說佛有個弟子,入定的時候,有個大力鬼用特別重的錘,錘了他的頭,居然沒碎。他出定之後,感覺頭懵懵的,就問佛:我怎麼頭懵懵的?佛說,幸虧你入定了,要不入定,頭早就粉碎了。

佛陀成道之前,也是在打坐。他說,我如果不成道,就不起身,後來就成道了。不過,我們不要模仿,說不成佛就不起身,因為我們定慧的資糧還差得太遠。打坐是為了讓心定下來,心定下來,才比較有力量。打個比方,散心就像一根香,想去鑽牆,把牆鑽出一個窟窿,是不太可能的。定心,就像沖鑽機,更容易把牆鑽破。

定,有個名字,「心一境性」,把心放在一個所緣境上,讓它不要散,不要流宕。就像一杯水,倒在桌子上,地上,它就四散開了,不能收攏。把它放在杯子里,它就聚攏了。心跟身體不一樣,身體是色法,有「變礙」性,集聚在一起,心,你坐在這裡,可以馬上想到美國。心是比較散動的,必須要依持身體,依持身體,才叫「識蘊」。不然就像水倒在平地上,四處流散,很快就蒸發掉了。

佛教講中有,也叫中陰身。南傳佛教不講,他們講有分心,漢傳藏傳都講中有。中有不是靈魂。為什麼呢?靈魂是純精神的,中有包含了精神和物質,它裡面有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色蘊就是物質。無色界就沒有中有。因為無色界幾乎沒有色。「中有」也叫「中陰身」,它是有身體的,不全是心識。另外,靈魂是不太變化的,心識永遠在變化,沒有一秒鐘不變。

3、

佛教講三界,上次我們說了,色界、無色界是相對靜止的,欲界是躁動的。欲界的心,就像倒在地上的水,到處流,不集中。色界、無色界的心,就像裝在杯子里的水,集中起來了。色界、無色界,就叫八定。

有人以為,定,就是在那兒不動了。腿一盤,飯也不吃,事也不做,跟石頭有啥區別呢。修行就是把自己修成植物人嗎?定,是不是一定要坐那兒盤著腿兒呢?

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看法不太一樣。粗略地說,原始佛教,定就是定,坐那兒不動。一邊開車一邊入定是不太可能的。初禪鼻識、舌識都沒有。二禪往上,眼識、耳識、身識都沒有,「無尋無伺」,心只在內部轉,不再關心外界,那你想辦事,就不太可能了。所以,色界沒有不善業。一共有身口意三業,身業口業都要靠意業發動,進入色界,沒有不善的心,這叫「定共戒」——什麼時候入定,什麼時候有這種戒,定共戒不需要專門受,入定就有。出了定,就沒有了。這和「別解脫戒」不一樣,別解脫戒,只要你不破壞它,戒體一直都有,就算起了貪嗔痴,干一些小壞事,戒體都還在。

不過,雖然二禪以上,眼識那些沒有,但是二禪可以用初禪的眼識。就像一件事,不歸處長親自管,歸他手底下的科長管,處長也能辦,跟科長打個招呼就行了。入了上面的定,還可以調動底下的識去辦事。大乘往這方面發展得更深了。佛可以「不起滅盡定,而現諸威儀」。

按大乘的看法,修行不一定要打坐。不過,打坐是個好方法,幫助你把心靜下來,集中到一起,用定去對治煩惱,就像石頭壓草一樣,肯定能壓下去。那定裡面有沒有貪、嗔、痴呢?大家想想。

定裡面,肯定沒有嗔,嗔只在欲界有。貪和痴,倒是可能有。如果是佛和阿羅漢入定,就沒有;凡夫入定,乃至初果、二果、三果聖者入定,也還有。有人說:三果阿那含,不是斷貪了嗎?怎麼還有?貪,有兩種,一種是欲界的貪,叫欲貪;一種是色界、無色界的貪,叫「有貪」。阿那含斷了欲貪,有貪還沒有斷完。欲貪,是不善;有貪,就是無記。和有貪一起生的心,叫「有覆無記」。

