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玉,你怎麼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正午陽光

的新劇《都挺好》已經快要收官了。本來這部劇剛上線的時候我就在追看,而評論熱議時我也有關注,但一直沒有下決心寫評論。

原因是,第一正午陽光最近連續上線了幾部重頭戲,本來就需要好好消化。第二阿耐

的原著也是一個值得細讀的文本,最好是等劇情基本展現以後再來分析。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阿耐的小說,包括《歡樂頌》、《都挺好》等,有個特點,就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極為犀利、深刻,但缺乏解決方案。

對問題犀利,這是阿耐的一貫特點。其實這次因《都挺好》而起的這一波對「原生家庭」的討論,在之前的《歡樂頌》就曾經上演過一波。而《歡樂頌》的特點就在於提出了問題,沒有給解決方案。但因為這麼些年來我們的現實主義題材一直糾纏於婆媳矛盾、婚外情等「熱點」題材,沒有人深度挖掘「原生家庭」的內在矛盾,因此《歡樂頌》一上線就引爆了觀眾的情緒點。

而正因為如此,在《歡樂頌2》中,當編劇試圖去解決這些問題時,觀眾不滿意了。因為「原生家庭之痛」本就是改開以來幾代人的心結,現實中並沒有什麼「普適」有效的解決方案。而阿耐的原著中也是如此。因此《歡樂頌2》的方案無論怎樣觀眾也不會真正滿意,這也直接導致了《歡樂頌2》的口碑崩壞。而所謂的「三觀不正」不過是這一問題所導致的結果罷了。

而到了《都挺好》中,問題依舊。電視劇從一開始就將蘇家的矛盾刻畫地驚心動魄,幾乎讓人喘不過氣來。這樣的「烈度」在國產劇中是少見的。但「濃烈」不等於好,在劇集播出近一半的時候,已經有很多觀眾吐槽電視劇過於渲染矛盾。當然也有人說這部劇表現出的只是冰山一角,現實中比這過分的多得是。

但文藝作品畢竟不是靠撒狗血吸引觀眾的,但問題更大的地方在於,電視劇不斷拋出這些矛盾,而解決都是靠蘇明玉的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無論是父親蘇大強,還是大哥蘇明哲,還是二哥蘇明成,甚至二哥二嫂,乃至師父老懞,小蒙,師母,都是靠蘇明玉超人般的個人能力解決的。難怪有人說它是當代版的《延禧攻略》。

正是這一點,讓人感到這部劇的現實主義力度被弱化了。這就好像倪匡寫小說開頭總是把懸念營造的鬼斧神工,但最後編不下去了拿外星人來收場一樣。蘇明玉強悍的個人能力,已經到了讓觀眾齣戲的程度。有人計算過,這部劇中蘇明玉為了解決各種問題付出的真金白銀不下幾百萬,而她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以劇中的年紀很難達到這種財力。

並且,細細推敲一下我們就會發現,即便她真有這樣的實力,恐怕更多還要歸功於師父老懞。在片中,老懞不僅是她的領路人和導師,還在危急時刻幫她頂缸,更是親手把她培養成左膀右臂。難怪有人評價說老懞是她的另一個父親,事業上和精神上的父親。

而在剛剛播出的劇集中,蘇大強和老懞這兩個「父親」終於面對面坐到了一起,結果兩人卻並沒有迸發出什麼火花。原本觀眾也許以為老懞會對蘇大強來一段「點撥」或者「鞭策」性的話,結果也是沒有。

事實上這兩人也真的說不到一起去。電視劇中,蘇大強一直是被人安排、被人改變命運的那種人,而老懞一直將改變命運的權力牢牢抓在手裡,不僅是他自己,也包括親人和下屬。甚至在原著中,蘇明玉本就是老懞培植出來平衡柳青、防止一家獨大的一枚「棋子」,老懞也從未真正完全放心過蘇明玉。

這是人之常情,卻也讓人感慨。電視劇撕開了「原生家庭」和諧外表下的痛楚和「醜惡」,但並沒有給人以出路和安慰,唯一可以聊以自慰的,也只有愛情。而從這個角度上,我們會發現一種奇妙的互補:蘇明玉正是因為在原生家庭中得不到真正的屬於她的關愛、尊重和支持,才會在老懞那裡變相尋求另一種「家」的溫暖。而老懞也正是看中並利用了這一點,因為一個在情感、精神和人生方向上完全依賴你的人,幾乎不用擔心他/她會背叛你。

那麼這樣一來,屬於我們的解決方案是什麼呢?難道真要像劇中的蘇明玉一樣,培養超強的個人能力,讓自己在社會上具有更高的「交換價值」,才能真正立足和找到歸屬感嗎?而這種歸屬感真的能讓人「吾心安處是故鄉」?

