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親戚送點東西 總用惡意說明別人送的東西並不是好心是一種什麼心理?

接受別人的禮物啊!好意呀!孩子的孝順的物品啊!親戚贈與的東西啊!總要說別人有其他目的,這是一種什麼心理?比如我哥做了好飯給我媽送一碗過去 我媽會說:你是為了給你兒子看看給你兒子做個榜樣么!再比如我要是給我媽買個珍珠項鏈回去 她會說:就是你參加活動人家給的不要錢的么!親戚給點什麼也是這種惡毒的話揣測別人。不知道是一種什麼心理


自卑吧

我們這一代人的母親,年輕時候奉獻太多,社會大環境和某些古舊思想決定了她們的奉獻不能得到感激和回報。長久的奉獻讓她們覺得自己的奉獻是理所當然的,得不到回報也是理所當然的,當有人回報她們了的時候,受寵若驚,更甚者坐立難安十分惶恐。

總是覺得自己不值得別人對她這麼好,所以一旦有人對她好了她就感覺為什麼,我這麼差的人你們怎麼能對我好,進而要找點理由來解釋為什麼別人要對她好,而不肯承認別人其實就是想對她好。

久而久之就變成好像一直在惡意揣測的討厭性格。


我也不太懂心理學,但我想到了幾種可能:

1.心直口快,不會兜圈,說了點兒實話罷了!

2.正所謂無功不受祿,尋找心理平衡而已。

3.自我保護,以免尊嚴掃地。

4.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或者還有其他吧!到底為何,恐怕只有當事人心知肚明了。


我媽媽就是啊,在她眼裡,親戚送的東西都是不好的,都是故意買不好的,就算她的親身母親,我的外婆送來的她都這樣認為。


可能是為了掩飾自己不好意思並且顯得自己接受禮物是理所應當的。


不是很懂心理學,但是既然邀請了就說說吧。

中國有句俗話叫無利不起早。還有個俗語叫無功不受祿。沒人會投沒有收益的資,也沒人會收沒有來頭的禮。

在中國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環境下,禮物已經不是代表「祝福」的意思了,送禮的潛台詞通常是「求辦事」。

人情社會,禮尚往來。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得了人好處,心裡就有了負擔,覺得欠了人什麼。這時候如果降低禮物的價值,自然負擔也會減小。所以才有了「是不要錢的么」這樣的揣測。

就像是,如果你是女孩子,讓男同事/男同學請吃飯,或者接受了他們送的禮物,潛台詞就是「給你機會追我」了。

其實也不光是中國這樣,泰坦尼克號里,卡爾送給露絲海洋之心一定不是作為禮物那麼簡單。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心理 | 行為心理學 |