善、不善、無記,是佛教的「三性」。

大家都知道要做善事,不要做不善的事,但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就有分歧了。你說給乞丐錢是善,他說是不善,他說街頭乞丐都是騙錢的,掙得搞不好比你還多呢,你給錢,就助長了更多人行騙。你說放生是善,他說是不善,不放生還好,放生把很多動物給放死了,而且專門有人,你放著,他逮著,逮完再賣給你。

那到底,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呢?佛教里,是有定義的。對現在、未來都順益的,就是善。對現在、未來都違損的,就是不善。

這個可以簡單地講,也可以複雜地講。簡單地講,能得到樂果的,就是善;能得到苦果的,就是不善。這樣講最簡單,也好理解。但是,有一點大家要注意:人天樂果是不是善?

人天樂果不是善。善,是能得到樂果的,人天樂果,本身就是樂果,它不能讓你得到樂果。就像你拿錢,可以買東西,但是你拿東西,不能買東西,除非你把東西先賣掉,換成錢,這是可以的。你得了人天福報,可以利用你的暇滿人身去行善,然後再得到人天福報,但是,你想利用現在的人天福報本身,得到以後的人天福報,是不行的。

人天福報是無記的,是善的結果,但不是善——不然的話,天人就不會有五衰了,天人比人清凈得多,如果人天福報也是善,那天人下輩子肯定還會生在天上,永遠都會生在天上,而三惡道如果是惡的話,三惡道的眾生就永遠出不來,它活著就是造惡,怎麼出來呢?所以說,人天福報,惡趣苦果,都是無記,它們只是善惡業的結果,而不是善惡本身。

我們看見一條狗,說,這隻狗壞——不壞它能投胎成狗嗎?這不對。狗,是果報體。之前的人,造了惡業,投生到三惡道,變成狗,你可以說之前的人幹了壞事,但不能說現在的狗壞。人也是果報體,本身是無記的,你不能說,我肯定好,不好我能投生為人嗎?那是前一世誰造了善業,投生為你,不能說現在的你就好,只能說你的好行為的結果。

我們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人天福報,就是魚,它就這麼一條魚,不能給你帶來更多的魚。而善業,是漁,是得到魚的技巧,你有了這個技巧,不僅現在能得到魚,以後還能靠這個技巧繼續得到魚。當然,我們是打比方,學佛最好不要去釣魚。

善業,能感兩種果,一種叫異熟果。異熟,就是果報的意思。像人天果報,就是善業的異熟果。這種果,是無記的,伴隨著樂,感一次就完了,不能再感第二次。另一種叫等流果,善業的等流果,還是善,它可以感無窮多次。等流果什麼意思呢,你做一次善事,它除了給你帶來異熟果之外,還給你帶來一種習慣的力量,牽引你下次還做善事,在這個意義上,它叫「順」;在剛才異熟果的意義上,它叫「益」。人天果報,益是有了,但是沒有順;所以說人天果報是魚,善是「三點水的漁」,得到魚的方法。或者說,人天果報,只對這輩子順益,對將來並沒有順益;而善業,對現在將來都順益。

再打個比方,善業,就像賺錢;惡業,就像虧錢;人天樂果,就像花錢;惡趣苦果,就像還債。賺錢是好的,虧錢是不好的;花錢和還債,既不能說好,也不能說不好。賺錢創造價值,虧錢損失價值,花錢和還債,既不創造價值,也不損失價值。不過,這個「錢」,並不是世間的錢,而是通往解脫的資糧。

善,不善,無記,說的是業,業是具備力量的;而樂果,苦果,是狀態,狀態不具備力量,只是力量的結果。如果說善業的異熟果也是善,就好比你去買東西,拿錢在別人面前晃一晃,就把東西拿走了,這是不可能的。

