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滿足了我小鎮生活的情懷
提起素里市白石鎮很多新移民都不太熟悉,但提起溫哥華素里市白石鎮大家就會大致明白它在哪裡。本文作者大偉從中國北京移民到加拿大在素里市白石鎮安家生活了好幾年時間,對這裡的教育、娛樂、生活等方方面面都頗有了解,他認為在這裡他可以過上自己夢想中的完美小鎮生活。
對比起我出生的東北小城,北京是我這輩子生活最久的城市,所有有關青春的回憶都留在了那裡......
我深愛著北京,東四的衚衕,後海的垂柳,大望路的人潮,慕田峪的群山,中關村的高樓大廈,這個城市在各個角落都散發出迷人的味道。
但漸漸的,我發現這些迷人的東西似乎只存在於自己的腦海中,北京已經不是當年的北京。伴隨著城市越來越大,就像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樣,北京似乎離我越來越遠。
我嚮往簡單安靜的生活,來加拿大後,我選擇安家在一個小鎮,白石南素里。
嚴格意義上,白石和素里是大溫哥華都市群中的兩個城市,只不過連在一起,所以生活中大家更愛把它們劃分到一個地區。
說是城市,白石和南素里所有的人口加在一起也不過幾萬人,充其量相當於國內的鄉鎮水平。其實就連大溫哥華都市群,聽起來嚇人,實際人口還不及北京的十分之一。
白石南素里是海岸坡地上的一個狹長地帶,東西大概有40條街,南北20條街。街是不少,可每條街之間的距離只有1、200米,所以整個地區東西總長10公里,南北5公里。
就在這樣一塊巴掌大的土地上,居住著一個個平凡而獨特的家庭,上演著一幕幕五味雜陳的戲劇人生......
小鎮的孩子
小鎮地方雖然不大,可學校不少,距離家中兩公里的範圍內,肯定有一所小學。每到下午兩三點鐘,各個路段都能發現三五成群走路回家的放學大軍。遍布白石南素里有幾十個兒童樂園裡,放學時分那裡就是孩子們的天堂。
這裡的第一個晚高峰也同樣發生在下午三點前後,家長們開車接到孩子,然後開始忙碌的駛往各種興趣班。
西人孩子喜歡運動,太陽落山前,南素里運動中心總是人滿為患,十幾個足球場、棒球場和橄欖球場上總是散布著五顏六色的鮮艷隊服。太陽快落山時,金色的陽光灑在球場上,孩子們都在歡樂的奔跑。
每每看到這樣的場景,我心中總是浮現出一個詞:「金色童年」。
華人孩子們最常見的運動是游泳和滑冰,不過現在運動也多樣化起來,送孩子學足球、棒球、橄欖球、高爾夫、擊劍、騎馬的也很多。當然,音樂、舞蹈、數學、國際象棋、中文、英文這些課程更是華人孩子的必選題。
在國際化的大溫哥華,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小小的白石南素里居然隱匿著各種世界頂級藝術和體育教練,教王中王高爾夫的是前韓國國家隊教練,教國際象棋的是古巴的國手,教鋼琴的是莫斯科音樂學院的教授。這就是溫哥華的好處,有太多國際化的頂級課外教育資源。
大人們忙,孩子們每天更忙,他們往返於各個教室和運動場,不知疲倦。他們喜歡幾乎每一樣課程,北美的教學方式讓他們總能從中體驗到快樂和成就。更重要的,他們身邊總是有最熟悉的朋友。
不管是學校同學還是鄰居、不管是教會還是玩伴,這些朋友將會一直伴隨他們的成長。從出生到高中,在小鎮中,他們總會有一票一起長大的朋友。這,才是真正的「發小」吧。
小鎮的人
說起白石南素里的小,開車10分鐘哪兒都能到。所以經常會發生以下場景:家裡蒸螃蟹,突然發現沒醋了,微信群里喊一聲誰家有醋?然後穿著褲衩拖鞋開車去拿,回來螃蟹還沒蒸好。當然,大偉家是醋常備,經常問誰家有螃蟹那種。
鎮子小了,人與人的交際圈也變得小起來。出個門到處都能碰到熟人,你開個車也經常能被人認出,朋友見面經常第一句話就是:「你上午去圖書館了吧,路上看到你啦!」 還好小鎮的生活也沒什麼藏著掖著的......