社會一刻不停的變化,所謂的能力和人脈也並不總能靠得住。《都挺好》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也不能給出真正的解決方案,只能營造一種「小和諧」、「小確幸」來讓觀眾們聊以自慰罷了。

但,我們也許可以換一種思路來考慮這個問題。劇中最強的「能力者」老懞,才是蘇明玉所有給養的來源。而他也同樣陷在一堆麻煩里,清官難斷家務事。而蘇大強作為劇中矛盾的「策動者」,「問題源」,雖然「作天作地」卻依然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而回到事情的源頭,我們會發現,「能力者」和「問題源」竟然是同一件事的一體兩面。

劇中的蘇大強之所以會和趙美蘭結婚,源於城鄉體制的差別。趙美蘭需要一個城市戶口的身份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順便也解決原生家庭的問題。而當社會結構發生變化,穩定的體制生活的紅利逐漸流失時,蘇大強懦弱的個人性格和弱勢的社會能力就凸顯出短板,造成了家庭天平的失衡,也直接造成了蘇家幾個孩子的性格悲劇。

而老懞的發跡,源於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大潮,讓有能力、有野心、願意「折騰」的人崛起,他們不把穩定安逸的生活當成人生目標,而要靠自己的打拚和時代機遇去實現個人價值。而蘇明玉他們成長的年代正好在這個時代變遷的節點上,他們與上一代的人生軌跡的岔路也由此展開。

而當蘇明玉們具備了足夠的個人能力時,卻最終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這也是中國式家庭關係的悖論所在:克服對原生家庭的恐懼的最好方式,就是成為自己討厭的人。原著中說:

——今天審視自己,才發現自己早已變態,她逃不過一脈相承的自然規律。外婆對媽無所不用其極,媽對爸和她無所不用其極,

可怕!這也是災難。必須終止。

她必須停止如此變態的代代相傳。不為別人,就只為她自己的正常的,不陰暗的生活。

——她竟然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成了蘇家的強者,而她卻依然咬牙切齒地淪陷在對過去生活的敏感憎恨之中,無法自拔。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和改變無疑是巨大的,現如今很多的心理學教程和自媒體文章都在傳播這一點。而問題依然在於:解藥在哪裡?

經濟獨立、有個人的生活空間,無疑是解決方法的一種。但這種「隔離」並不能真正讓人解脫,也無法規避「屠龍少年成了龍」的可能性。

原著結尾,蘇大強在大年三十晚上一個人守歲,因為亂吃涼東西拉了肚子,最終還是要靠蘇明玉去「救場」,而她的心理活動是:蘇家母親最看重的兩個兒子,一個兒子守著美國的小家,一個兒子下落不明,最後還是她這個處理貨管著蘇家。命啊……

這與二十多年前的電影《飲食男女》竟頗有相似之處。片中郎雄飾演的老父親成功有了「第二春」,而原本以為要做老處女的大女兒和懵懂的小女兒先後有了伴侶離開了家庭,最終在家裡陪伴他的竟是獨立自信的事業強人二女兒(吳倩蓮飾),而二女兒原本也是對家庭最叛逆的那個,也是跟過世的母親衝突最激烈的,而她也最終也活成了媽的樣子。

這就是中國式家庭的「二律背反」,而避免這種「二人轉」,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手,讓原本的情感和利益糾纏在更廣闊的時空中尋找到新的自洽結構和相處方式。這是社會文化轉型的內在驅動所在,也是新的生活方式的起點,至於它最終會如何演變,也只有時間能夠回答。


推薦閱讀:

TAG:姚晨 | 都挺好(電視劇) | 歡樂頌(電視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