有個偈子:「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假如你不買東西,錢永遠在兜里,掉也掉不了,你買了東西,錢就不在兜里了。這是異熟果。但是,你掙錢的能力會一直在,今天用它掙錢,明天還可以用它掙錢,用多少次,它都不會消失,甚至還會加強。世間的技能,老了可能會退,但是,行善的習慣,別說老了,就是到下輩子,下下輩子,它也還跟著你,一直跟到你成佛。這是等流果。所以,我們對善業,是要非常重視的,對樂果,不用特別重視。

為什麼說「凡夫畏果,菩薩畏因」,菩薩不在乎果報本身,而在乎帶來果報的原因。在菩薩眼裡,無論是花錢買東西,還是拿東西抵債,都是果,既不賺也不虧,真正的賺和虧,都在因上,在行為上。而凡夫呢,花錢買東西,覺得佔便宜了,他只看到東西到手,所以不知道珍惜福報;受苦的時候,他覺得吃虧了,還了別人兩千塊,他覺得損失了兩千塊。而真正的賺和虧,都只能在因上,不可能在果上的。所以要「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你放生,剛放完看見魚被人家撈起來,又去賣,氣得不得了。那麼,你生氣,有一部分原因是放生引起的,它讓你不舒服了。那不能說它完全是善法。因為你的心裏面包含著「愚痴」,不然你怎麼會上當呢。你得知道,後來的不舒服,不是同情心帶來的結果,而是你同情心裏面包含著愚痴帶來的結果。但凡你不舒服,推究它的原因,裡面一定有不善。假如你不放生,看見魚很可憐,走過去了,想想,心裡還是不舒服。這種不舒服,是慳吝帶來的結果,慳吝也是不善。所以,無論你放生不放生,都可能帶來不舒服,這就表示,我們凡夫的心裡,總是有雜染的。如果你放生如理如法,救了動物的性命,也沒引起後患,現在舒服,後來也沒有不舒服,那它就可以說是善法,就可以說你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是比較明白的,清凈的部分很多,染污的部分很少。

為什麼說「可以說」呢,因為,萬法都是緣起的,一件事情作為緣,成為很多事情發生的條件。由一種行為引起的結果非常多,有直接的,間接的,有讓你舒服的,有讓你不舒服的。以我們的智慧,沒有辦法完完全全觀察清楚。但是,我們還要做事,所以儘可能觀察。我們做的事,都是善染夾雜的,所以常常會有看起來做了好事,卻引起不舒服的結果,那就是因為善不純凈,夾雜著染污。修行就像煉金子一樣,要把雜質過濾掉,99%的金子,不能說它是假金子,但是和千足金比起來,還是不如。雖然不如,我們還是把它叫金子。

無記裡面,又分兩種: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覆,就是覆蓋。把眼睛上蓋一塊布,就看不見東西了。所以,有覆無記,雖然不是不善,但也讓你沒法了解真相,也是要努力去除的。

4、

從定起,出山來。坐樹下,心鏡開。

從定起,出山來。菩薩打坐、禪定,主要是在山裡面,比較僻靜的地方。佛教叫「阿蘭若」。修行,是在沒有人的地方好呢?還是在人多的地方好呢?

有人說,紅塵是最好的修行地方。甚至還有人說:賺錢是最好的修行。是不是呢?肯定不是,別說最好的修行,甚至連修行都談不上。當然,一切都可以是修行,吃飯睡覺上廁所,都可以是修行,在這個意義上,說賺錢是修行,也可以。但是,心裡要有數,不要為自己的貪慾找借口。修行最怕的就是,自己欺騙自己。

紅塵是不是最好的修行地方?在某種情況下,這麼說也有道理的。娑婆世界、穢土,是不是修行的好地方呢,佛經上說過,在穢土修行,比在凈土更快。《大阿彌陀經》《維摩詰經》都說過。但是,不要一聽修行快,就高興,這也是凡夫的習氣。它有個前提:你到了凈土之後,乘願再來,到穢土修行。這是對大菩薩說的。在到凈土之前,八地以前的菩薩,怎麼修行,也比不了八地以後的菩薩的。只不過因為,八地以後的菩薩,修行再也不用費勁了,沒有快慢之分了。而在穢土修行,是有快慢之分的。