熟人大多是在各個圈子認識的,有教會的圈子,有學校家長的圈子,有各個興趣班家長的圈子,有各個興趣社團的圈子,也就喝酒吹牛的圈子。
小鎮的華人,如果孩子還未成年,那麼生活永遠是圍繞著孩子轉的。即使老大上大學單飛了,還有老二、老三不是。孩子上小學時,每天都要接送,如果家裡有幾個孩子,每天就要跑更多次學校。因為年紀不同上學放學的時間也各不一樣,一天到晚同學校的家長有可能要見上幾次。
放學了在各個興趣班,你很可能還會碰到那些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面龐。
教會是小鎮華人的精神家園,這邊大半的華人都在教會。除了主內的帶領,教會更是華人社區最緊密的聯繫紐帶。我的好朋友一家剛來加拿大時,老二剛剛出生,老大才3歲。坐月子時,教會的阿姨們輪班煲湯熬粥,伺候月子。
現在,當年的小嬰兒已經上幼兒園了,真的是在教會中長大的孩子。在每間教會,你都能聽到很多感人的故事,哪個家庭如果經歷病重、災難、困苦,一定會有教會的弟兄姐妹伸出援助之手。
小鎮的興趣社團就更多了,女的在一起上瑜伽、學烹飪、學插花、學種菜;男的打籃球、足球、羽毛球、高爾夫,更高級的玩哈雷、玩射擊、玩釣魚打獵。
總之移民到加拿大後,幾乎每個人都會重拾興趣愛好,找回當年的自己。而在這個過程中,你慢慢的發現,自己的朋友越來越多,而且都是能互相無私幫助的過命朋友。
隔壁鄰居方大哥聽說我家要換排煙罩,特意從40公里外叫來朋友,兩個人滿頭大汗的幫我打孔安裝。好兄弟會幹點裝修的活,聽說我們要在地下室裝個門,叫來他的爸爸媽媽,一家三口前前後後跑了6、7趟,陪我一起去買門買材料,裝門框貼門邊,連最後刷漆的活都包了。全部自己動手,幫我省下了800加元。
孩子生病了,大家輪番過來送葯。家裡做點好吃的,也經常會趁熱給朋友們送去。在各個季節,我們會吃到最有機的櫻桃、草莓、李子、生菜、黃瓜,全是朋友們在院子里親手種的。
在得到了太多無私的幫助後,你也會很自然的回饋幫助別人,機場接送機、接孩子上下學、搬家、拉傢具這些都是一句話的事。
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原本已經淡漠的人際關係,正慢慢的回到從前,就像是小時候住在大雜院時......只不過,那個「大院」變成了「小鎮」。
小鎮的生活
吃,是小鎮華人永恆的主題。這裡可不流行下館子,又貴又不方便喝酒,家中的宴席才是最好的招待。當然,也是因為有條件,家家都有大廚房大餐廳,廚師機料理機名刀名鍋一應俱全。
冬天,大人們圍坐在火鍋周圍把酒言歡,孩子們樓上樓下的捉迷藏;夏天,後院里總會飄出燒烤的香味,孩子們則在旁邊玩充氣泳池、打水仗。
說起燒烤,真的是溫哥華最亮麗的一道風景。戶外烤爐每家必備,大到一次能考十人份的豪華大爐子,小到拎起來就走的便攜烤爐,烤爐絕對是溫哥華美好夏天的象徵。
不過我最喜愛的還是炭火烤的中國羊肉串,今天老夏幫忙在華人超市買了個烤羊肉串專用槽子,再加上各種烤串用的簽子工具,馬上就可以享受到國內路邊烤串的樂趣了!
