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數據看波馬系列 之一【波馬的歷史演變 】

2019年4月15日,第123屆波士頓馬拉松落下帷幕。作為全世界最老的馬拉松賽事,波馬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報名的條件十分苛刻,80%取得參賽資格的跑者需要跑進一定的達標時間才被接受報名,俗稱BQ(Boston Qualified),因此是每一位長跑愛好者的終極夢想之賽。

隨著馬拉松在國內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波馬產生了興趣。我總結分析了波馬的歷史數據,幫大家對波馬有一個更全面鮮活的認識。這篇主要寫波馬的歷史演變,包括線路距離、參賽人數、性別比例、跑群背景的重大變遷。

從24.5到26.2

波士頓馬拉鬆起源於1897年,也就是第一屆現代奧運會舉行之後的一年,剛剛參加了雅典奧運會馬拉松的美國人意猶未盡,興緻勃勃地在本地組織起了馬拉松比賽。從那年以後,每年四月的愛國者節那一天,波士頓馬拉松如期舉行, 成為全世界最早且未曾間斷過的標誌性馬拉松賽事。

很多人不知道,波馬在100多年中,線路其實被改過幾次。距離由一開始的24.5英里(39.43公里)延長到現在的標準馬拉松距離26.2英里(42.2公里)。從1897年到1923年的起點是從西郊Ashland小鎮,當時觀眾需要坐火車去Ashland的起點觀戰,然後再坐火車回城終點助威。

1908年到1924年間標準奧林匹克馬拉松的距離被幾次修改,最終確定為26.2英里,因此波馬在1924年正式修改線路將起點改為Ashland的鄰居鎮Hopkinton,終點還是在市中心的Boylston大街。

最初兩屆的終點的位置Irvington Oval,據說是當時一長220戶外跑道,但在現代地圖上已經不復存在。具體位置有兩種猜測,一是現在Copley廣場的位置,二是在Boylston大街和Exeter街夾角處BAA俱樂部南邊的一塊場地,已經被後來的新建築淹沒。後來的終點被修改過幾次,但都在Boylston大街附近。

數據來源:https://www.runnersworld.com/races-places/a20789210/the-history-of-the-boston-marathon-finish-line/

以上是官網歷史裡記載的距離和起終點變化。如果我們仔細看數據,可以印證並讀出更多細節。下圖是歷屆波馬冠軍的完賽成績,用顏色區分距離變化。可以看到1924年的官方距離改變導致完賽時間變長,圖中表現為階梯式的成績下降趨勢。有趣的是,1950年代初冠軍成績突飛猛進,而1957年後又有類似的明顯階梯式成績下降,這裡有賽事天氣和參賽選手實力等偶然因素,但不禁讓人懷疑那幾年賽道是否因為改道而縮短,然後又拉長。這在Paul C. Clerici關於波馬的書中有所記載 Boston Marathon: History by the Mile(March 18, 2014),維基百科上波馬冠軍榜也註明1956年芬蘭人Antti Viskari的2:14:14是老賽道(25英里)的最好成績。

數據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winners_of_the_Boston_Marathon

要知道即便是在現在高科技衛星定位工具的幫助下,測量跑道距離仍然會有偏差,更不用說上個世紀上半葉測量基本靠尺。

從十五到三萬

在波馬的頭75年歷史裡,一共不超過3500人次完成了比賽,而且他們全是男性。而在最近的50年里,超過六十萬人次完成了波馬,其中二十多萬是女性跑者。

第一屆波馬只有15人蔘賽,10人完賽。從1897到1961年,都沒有超過300人蔘賽,很少有年份有50人完賽。1960年代電視的普及讓更多人聽說了馬拉松這個運動項目,波馬的參賽人數開始大幅上升,到60年後期已經超過千人。

數據來源:https://www.baa.org/races/boston-marathon/results/participation

1972年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美國運動員Frank Shorter獲得了當年奧運會馬拉松冠軍,那是1908年後美國人再次奧運會馬拉松奪冠,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一時間,馬拉松成為美國人的熱議,跑步開始進入大眾普及階段;二是女性在這一年第一次被正式允許參加波馬。