另外,在紅塵修行,還有一個前提:定。「從定起,出山來」,想出山,要先能入定。悉達多太子,為什麼不一出家就去說法,去人間?而要先入雪山修習六年寂定呢?沒有定,在紅塵里,貪嗔痴的火一燒,就廢掉了,墮落了。

所以,紅塵能不能修行,看你的定力夠不夠。定力夠了,有「首楞嚴三昧」,這個大定,去人間修行,太好了。但是,沒有的話,扛不住。把孫悟空放到煉丹爐里,煉成了火眼金睛,把我們放到煉丹爐里,就燒成灰,燃燒我們的卡路里了。

我有個同學,上高中的時候,快高考了,晚上下了自習回家還要再學一會兒。他爸就在家看電視,聲音開得好大,吵得她沒法學習,她就跟她爸說,你能不能別看電視了,讓我安靜地學習一會兒。他爸怎麼說呢?人家毛澤東年輕的時候,專門跑到人多的地方去看書,妹子你不行啊。他爸管她叫妹子。我們不是毛澤東,毛澤東在鬧市看書,到底有沒有效果,我們也不知道。對我們一般人來說,看書還是要找個安靜的地方。《阿含經》也經常講,要安靜的地方去修定。對凡夫來說,好的氛圍很重要。

凡夫修行,有兩個困難。一個是,在沒有寂靜能力的時候,把你放在寂靜的地方。一個是,在沒有寂靜能力的時候,把你放在吵鬧的地方。

剛修行的人,適不適合閉關、自修?基本上都不適合。最好是共修。共修,有氛圍,大家能互相鼓勵,互相促進。個人的習氣,在共修團體裡面,容易暴露,就像一滴水,自己動不了,有波浪推著你,你就走了。剛發心修行就想閉關,是不合適的。佛教裡面有各種「打七」。打禪七,就是坐七天禪,不管你有沒有禪定,坐七天再說。打佛七,念七天佛。還有打啞七,啞巴的啞,七天不說話。還有打餓七,七天不吃飯。大家一起打七還好,一個人,就容易受不了。如果是長期閉關,更受不了。

聽說以前,台灣有兩個法師,新加坡有居士想請法師來閉關,他們供養。這倆法師就去了。很高興。閉關的頭幾天,天天打坐;幾天之後,就不想打坐了,沒意思,就要閱藏,找大藏經看。看了一個星期,也看不下去了,沒意思,地方又小,出不去,天天憋著,難受得不得了,只好睡覺,天天除了吃飯就是睡大覺,睡了幾天,連睡覺都受不了了,非出去不可,供養也不要了。太難受了。所以說,閉關是非常難的。大家不要一開始就想自修、閉關。

還有一種,就是沒有寂靜能力的時候,到熱鬧的地方去,在紅塵里修行。當然,紅塵也有很多層次。像善導書屋,在北京,東四,也算是紅塵裡面的一個點,但相對來講,氛圍就比後海的酒吧安靜。要讓我來善導書屋,雖然也人來人往,我還能扛得住,要讓我去酒吧,我就扛不住。跟什麼樣的人來往多,就受什麼樣的熏染,在沒有足夠定力的時候,找相對清凈的人,清凈的地方,是比較保險的。念佛也是一樣,書屋有七點凈修,按說念佛,平常走路開車都能念佛,但是,專門有一段時間,以這樣的方式來念佛,效果還是不一樣。平常邊做別的事邊念佛,還是沒有七點凈修那麼認真。對我們凡夫來講,很多時候需要外緣,到電影院看電影,跟在手機上看電影,效果差別很大。所以,像佛陀也是要示現坐在菩提樹下打坐。

坐樹下,心境開。

坐樹下,這一點,我以前在網上看到過一段話。我那時候打坐,因為是自己打,也不知道怎樣坐姿勢才算標準,就去網上搜。我是雙盤,單盤一般需要墊坐墊,雙盤需不需要呢,網上有人說,必須要墊,墊到屁股底下。他說,佛陀為什麼在菩提樹底下打坐呢,樹根的地方,要比周圍高一點,土聚在那裡嘛,佛陀坐在菩提樹下打坐,就等於屁股底下墊了坐墊。所以,坐墊很有必要。