華人愛聚堆,出去玩要幾家人一起才熱鬧。爬山、玩水、抓螃蟹、撿生蚝、露營、滑雪,一年四季玩的都不重樣。最近的季節剛好是溫哥華藍莓成熟的季節,小鎮的居民時長結伴去採摘藍莓。
一望無際的藍莓園裡,結滿了成熟的果實,邊吃邊摘,體驗世界上最頂級藍莓帶來的味覺和心情上的雙重享受!從農田裡摘來的最新鮮的水果,價格只要超市的一半,藍莓只要兩加元一磅。
如果摘的太多,可以再賣給農場,勞動還能賺錢。草莓、車厘子、蔓越莓也是這邊的特產,都是世界最頂級的品質。小鎮周邊到處都是水果和蔬菜農場,整個夏天最不缺的就是新鮮瓜果。
喝酒算是小鎮爺們的最大消遣了,BC省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產地,隨便幾加元買來的紅酒味道都很好。啤酒也同樣受歡迎,酒類超市裡有幾十種啤酒,只要是BC當地啤酒都是精品。
西人喜歡去酒吧喝酒,而華人則更愛在家中擺上一桌好菜,把酒言歡。喝起酒來聊的就多了,從當年的豪情到朋友的八卦......這邊喝酒不用勸,大家都會自覺的按照最大量把自己喝高。因為沒什麼可防備的,也沒什麼利益關係,純純喝酒吃肉侃大山。
小鎮的消費
其實小鎮上每個家庭的消費都差不多,錢大多用到了車子房子和孩子身上。
衣服越來買的越少,每天跟孩子滾,沒什麼機會穿漂亮衣服,舒適方便更加重要,反正穿成什麼樣子上街也不丟人。奢侈品就更沒意思了,很少有人拿,自己要是帶個奢侈品都覺得另類。關鍵奢侈品都是小鎮女同志們當年玩剩下的了,現在她們更講求的是生活品質。
吃的消費大多是花在食材上,食材的選擇太多了,全世界的食物都可以買到,西人在做飯上不行,但在零食上卻是登峰造極。非主食類的食物,在超市裡總能讓人眼花繚亂。
車子在加拿大就是腿,豪車至少是國內一半的價錢,到這不買個賓士寶馬都感覺虧了。房子是每天待得最多的地方,自然越換越好,越換越大,每個家庭都把家裡收拾的漂亮精緻。比起衣服包包,家才是一個人的門面,畢竟串門的機會太多了。
要說每個華人家庭最捨得花錢的地方還是教育,給孩子身上投入再多都不為過。上個興趣班課外班都是小數,假期給孩子報個海外夏令營,世界巡迴賽都毫不猶豫。要說小鎮上大家真正拼什麼,只有一樣東西,就是孩子的教育。
要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攀比,這話絕對是對的。但小鎮里比的不是金錢財富,你可能絕對想不到教會裡角落坐著的平凡大哥就是一上市公司老總,這裡交朋友從來不問你的職業、你是做什麼的。
大家比的是對待生活的態度,比誰家孩子教育的好,比誰更會玩,比誰家院子里的花漂亮,比誰的廚藝更高,比誰能自己做木工活,比誰為社區和社會做更多的貢獻!
小結
當然,小鎮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那麼美好,也有朋友吵架,也有拉幫結夥,也有流言八卦。不過即使是這樣,我也還是覺得它好,在我的眼中,小鎮生活是那麼的簡單、親切、真實......
加拿大的移民都喜歡把自己待的城市叫做農村,溫村、多村、撒屯,如果你喜歡農村生活,那麼你來加拿大絕不會後悔,並且,這裡是世界上自然環境最美麗的農村。
以上介紹的小鎮生活也不僅僅存在於白石南素里,在加拿大每個城市的每個社區,你一定能找到同樣的感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