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世無爭|重解道德經 第六十六章

作者:星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明

本文將通行本《道德經》與本人以多部簡帛古本合校的版本一併列出,以便讀者比較閱讀。

我在對《道德經》重新解讀的過程中驚訝地發現,老子之說絕非我們平時所能看到的那樣平凡,其中所含深意超乎了我之前的想像。因此本人這版《重解道德經》顛覆了之前所有的版本,是對「古本道德真經」的全新破解,想必應該更為貼近老子的真意了。

究竟如何,請讀者自行品鑒,也歡迎探討交流。如有不喜請略過。

通行版本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本合校

江海所以為百浴王,以其能為百浴下,是以能為百浴王。

聖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後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重也。

天下樂進而弗詀。

以其不爭也,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註:

1、這裡的「重」字,在楚簡《老子》中寫作上又中丿丿下目,其據《說文解字》所載,為捾目之意,現代漢語已無此字。「捾」字古同「搳」,「搳」字之意為劃或刮,故捾目與刮目為同義詞。刮目即另眼相看之意,也就是重視、崇尚。此字在帛書《老子》及通行本《道德經》中都為「害」,應為抄錄筆誤。本合校版選用與楚簡古字意思較為接近的「重」字替代。

2、這裡的「進」字,在帛書《老子》甲本中為「隼」,在帛書《老子》乙本中為「誰」,在通行本《道德經》中為「推」,「進」是楚簡《老子》的寫法。從文意來看,此字用「進」更為恰當。「推」字雖可用,但與文意不合。「隼」與「誰」應該都是抄錄筆誤。本合校版選用楚簡古字。

古本注釋

進:據《康熙字典》所載,古通「近」,接近。

詀:多言、多話,即講閑話、有異議。讀zhān。

古本釋義

江海之所以為百溪之王,因其能在百溪之下,所以能做百溪之王。

聖人在民眾之前,使自身後於他們;其在民眾之上,用言語謙下他們。

其在民眾之上,民眾不厚待他;其在民眾之前,民眾不崇尚他。

天下人樂於接近他而不說他的閑話。

因其不爭,故天下人不能與他爭。

真經解讀

本章講的是謙下之道,是聖人或聖王如何與民相處的問題。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人類社會之中,時至今日仍然受到民眾的廣泛重視。事實上,這正是衡量一個領袖人物道行深淺的標準之一。

江海所以為百浴王,以其能為百浴下,是以能為百浴王。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江海能容納眾多河川溪流,稱其為百浴之王,當之無愧。江海為何能容納眾多河川溪流呢?這是因為江海總是處在河流的下游,所以才會讓百川都歸附自己。

聖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後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這句話中的「前」與「上」指的是身份、地位相對於民眾來說靠前或靠上,而不是所站的位置在眾人之前或眾人之上。聖人懂得江海能為百浴下的道理,因此當他的身份在民眾之前的時候,就主動退到人們之後;當他的地位在民眾之上的時候,說話就會非常的低調、謙卑。

聖人即便在身份上有優先權,也會心甘情願地把機會讓給民眾,自己往後排。現在看來,這似乎是只有聖人才能做出來的事,因為他根本不在意那些世俗的名利。聖人即便在地位上高出眾人,也會表現得言語謙和、平易近人。其和藹可親的形象比之那些專橫跋扈、盛氣凌人的霸主不知要可愛多少倍。

這本來是挺好的謙下之道,卻被帛書《老子》和通行本《道德經》搞成了陰謀論。什麼「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人家老子講的是聖人如在民前或在民上時會怎麼去做,竟然被後人改成了想要統治人民必須裝模作樣的政治手腕。如果一個人表現得謙卑退讓,只是為了達到「上民」和「先民」的目的,而骨子裡卻是爭強好勝、好勇鬥狠,那他根本就算不上修道之人,所以通行本《道德經》都沒好意思把「聖人」二字寫上去。

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重也。

正因為聖人如此謙下,所以聖人的地位在民眾之上,民眾並不會覺得他很特殊,也就沒有人會厚待他。同理,聖人的身份在民眾之前,民眾也不會對他刮目相看,故此也就沒有人會特別崇尚他了。

聖人謙下,與民不爭,即便在民上、民前,也表現得很謙卑,那民眾自然就用不著去厚待他、崇尚他。這句話簡單來說就是(聖人)與民不爭則(民)不尚賢,這正好與第三章中的「不上賢,使民不爭」相對應。前者是因聖人不爭而使民無尚賢之心,後者是反之亦然,不崇尚賢者(聖人),則使民不與其爭,且民不相爭。如此看來,爭鬥與尚賢之間是互為因果的,不論是爭鬥還是尚賢都是聖人所不希望見到的。

聖人並不需要特殊的厚待,也不需要民眾對他的崇拜,只要能允許他做好聖人的本職工作就可以了,那就是「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可惜絕大多數人都達不到聖人的境界,他們都喜歡被人厚待、被人崇拜。

天下樂進而弗詀。

天下人都不把聖人當成特殊人物對待,只是看作一個普通人。這樣一來,人們與聖人之間便不存在什麼隔閡,於是就樂於跟他親近了。這麼一個與民不爭、與民相親的聖人,誰又會說他的閑話、壞話呢?

人們對聖人的親近和愛戴是發自內心、自然而然的,雖然沒有萬人歡呼的震撼場面,但人們都會把他當成親人一樣看待。不像那種依靠威壓手段強迫民眾對其低頭的豪強,表面上人們可能是俯首帖耳,背地裡定會對其嘲諷辱罵,沒有人真心擁戴他。

以其不爭也,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因為聖人不跟天下人爭,所以天下人也不能跟他爭。與之相似的,老子在第二十二章也曾寫到,「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這裡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他不跟別人爭,別人也就沒法跟他爭。因為他遠離了可能引起爭鬥的那些是非,所以別人沒有機會來跟他爭。更進一層的意思是:正因為他的不爭,反而得到了民眾的親近和愛戴。如此這般能與廣大人民群眾水乳交融的人,必然是民心所向,無人能及。

本章評述

聖人如江海一般謙下,故能成為百姓之王。這看起來是個非常淺顯的道理,而現實中能做到這一點的又有多少呢?老子之道的確是不同凡響,其與在中國流行了兩千多年的官本位思想完全格格不入。在官本位思想的影響下,那些帝王將相都會竭力地維護等級制度,好讓自己和後代永遠高高在上,享受各種超乎尋常的特權。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一些現代領導者的為政理念終於開始與老子思想產生共鳴。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國家領導人走的是親民路線。他們走在人群中,不需要前呼後擁;他們去逛街買菜,沒有人另眼看待;他們跟百姓寒暄,永遠是謙和有禮。這樣的領導人越多,說明大道在世界上越能夠深入人心。也許有一天,全世界的領導者都懂得了不爭而莫能與之爭的道理,那就是和平真正降臨的時刻。


推薦閱讀:

TAG:道德經(書籍) | 文化 | 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