我想,好像也有點道理,我就一直墊著枕頭,一開始墊一個,後來嫌不夠,墊兩個。2017年,凈開法師來北京,我跟他見面的時候,就坐在外面大廳里,他說話的時候腿就盤起來了,什麼也沒墊,坐在椅子上。我就向他請教,問需要不要墊,他說不一定要墊。後來,我就試試不墊,不墊,坐得更好。

慢慢我就知道,墊坐墊,單盤或者散盤,是有必要的,這樣能保證你的膝蓋不要翹太高,如果你的膝蓋比腰高,背就容易弓下去,坐不穩。但是雙盤的話,不用坐墊也一樣能坐穩,墊了反而彆扭。後來,我又碰見陳總,也是跟書屋很熟的一位居士,每天都打坐,好多年了,我又請教他墊不墊,他說:坐軟的地方就墊,硬的地方就不墊。我當時就想:這真是經驗之談。

像這種地方,坐多了,自己就知道了。像坐床上,有些床比較軟,一坐下去,屁股底下一個坑,這不太好,如果實在沒有別的合適的地方,雙盤在軟床上坐的時候,墊個坐墊也可以。

過去的人,為什麼打坐要有個蒲團呢,我想,最重要的是防止著涼,直接坐地上,腿容易著涼,搞不好坐成關節炎了。因為過去沒有地暖嘛。打坐的時候,保暖很重要,要把腰、膝蓋蓋好。不要跑到瀑布底下去打坐,好像很有意境,但沒有好處。佛陀時代的人,在山上打坐,因為人家在印度,熱帶氣候,跟我們這兒氣候不一樣。我現在是在木地板上把一個毯子疊四層,坐毯子上打坐,上身穿好衣服,蓋著腿和腰,不需要坐墊。你要是單盤散盤,就用個坐墊。

5、

天龍喜,魔膽落。睹明星,成正覺。

天龍,就是天龍八部。天,是一部;龍,是一部,還有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迦,舉天和龍,就把八部一起代表了。他們為什麼喜呢?高興了,因為有人可以指引他們解脫了。沒有說眾生喜,因為眾生有很多,天龍八部,尤其是天和龍,是屬於和法比較相應的,神通要高一點,所以說「龍天護法」,他們發現有人要成佛,當然歡喜。至於比較愚鈍的眾生,他們也不知道菩薩成佛對他有多大意義,也談不上喜。

也有人說,天龍喜,就是指天眾、龍眾,不包括其他的。我為什麼覺得也包括一些呢,因為其他有情里,也有悟性比較高的,神通比較大的。像經上說,「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這裡面歡喜信受的,首先是「天」和「人」,因為人天是善趣。然後是阿修羅,阿修羅也神通廣大,但是要排到人後面去。阿修羅也在天龍八部裡面,那麼,「天龍喜」,應該不僅是天和龍,有善根福德因緣的有情,知道悉達多太子馬上要成佛,都會歡喜。

但是,沒有善根福德因緣的有情,就不一定了。就像「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也只是說了個「等」,沒有把三惡道的有情都包括進去,為什麼呢?有些眾生,他不隨喜,甚至還會不高興:為什麼成佛的是你,不是我?他很鬱悶,寧願你不成佛。現在很多人對學佛的人有點看法,覺得學佛的人不太正常。你要問他隨喜悉達多太子成佛嗎?他恐怕也不隨喜。有些人,還嫉妒、鬱悶,生氣。這就是下一句,「魔膽落」。