從1972到2019年,波馬的參賽人數逐年飆升,最近十年封頂在每年3萬人左右。如果把前75年的數字放到同一張圖表裡,就會小得看不到。

數據來源:https://www.baa.org/races/boston-marathon/results/participation

1996年是波馬100周年紀念,因此賽事組委會破例大大增加了報名名額限制人數,那年一共有近3萬名男性和9千多名女性參賽,遠遠超過原計劃1萬人的限制。

2013年終點爆炸後,有5千多名跑者沒能完賽,賽事委員會特許他們在下一年不用BQ也能再次參加波馬,導致2014年人數有個小小突升。

從零到半邊天

在1972年以前,女性是被禁止參加馬拉松比賽的。在這之前早在1966年,Roberta Gibb是第一位跑完波馬的女性,她沒有正式報名,沒有號碼布,但躲在起點的樹叢里,直到發令槍響,她就混入了其他男子選手,一直跑到終點。1967年有一位名叫凱瑟琳·斯威策(Kathrine Switzer)的女性用K.V. Switzer的中性簡寫報名參賽,在比賽中途差點被賽事總監強行推出賽道,後來在她的教練和男友的保護下掙脫,最終以4小時20分的成績完成波馬。

第一位戴號碼布參賽的女性跑者凱瑟琳·斯威策(Kathrine Switzer)被賽事總監試圖強行退賽

今天的女跑友們很幸運,參賽不必自帶教練和男友。

女性從1972年開始被正式允許參賽,比例逐年上升,最近幾年都保持在參賽總人數的45%左右。

數據來源:https://www.baa.org/races/boston-marathon/results/participation

從精英到平民

像很多體育競技一樣,馬拉松最開始是精英項目,在1970年代以前基本只有中產階級或者專業體育運動員參與。70年代後Nike和Adidas等運動品牌的崛起讓更多的平民百姓接觸到了跑步的樂趣,跑步成為老百姓的業餘愛好。這些品牌對於跑鞋和運動服的全新設計,重新定義了運動和休閑產業,跑步不再是一群穿著跨欄背心白球鞋、有體育天賦的專業運動員的專利,跑步是可以很大眾、很酷、很時尚的。

波馬組織機構在保持比賽的精英水平和吸引更多參與者之間徘徊糾結。隨著業餘馬拉松的爆發,世界其他大型馬拉松賽事不斷增加報名人數,波馬也迫於壓力放寬了標準。下表是波馬歷年分年齡組達標成績標準的演變。可以看出標準在40歲以下的青年組別並沒有太大改變,主要是通過差別化性別和年齡組,並放寬女性和中老年組的達標時間來容納更多的業餘跑者。

數據來源:https://www.baa.org/races/boston-marathon/enter/qualify/history-qualifying-times

所以各位有心去波馬的跑友,如果離達標差得不多,不要請人代跑,只要等過40歲就容易了。

也可以看出,由於BQ達標報名人數的逐年增加,從2013年波馬又開始收緊達標條件,每個年齡組都快了5分鐘;而最新的2020年報名條件又再次收緊,以保持三萬名參賽選手的上限。

從美國到世界

早在1898年第二屆波馬年代波馬便有了外國人參加的記錄,來自加拿大的運動員Ronald MacDonald不僅完賽,還以2:42的好成績獲得了當年的冠軍。後來1920年代陸續有希臘和芬蘭的選手參賽,30年代開始德國人蔘賽。二戰以後1947年韓國人Suh Yun-bok以2:25:39贏了波馬並創下了當時的世界紀錄,成為第一個波馬奪冠的亞洲人。到了50年代,有多名日本選手參賽並奪冠。快進到1980年代末,馬拉松不再是發達國家專屬的運動,冠軍開始被肯亞和衣索比亞的非洲選手壟斷。

下圖是最近十年除美國本土以外,以選手國籍排名完賽人數最多的國家。其中中國大陸在2011年還只有7人完賽,排名第38位;到了2019年便飆升到了534人,排名第三,僅次於加拿大和英國。

數據來源:http://registration.baa.org/2019/cf/Public/iframe_StatisticsDrilldown3.htm

再來看看相對每個國家的人口基數,有多少人完賽波馬, 類似人均GDP的概念。下面是根據2017年聯合國人口數據,以及2019年波馬完賽人數,得到的每一百萬人口裡完賽波馬的人數。愛爾蘭一越成為世界第三,港台同胞也不甘落後,分別排第四和第十。看來中國大陸跑步市場還有很大潛力,就算一時半會兒追不上港台同胞,也應該向日韓以及墨西哥看齊。

數據來源:2017人口-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population_(United_Nations);2019年完賽人數-http://registration.baa.org/2019/cf/Public/iframe_StatisticsDrilldown3.htm


推薦閱讀:

TAG:跑步 | 馬拉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