魔膽落的魔,是什麼?是不是有一種有情叫魔?天、龍、人都是有情,魔王是不是也屬於有情呢?如果是,那魔是天道呢?還是阿修羅道呢?我想,這裡的魔,不要理解成有情。

為什麼呢?佛對一切有情都慈悲,與一切眾生樂,拔一切眾生苦,這叫慈悲。如果魔是有情的話,為什麼佛不說:魔,你過來,我給你點快樂。

《阿含經》講到魔,用了擬人的手法,就像一個比丘正在洗澡,魔過去了,想撓亂他的心,比丘就如理作意,一如理作意,魔就灰溜溜地跑了。我看到的書里,魔好像有個特點,每次計劃不能得逞,他就走了。他只是走了,沒有說魔死掉了。我就想,為什麼魔只是走,沒說魔死呢?也許是我看的不夠多。但從另外一個方面理解,也可以說明,魔實際上不是有情。佛,實際上也不是有情,但是佛示現成有情的樣子。魔,也不是有情,但是我們把魔擬人成有情。

有情,有一個特點:都得死。佛是不會死的。菩薩還有變易生死,所以菩薩也是有情,但是佛不是。一切有情都要死,「有生無不死」,「有命悉歸死」,這是佛說過的。

別人問佛問題,佛怎麼回答,有四種情況,一種是一向回答,一種是問你具體的情況,一種是反問你,一種是一向不回答。你如果問:一切有情都要死嗎?馬上回答你:都要死。你如果問:死了的有情都會再生嗎?佛就說:看情況,有煩惱,就再生;沒有煩惱,就不再生了。如果問:六道裡面,人是優勝啊,還是下劣啊?佛就反問你:你想跟誰比?跟天比,就下劣;跟畜生比,就優勝。這個下劣優勝,指的是煩惱的多少,煩惱少,就優勝。如果問:世界有沒有邊啊?佛就不回答。

《阿含經》里,雖然用擬人的手法,魔一會兒來了,一會兒走了,但是魔不死,就可見,它不是有情。

魔是什麼呢?翻譯成三個字,「能奪命」,用大白話說就是,「讓你死」。魔有四種:蘊魔、煩惱魔、死魔、天魔。死魔,不是「死了的魔」,而是「死就是魔」。我們說,「死神來了」,「死神走了」,沒法說「死神死了」,如果「死神死了」,是哪個「死神」讓它死的呢?所以說,魔自己不死,它讓有情死。

這四種,都跟死有關。第一,魔要奪一個東西的命,這個東西得先有命,沒命的東西,魔奪不了它的命。「蘊魔」,是說「五取蘊」就是魔。有了五取蘊,就是有情,就非死不可。石頭不是有情,它就死不了,跟魔沒有關係。第二,煩惱魔,是三界中的一切煩惱。有了煩惱,死了就再生,沒有煩惱,死了就不再生了,那就不會再死了。第三個,死魔,就是死本身,死就是魔。第四個,天魔。天魔跟死有什麼關係呢?天魔障礙你超越生死。佛陀成道前,天魔跑來阻止他,為什麼?他一旦成道,就再也死不了了,就徹底擺脫魔的束縛了。

天魔在哪個地方呢,在欲界最高處,他化自在天。如果能擺脫天魔的束縛,那就至少是阿那含,阿那含也叫「不還果」,再也不回欲界來了。一般說,學佛的人,在三個位置上,魔障最多。第一個,是四加行裡面,要從「頂位」進入「忍位」的時候,「忍不墮惡趣」,忍位有個特點,從今往後,再也不墮三惡道,那你以前造的三惡趣的業,在這時候就要成熟受報,你如果在受報的時候再起煩惱造三惡趣的業,就進入不了忍位。還有一個地方,就是要得三果阿那含的時候,一旦成功,就要永遠離開欲界,那欲界的煩惱,都來阻攔你。第三個地方,就是要得阿羅漢果或者成佛的時候,三界最頂上,非想非非想處,最微細的煩惱,要來攔你。最微細的煩惱,是最難斷的,粗的煩惱,反而好斷。這就像洗衣服,大塊泥巴,最好洗,越細的,越不顯眼的污垢,越難去除。

說煩惱魔要來攔你,是不是真的有個魔跑過來攔你呢?不是。而是你身上一直帶著這個魔,但是你沒發現,直到你要讓它離開你的時候,才能發現。

打個比方,我們想上大學,就要高考,高考的時候,高中教材上每一個知識點,都會跑出來攔你。你要被它們攔住了,就上不了大學。那是不是說,平常沒高考的時候,它們就老老實實的,不出來攔你呢?不是。是你沒打算離開原來的地方。我們在欲界,欲界的煩惱就跟著我們,走到哪兒,跟到哪兒,煩惱也叫「隨眠」,隨逐有情,永遠跟著有情,當我們要永遠離開欲界,不再回來的時候,就必須先把欲界的煩惱給斷掉,否則你就走不了,它就像繩子一樣系縛著你。如果你不參加高考,在高中待一輩子都可以,書上的難題也不會跑出來攔你,實際上,它就是一直在跟著你。所以,當我們碰見魔的時候,也不要覺得是壞事,有時候是好事,它證明你要高考了,要考研了,考博了,能考過去,那同等的煩惱,就為難不了你了。

上面四種,蘊魔是「死所依」——死的就是它;煩惱魔是「能令死」——能讓有情死;死魔是「正是死」——死本身;天魔是「不令超越死」——不讓有情擺脫死的控制。

這四種裡面,我們記住「煩惱魔」就行。記太多不好消化。魔簡單地說,就是貪嗔痴。是貪嗔痴讓我們在輪迴裡面生生死死,不能超越。這樣,你再看經,經上說魔王來了,你就知道,什麼是魔王來了?不是別的,就是自己的貪嗔痴起來了。不是貪嗔痴之外,還有別的什麼魔王跑過來要害你,不是的,只有自己的貪嗔痴。如果你如理作意,貪嗔痴肯定要下去,貪嗔痴一下去,就是「魔王走了」。

為什麼佛不對魔慈悲一點呢?如果佛對魔慈悲,佛就對眾生不慈悲。我們眾生,是對魔最慈悲的。我們養著自己的貪嗔痴,把它養得白白胖胖,我們做貪嗔痴的奴隸,貪嗔痴發動我們,讓我們幹啥,我們就幹啥,生生世世,都在給魔打工。現在,佛要讓眾生解脫,把貪嗔痴趕跑,不要再給它打工了,眾生還不樂意,對佛說:你怎麼不對貪嗔痴慈悲一點呢?

「魔」在定義上,就是和佛對立的,就是覺悟的反面。有句話叫「佛來佛斬,魔來魔斬」,禪宗的人喜歡說,社會上的人也喜歡說,我們不要說,對佛不恭敬。

實際上,佛不和任何東西對立,佛也不和魔對立,但是,魔和佛對立。《阿含經》里,佛說過:「我不與世間諍,世間與我諍。」 佛不跟任何人抬杠,就算佛不跟任何人抬杠,還是有人要跑來跟佛抬杠。「諍」,解釋成「抬杠」,是表面的意思;實際上是說,諸法的空性,不和任何法對立;但我們凡夫,見不到諸法空相,見到的都是諸法的其他相,也叫「遍計所執相」。

哪有什麼「佛來佛斬」呢,真正的佛,不生亦不滅,不來亦不去。魔有來有去,佛哪裡有來去呢。有人可能要問,「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什麼意思?不是說佛來了嗎?不是。因為佛從來就沒有走。你見到佛也好,見不到佛也好,佛始終在這兒。既沒有來,也沒有離開。念佛人臨終見到佛,表示他見到佛了,並不是說佛這時候才來。不然,人家念了一輩子佛,佛等到臨終才卡點兒來接他,那也太不慈悲了。實際上,佛始終都在。你念不念佛,佛都在,都攝受你,只是,你不念佛,不知道佛在,也不知道佛攝受你。

佛不跟魔對立,但魔跟佛對立。佛教說,「煩惱即菩提」,但是不反過來說,「菩提即煩惱」。煩惱就是魔,菩提就是佛。說「生死即涅槃」,但是不說,「涅槃即生死」。菩提肯定不等於煩惱,涅槃也絕對不等於生死。但是不離煩惱就有菩提,不離生死就有涅槃。凡夫可以轉變成聖者,但是聖者不可能退墮成凡夫。佛永遠都念凡夫,凡夫不一定念佛。所以佛說,「我不與世間諍,世間與我諍。」 有個禪師洞山良價,他有個偈子說:「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渠,就是他的意思,他是我,我不是他;也是這個意思。凡夫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沒有凡夫煩惱苦相。

睹明星,成正覺。

佛陀在成道時,看著天上的星星,說了一句話:奇哉,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

這句話,漢傳佛教里廣為流傳,南傳佛教里,不太講。為什麼漢傳有這句話呢?這句話解釋了佛陀為什麼要說法,而且首先說《華嚴經》。《華嚴經》說,佛陀證悟後,用清凈的智慧之眼,觀察法界一切眾生,發現眾生都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所以才教化眾生。南傳佛教,不把利益眾生放在第一位,就不講這句話了。

正覺,全稱是「無上正等正覺」,也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成「無上正覺」。解脫有兩種,一種是「涅槃」,一種是得「無上菩提」。凡夫有兩種障礙,一種叫煩惱障,一種叫所知障。

所知障,也叫「不染無知」。無知有兩種,一種是染污的,也就是煩惱,無明。另外一種,不是染污的,不障礙涅槃,但是障礙成佛。因為佛是「正遍知」。遍知有兩種,一種叫「智遍知」,一種叫「斷遍知」。

我上中學的時候,有同學說,他能證明上帝不是萬能的。怎麼證明呢?有兩步。第一步,先問你:上帝能不能造出來一塊連他自己都搬不動的石頭?如果不能,第一步就證明了。如果能,接著問:上帝能不能搬動這塊石頭?這就證明了。

在佛教裡面,佛不是萬能的。萬能的,那叫「大自在天所作」,是佛教破斥的外道觀點。佛教里的遍知,智遍知,就是該知道的都知道。什麼是該知道的呢?真理。佛教目的是解脫,真理也是按照解脫來劃分的,叫四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集滅道,都知道了,就得到了無漏智。

斷遍知,就是,該斷的煩惱都斷掉。所以,如果人家問:佛是不是什麼東西都有呢?不是。佛沒有煩惱。佛想讓自己有煩惱都不可能。佛還沒有邪見。一丁點兒都沒有。佛也沒有苦。我們生到極樂世界,想有苦都不可能了。當然,佛可以示現煩惱相、苦相、生死相。

那麼,有沒有不該知道的呢?應該說沒有。就算你應該斷掉的那些東西,不該有的,你也得知道它。對聖道門來說,要斷煩惱,也得知道煩惱,知道煩惱有多少種,哪一種長什麼樣,在什麼條件下生起來,碰到的時候怎樣對治。就跟醫生看病一樣,我們都不想有病,但是要了解病,懂得病,才能把病趕走。遍知也分好多層次,見所斷的有六種,修所斷的有三種,我們就不展開了。跟解脫相關的東西,還是多知道一點好,跟解脫沒啥關係的,哪個明星跟誰又離婚了這種,也沒有太大必要知道。一個是它可能引起你的煩惱,再一個是,我們沒有變化身,一天都是24小時,花在這上面的時間多了,花在解脫上面的時間就少了。

所知障比煩惱障更難斷。斷煩惱障,就相當於考60分,及格;斷所知障,相當於考100分。有煩惱障的地方,肯定有所知障;反過來,有所知障的地方,不一定有煩惱障。就像你考100分,肯定及格了;但及格了,不一定是滿分。

佛對緣起了如指掌。假如他有一個地方不知道,那他對緣起理解就還有欠缺,因為萬法都是關聯的。就像下棋,你在走第一步之前,就知道棋盤上的一切變化,一個都不漏,那你是佛;你要不知道,邊走邊算,最後贏了,也就是阿羅漢。佛是一個死角都沒有。斷了所知障,就成正覺了。

王路:我們都是彼此的吹萬老人(三字經01)

王路:值得研究的唯識問題


推薦閱讀:

TAG: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